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无水酒精室间隔消融术中的并发症及处理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明秋 赵林阳 +3 位作者 魏大愚 何敏 王磊 邵会师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741-743,共3页
目的:总结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无水酒精室间隔消融术中并发症及处理,以提高对其术中并发症的认识及处理的水平。方法:对13 例HOCM 患者行无水酒精室间隔消融术,注射无水酒精量为1.5~5 m l。消融成功率达1... 目的:总结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无水酒精室间隔消融术中并发症及处理,以提高对其术中并发症的认识及处理的水平。方法:对13 例HOCM 患者行无水酒精室间隔消融术,注射无水酒精量为1.5~5 m l。消融成功率达100% 。结果:术中并发症9/13 例次,发生率69.2% ,其中以术中注无水酒精时血压下降为最严重,心绞痛最多见。结论:无水酒精室间隔消融术,虽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但也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如处理不当,甚至会造成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无水酒精 室间隔消融术 并发症 HO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球室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3
2
作者 林国钦 林俊敏 +6 位作者 翁志成 林丽明 许开祖 陈晓敏 翁育娟 卓建伟 吴梅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90-594,共5页
目的:评价微球室间隔心肌消融术(MS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MSA(应用微粒球替代无水酒精行室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的HOCM患者10例。分析... 目的:评价微球室间隔心肌消融术(MS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MSA(应用微粒球替代无水酒精行室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的HOCM患者10例。分析MSA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室间隔厚度、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6分钟步行距离、NYHA心功能分级、二尖瓣反流以及心肌肌钙蛋白I的变化。结果:10例HOCM患者均成功完成MSA治疗。1例室间隔厚度为26 mm、单纯栓塞第一室间隔支的MSA患者,术后随访时发现LVOTG无明显下降,且二尖瓣反流量增多,遂转心外科手术。其余9例MSA患者,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患者的室间隔厚度与LVOTG均减小,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的室间隔厚度与LVOTG均明显减小(P均<0.05),其中LVOTG术后6个月较术前下降幅度最大,且与术后3个月相比进一步下降(P<0.05);术后6个月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患者1例、Ⅲ级8例,术后6个月时Ⅱ级6例、Ⅰ级3例;术前二尖瓣重度反流3例,中度反流5例、轻度反流1例,术后6个月二尖瓣中度反流仅1例、轻度反流8例;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周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明显升高(P<0.05),术后1个月基本处于正常范围。随访期间,10例MSA术后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及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无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病例及死亡病例。结论:MSA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HOCM治疗技术,尤其有益于有第一、第二室间隔支适合栓塞的HOCM患者。室间隔厚度>25 mm,且只有第一室间隔支适合栓塞的HOCM患者可能从MSA中获益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室间隔消融术 肥厚型心肌病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病人行室间隔化学消融术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2
3
作者 康立惠 孙涛 +2 位作者 路慧 孙俊平 陶娟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812-2815,共4页
[目的]探讨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病人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的护理。[方法]收集2006年12月—2016年12月行PTSMA的38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其护理工作进行总结。[结果]所有病人均达到了即刻消融终点,术中注入无水乙醇后均出现胸痛... [目的]探讨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病人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的护理。[方法]收集2006年12月—2016年12月行PTSMA的38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其护理工作进行总结。[结果]所有病人均达到了即刻消融终点,术中注入无水乙醇后均出现胸痛、胸闷;39例病人出现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出现迟发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术后>48h);1例病人乙醇误入前降支导致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结论]PTSMA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积极配合医师抢救,及时总结护理经验,减少术后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间隔化学消融术 手术方法 护理 并发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成像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室间隔酒精消融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海韵 郭燕丽 +3 位作者 孟璟 胡厚源 王文婷 申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859-1863,共5页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成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患者行室间隔酒精消融术(alcohol septal ablation,ASA)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为30例健康...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成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患者行室间隔酒精消融术(alcohol septal ablation,ASA)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为30例健康志愿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8~40(34.30±6.10)岁;病例组为2012年4月至2014年7月西南医院心内科住院部HOCM患者19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1例,年龄32~67(46.53±11.66)岁;对照组和病例组均行超声检查(病例组为ASA术前和术后3 d,1、3、6个月共5次),获得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pressure gradient,LVOTG)、室间隔(interventricular septum,IVS)厚度等指标;同时应用STI技术、QLAB软件获得左室各节段纵向、径向、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及应变率,将左室心肌分为肥厚节段和非肥厚节段,分别比较以上各指标在不同时期的差异。结果HOCM患者术前和术后3 d,1、3、6个月LVOTG较对照组增高(P〈0.05),术后LVOTG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3 d IVS厚度较术前稍有下降,术后1、3、6个月IVS厚度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前及术后各随访时间点所测LVEF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肥厚节段术前、术后各方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肥厚节段术后3 d各方向应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各方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均增高(P〈0.05)。术前及术后肥厚节段应变(率)均低于非肥厚节段(P〈0.05)。非肥厚节段、术前纵向应变(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纵向应变(率)高于术前(P〈0.05),并且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STI技术评价HOCM患者应变及应变率的变化,反映出HOCM患者行ASA能够提高肥厚心肌节段的局部心功能,并且能帮助非肥厚心肌节段恢复心功能;STI技术能够成为HOCM患者ASA术后长期随访的一种准确、无创、可重复性强的影像学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二维应变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间隔酒精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冠脉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1例
5
作者 许邦龙 徐岩 +3 位作者 程自平 史学功 陈斌 朱润硕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59-160,共2页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经冠脉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 并发症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行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的临床护理
6
作者 丁飙 魏盟 朱瑞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418-418,共1页
关键词 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 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 护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经皮经冠状动脉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中的应用
7
作者 薛晓培 张卫兴 +2 位作者 叶蓓莉 卫春芳 闻恽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1年第6期357-358,共2页
本文初步评价超声心动图在经皮经冠状动脉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超声心动图 PTSMA 间隔化学消融术 治疗 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邓丹 孟璟 +5 位作者 曲小龙 王文婷 周杨 肇炜博 宋治远 胡厚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673-1678,共6页
目的评估室间隔化学消融术(alcohol septal ablation,AS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1年1月至2015年1月行ASA的成年(≥18周岁)HOCM患者44例。术中实时监... 目的评估室间隔化学消融术(alcohol septal ablation,AS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1年1月至2015年1月行ASA的成年(≥18周岁)HOCM患者44例。术中实时监测静息和激发状态下的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gradient,LVOTG),并于术后3 d,1、3、6、12、24个月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室间隔厚度、左室射血分数、二尖瓣反流程度、左房和左室容积、估测静息状态下LVOTG值,以及心功能状态、并发症和死亡率情况。结果 44例HOCM患者ASA术后即刻,静息LVOTG由术前(79.9±37.9)mmHg下降至(33.8±30.2)mmHg(P<0.01),激发LVOTG由术前(112.4±43.8)mmHg下降至(36.8±30.0)mmHg(P<0.01)。术后常规给予β受体阻滞剂,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舒张末期左房容积由术前(113.8±50.3)mL下降至(97.6±45.7)mL(P<0.01),收缩末期或舒张末期左室容积均有明显增加,左室各节段收缩同步性升高,NYHA心功能分级有明显改善,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HOCM的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结合药物治疗可使患者长期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间隔化学消融术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间隔酒精消融术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差下降幅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勇 刘小燕 +6 位作者 成小凤 李平 何永铭 陈佳 夏红梅 徐亚丽 王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9-503,共5页
目的观察室间隔酒精消融术(alcohol septal ablation,AS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差(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gradient,LVOTG)的下降幅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目的观察室间隔酒精消融术(alcohol septal ablation,AS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差(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gradient,LVOTG)的下降幅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8月至2019年8月行ASA治疗的HOCM患者58例,比较手术前后超声心动图的变化(中位随访34 d),评估术后LVOTG的下降幅度。根据LVOTG是否降低50%分为LVOTG下降显著组(LVOTG下降≥50%)及不显著组(LVOTG下降<50%),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LVOTG下降显著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作ROC曲线分析。结果58例患者ASA术后LVOTG为(46.13±39.31)mmHg,较术前(90.77±33.38)mmHg显著下降(P<0.05),术后室间隔厚度、左房内径、二尖瓣反流面积、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征均显著减少(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酒精剂量(OR 3.222,95%CI:1.345~7.717,P=0.009)是短期LVOTG下降显著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07(95%CI:0.573~0.841,P=0.009)。结论ASA可有效降低HOCM患者的LVOTG,接受高剂量酒精消融的患者LVOTG下降的幅度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间隔酒精消融术 左心流出道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室间隔乙醇消融与心肌切除术后心电图变化
10
作者 赵耀 张芹 +8 位作者 曹城玮 程梓萌 蒙绪良 赵腾 张敏 赵海娟 李珂 黄松群 黄新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60-663,共4页
目的 比较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室间隔乙醇消融术(ASA)与室间隔心肌切除术(SSM)后中期心电图(ECG)变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上海长海医院确诊的92例HOCM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ASA术43例,接受SSM... 目的 比较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室间隔乙醇消融术(ASA)与室间隔心肌切除术(SSM)后中期心电图(ECG)变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上海长海医院确诊的92例HOCM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ASA术43例,接受SSM术49例。比较两种术式随访3个月ECG,总结其变化特点。结果 术后3个月,ASA组、SSM组分别有22例(51.16%)、2例(4.08%)患者新发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χ^(2)=26.329,P<0.01),分别有2例(4.65%)、13例(26.53%)新发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χ^(2)=8.034,P=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SM组9例(18.37%)新发心房颤动,高于ASA组2例(4.65%)(χ^(2)=4.093,P=0.043)。SSM组左心室肥厚缓解率较高于ASA组(44.90%比25.58%,P=0.054)。结论 ASA术后新发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比例显著高于SSM,而SSM术后新发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比例显著高于A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间隔乙醇消融术 间隔心肌切除术 心电图 束支传导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疗效的荟萃分析
11
作者 邵宝兴 郝燕 马宝新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5年第4期426-432,共7页
目的探讨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PIMSR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面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18年6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英文检索式:(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OR hype... 目的探讨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PIMSR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面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18年6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英文检索式:(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OR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ies OR cardiomyopathy,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OR 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 OR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ypertrophic)AND(percutaneous intramyocardial septal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R PIMSRA OR Liwen)。使用横断面研究评价清单(JBI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连续型数据采用加权均数差及其95%CI描述。根据Q检验和I^(2)检验评估纳入文献的统计学异质性,采用相应的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荟萃分析。采用Egger检验及漏斗图评价各结局指标发表偏倚。分析术前与末次随访结局指标如静息和/或激发左心室流出道压力梯度(LVOTPG)、室间隔厚度、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运动总时间、6 min步行距离(6MWD)的变化。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均为单臂观察性研究,共计521例HOCM患者,男性339例(65.1%)。JBI量表文献质量评价结果良好。PIMSRA治疗后,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静息和激发LVOTPG分别降低了70.53 mmHg(95%CI:65.33 mmHg~75.72 mmHg,P<0.001)和102.89 mmHg(95%CI:93.13 mmHg~112.64 mmHg,P<0.001);室间隔厚度减少了8.10 mm(95%CI:7.17 mm~9.03 mm,P<0.001);NYHA心功能等级下降了1.56(95%CI:0.75~2.37,P<0.001);总运动时间和6MWD分别增加了2.80 min(95%CI:-3.55 min~-2.04 min,P<0.001)和30.12 m(95%CI:-45.44 m~-14.79 m,P<0.001)。对各项结局指标绘制漏斗图,结果显示所有结局指标均无明显不对称,Egger检验评估结果显示,静息和激发LVOTPG、室间隔厚度、NYHA心功能分级和运动总时间均无明显发表偏倚(均为P>0.05),因评价6分钟步行总距离的文献较少,故无法行Egger检验及漏斗图评价发表偏倚。结论PIMSRA对治疗HOCM患者具有良好效果,可降低其静息和激发LVOTPG,减少室间隔厚度,改善NYHA心功能分级,提高运动总时间及6MW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经皮心肌内间隔射频消融术 荟萃分析 Liwen术式 酒精室间隔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一例
12
作者 王亮 高力明 +1 位作者 黄晶 张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97-1301,共5页
主动脉瓣狭窄合并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的治疗首选外科手术,本文报道一例患者应用经导管技术先行室间隔血管微粒球栓塞(PSEM)治疗左心室流出道(LVOT)梗阻后择期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的病例。患者为77岁男性,因活动... 主动脉瓣狭窄合并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的治疗首选外科手术,本文报道一例患者应用经导管技术先行室间隔血管微粒球栓塞(PSEM)治疗左心室流出道(LVOT)梗阻后择期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的病例。患者为77岁男性,因活动后胸闷、气促入院,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跨主动脉瓣平均压差53 mmHg(1 mmHg=0.133 kPa),LVOT峰值压差93 mmHg。心外科评估手术风险极高。多学科讨论后决定治疗策略为先行PSEM解除LVOT梗阻,择期行TAVR治疗主动脉瓣狭窄。应用微粒球栓塞第一间隔支后LVOT峰值压差明显下降,6 d后行TAVR治疗,术后主动脉瓣压力阶差降为2 mmHg。患者病情稳定后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室间隔消融术 微粒球栓塞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