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室管膜下巨细胞性星形细胞瘤1例
1
作者 毛明刚 高志 +3 位作者 董榕波 史河水 李欣 孔祥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6期477-478,共2页
关键词 室管膜下巨细胞性星形细胞瘤 结节硬化 CT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管膜下巨细胞性星形细胞瘤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蔚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9期1409-1409,1417,共2页
患者男性,10岁。头痛、呕吐5天。查体:神志清楚,智力稍低下。神经系统检查: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应正常,双眼底视乳头水肿,双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患者5岁开始有癫痫发作史,自幼记忆力较差,反应较同龄儿童迟钝,说话不... 患者男性,10岁。头痛、呕吐5天。查体:神志清楚,智力稍低下。神经系统检查: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应正常,双眼底视乳头水肿,双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患者5岁开始有癫痫发作史,自幼记忆力较差,反应较同龄儿童迟钝,说话不流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星形细胞 结节硬化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节性硬化症并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手术患者远期预后和生活质量评估 被引量:4
3
作者 刘玉含 王军梅 +2 位作者 杜江 李春德 姜涛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10期12-15,1,共4页
目的 总结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并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subependymal giant cell astrocytoma,SEGA)手术患者远期预后及生活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2012年2月我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9例TS... 目的 总结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并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subependymal giant cell astrocytoma,SEGA)手术患者远期预后及生活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2012年2月我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9例TSC并SEGA临床资料。结果 19例均行手术治疗,采用经额皮质造瘘入路15例,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4例,术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脑室穿刺外引流各1例。17例行肿瘤全切未再复发,2例行肿瘤部分切除后因残余肿瘤增大,而接受二次手术治疗。本组术后随访5~11年,平均6.9年,其中17例长期存活,死亡及失访各1例。1例术后5年死于突发“脑干出血”,1例术后颅内出血二次手术后出现癫痫及视力下降;1例术后出现肾脏肿瘤于外院手术切除。2例双侧脑室肿瘤均予一侧切除,1例术后对侧肿瘤增大,给予西罗莫司治疗后肿瘤缩小;另1例失访。长期存活患者中,4例术后在家休养,13例目前能生活自理。结论 提高对TSC并SEGA的认识,密切观察患者颅内病变情况,以早期发现SEGA并手术,以取得较好预后;辅助应用m TOR抑制剂可一定程度抑制SEGA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硬化症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 外科手术 预后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下治疗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被引量:1
4
作者 叶欣 郑康 +1 位作者 何国龙 金许洪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8-550,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SEGA)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6月-2012年12月,共7例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患者均合并脑积水,在神经内镜辅助下行7例手术,其中额部开颅经胼胝体入路切除肿瘤5例,均为全切除...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SEGA)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6月-2012年12月,共7例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患者均合并脑积水,在神经内镜辅助下行7例手术,其中额部开颅经胼胝体入路切除肿瘤5例,均为全切除;额部开颅经侧脑室前角切除肿瘤2例,均为全切除;同时行三脑室底造瘘解除脑积水。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结果 7例患者肿瘤均为全切除,随访至今无患者死亡,无肿瘤复发,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治疗SEGA能减少脑组织创伤,同时解除脑积水,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 脑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3
5
作者 吴灵智 潘阿善 邱乾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9期1462-1466,共5页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SEGA)患者的临床与影像表现。方法选取并分析经临床确诊的10例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资料,观察病变的部位、大小、形状、分布等情况。结果10例首发...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SEGA)患者的临床与影像表现。方法选取并分析经临床确诊的10例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资料,观察病变的部位、大小、形状、分布等情况。结果10例首发症状均为癫痫、智力低下。10例肿瘤均为单发位于侧脑室内,其中位于孟氏孔区4例,室间隔区3例,侧脑室前角2例,侧脑室体部1例。10例肿块最大径2.1~5.1 cm,平均(2.7±5.2)cm。CT检查示肿块呈菜花状、分叶状,肿块密度均匀7例,密度不均匀3例;肿块呈高密度8例,等密度2例,CT值32~43 HU,平均(37±7.8)HU;肿块内点状钙化4例,合并脑积水5例。MRI显示病灶信号不均匀,于T 1WI呈等、低信号,T 2WI呈等高信号,DWI呈低信号,FLAIR呈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10例病例均伴有室管膜下硬化结节,其中合并皮层结节4例,纤维血管瘤和纤维瘤7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7例,骨骼结节性硬化7例,肺淋巴管肌瘤病3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结论SEGA患者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影像表现结合临床可作出较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硬化症 室管膜下 巨细胞星形细胞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致梗阻性脑积水1例
6
作者 赵建杰 李朝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715-718,共4页
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是一种由TSC1基因和TSC2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皮肤综合征[1],发病率1/6 000~1/10 000,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皮肤,还可累及眼睛、心脏、肾脏、骨骼和肺部[2]。室管膜下巨... 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是一种由TSC1基因和TSC2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皮肤综合征[1],发病率1/6 000~1/10 000,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皮肤,还可累及眼睛、心脏、肾脏、骨骼和肺部[2]。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subependymal giant cell astrocytoma,SEGA)是结节性硬化症的一种神经病理学特征。SEGA主要在Monro孔附近,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但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包括梗阻性脑积水[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硬化症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 梗阻脑积水 病理学 化脓脑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节性硬化合并巨细胞星形细胞瘤1例报告
7
作者 张国粱 稽晓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1年第4期210-210,共1页
关键词 结节硬化 星形细胞 并发症 诊断 治疗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与腱鞘巨细胞瘤的MRI诊断 被引量:8
8
作者 谭源满 吴艳 +2 位作者 叶思婷 钟敏之 曾旭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期125-127,157,共4页
目的分析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和腱鞘巨细胞瘤的MRI表现,提高对两种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和9例腱鞘巨细胞瘤的MRI资料。结果 15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均位于膝关节,弥漫... 目的分析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和腱鞘巨细胞瘤的MRI表现,提高对两种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和9例腱鞘巨细胞瘤的MRI资料。结果 15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均位于膝关节,弥漫型12例,局限型3例;与肌肉信号对比,增生滑膜T_1WI上呈等信号,T_2WI上呈等稍高信号为主,并见结节状T_1WI、T_2WI低信号影。9例腱鞘巨细胞瘤局限型8例,弥漫型1例,发生于膝关节者2例,足部与手部关节7例,增强扫描3例;肿块T_1WI呈等信号,T_2WI呈稍高信号,5例可见斑点状或结节状长T_1短T_2信号影,增强扫描不均匀明显强化3例。结论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与腱鞘巨细胞瘤的MRI信号既有一定重叠又有差异,结合发病部位、病变形态学、临床病史及MRI信号,能够提高两者的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炎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 腱鞘巨细胞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腱鞘巨细胞瘤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表现 被引量:5
9
作者 许崇永 方必东 +2 位作者 王毅 周忠洁 赵晓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8期923-925,共3页
目的:分析腱鞘巨细胞瘤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腱鞘巨细胞瘤17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检查。结果:腱鞘巨细胞瘤位于膝关节3例,踝关节6例,... 目的:分析腱鞘巨细胞瘤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腱鞘巨细胞瘤17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检查。结果:腱鞘巨细胞瘤位于膝关节3例,踝关节6例,腕关节2例,3例手部,3例足部。病变呈弥漫型11例,局限型6例。在T1WI上呈等低信号为主,在T2WI上以低信号为主,混杂斑片状等、高信号,伴肌腱、韧带侵犯11例,骨质破坏10例,关节积液7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发生在膝关节9例,髋关节1例,踝关节1例,弥漫型9例,局限型2例。增生的滑膜在T1WI上呈中等或稍低信号,在T2WI上呈中等稍高信号,其内可见多发散在结节,呈T1WI、T2WI低信号灶,伴肌腱、韧带侵犯8例,骨质破坏6例,关节积液9例。结论:腱鞘巨细胞瘤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好发部位不同,但病灶具有相同的信号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鞘巨细胞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滑膜炎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倍性在评估骨巨细胞瘤预后中的作用
10
作者 冯毅 吕智 +1 位作者 徐朝健 刘小丽 《临床医药实践》 2007年第4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DNA倍性在骨巨细胞瘤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30例骨巨细胞瘤石蜡包埋组织分别按照Jaffe分级、Ennecking分期、术后有无复发、有无转移等进行分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标本组DNA的倍性,观察各组之间DNA倍性的差异。结果:标本组... 目的:探讨DNA倍性在骨巨细胞瘤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30例骨巨细胞瘤石蜡包埋组织分别按照Jaffe分级、Ennecking分期、术后有无复发、有无转移等进行分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标本组DNA的倍性,观察各组之间DNA倍性的差异。结果:标本组中14例为整倍体,16例为异倍体;DNA倍性与Ennecking分期和是否复发存在相关性,异倍体的比率随Ennecking分期的增高而增加(P<0.01),并在复发组高于无复发组(P<0.05);DNA倍性与Jaffe分级以及有无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DNA倍性与骨巨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呈现出相关性,可以用来评估骨巨细胞瘤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 生物学行为 核DNA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P干预模式联合贝克认知疗法对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施晶晶 黄燕鹏 +4 位作者 胡洁晶 董雪红 卢晓芹 戴清玉 黄建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4期129-131,136,共4页
目的探讨KAP干预模式联合贝克认知疗法对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4月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行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手术患者46例,依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两组均行带血... 目的探讨KAP干预模式联合贝克认知疗法对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4月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行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手术患者46例,依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两组均行带血管蒂的腓骨移植治疗;于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贝克认知疗法,实验组予以KAP干预模式联合贝克认知疗法。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负性情绪[抑郁(HDMA)、焦虑(HAMA)]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负性情绪、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HDMA、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手术患者予以KAP干预模式联合贝克认知疗法,可显著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P干预模式 贝克认知疗法 桡骨远端骨巨细胞 情绪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腺瘤引起的囊性纤维性骨炎误诊为骨巨细胞瘤一例
12
作者 赵莹 王承芳 乌丰莲 《大连大学学报》 1999年第6期110-110,共1页
关键词 甲状旁腺腺 纤维骨炎 巨细胞 腓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侵袭性骨巨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思达 方庆明 +2 位作者 蒋云 饶华春 王建嗣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11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侵袭性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研究泉州市正骨医院诊断的一例儿童侵袭性骨巨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女性患儿,9岁4个月,外伤后影像学检... 目的探讨儿童侵袭性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研究泉州市正骨医院诊断的一例儿童侵袭性骨巨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女性患儿,9岁4个月,外伤后影像学检查左胫骨近端肿瘤前侧皮质不连续,软组织密度影突出骨外,病灶向上跨越骺板,累及骨骺。术后送检肿物镜下见梭形、短梭形单核肿瘤细胞和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构成,未见肿瘤性成骨和软骨样基质,肿瘤侵蚀破坏宿主骨小梁并穿透骨皮质到骨膜组织。免疫组化:Vimentin(+)、H3F3A G34W(+)、P63单核细胞(+)、CD68多核巨细胞(+)、CD34(-)、SMA(-)、S100(-)、H3.3 K36M(-)、Bcl-2(-)、Ki-67约25%阳性。结论儿童侵袭性骨巨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富于巨细胞的破骨细胞肿瘤,依据影像学、形态学和免疫组化及结合基因检测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侵袭巨细胞 H3.3 G34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骨巨细胞瘤的X线表现(附4例报告)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大鹏 李连贵 +1 位作者 肖训生 孙谦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5年第1期28-29,62,共3页
骨巨细胞瘤好发于长骨骨端,发生于足骨者极少见。现将我们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结合文献分析讨论如下。 例1 男,23岁,左足扭伤后疼痛2年余,左足内侧逐渐隆起1年。查体:左足内侧触及一3×3cm肿块,质硬无压痛,足背静脉充盈。X线片示:... 骨巨细胞瘤好发于长骨骨端,发生于足骨者极少见。现将我们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结合文献分析讨论如下。 例1 男,23岁,左足扭伤后疼痛2年余,左足内侧逐渐隆起1年。查体:左足内侧触及一3×3cm肿块,质硬无压痛,足背静脉充盈。X线片示:正位片见左足舟骨呈偏心性骨质破坏,边缘轻度硬化,内有不规则骨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 X线表现 骨质破坏 膨胀 足骨 病理诊断 足内侧 破坏区 偏心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腱鞘巨细胞瘤的高频超声表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明民 朱文军 +2 位作者 全丽娟 张静 姚凯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2期224-225,共2页
腱鞘巨细胞瘤是手腕部、足跗及关节外周常见肿块,仅次于腱鞘囊肿,又称为腱鞘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局灶结节性滑膜炎、滑膜纤维黄色瘤、组织细胞性黄色肉芽肿或腱鞘良性滑膜瘤。现总结分析本院2009年4月至2010年9月间20例经手术病理证... 腱鞘巨细胞瘤是手腕部、足跗及关节外周常见肿块,仅次于腱鞘囊肿,又称为腱鞘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局灶结节性滑膜炎、滑膜纤维黄色瘤、组织细胞性黄色肉芽肿或腱鞘良性滑膜瘤。现总结分析本院2009年4月至2010年9月间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腱鞘巨细胞瘤的声像图特征,旨在探讨高频超声对腱鞘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鞘巨细胞 高频超声表现 纤维组织细胞 滑膜 纤维黄色 黄色肉芽肿 组织细胞 声像图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巨细胞瘤临床误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文华林 蒋科 柳维才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12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GCT)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例GCT误诊患者病例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率为8.70%。1例触及胸前明显肿物,2例右侧髋部疼痛、行走困难,3例局部肿痛不适、有明显压痛;有...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GCT)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例GCT误诊患者病例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率为8.70%。1例触及胸前明显肿物,2例右侧髋部疼痛、行走困难,3例局部肿痛不适、有明显压痛;有外伤史1例,肺结核病史1例;夜间盗汗1例,关节活动受限4例。误诊为胸锁关节结核1例,骨囊肿2例,非骨化性纤维瘤2例,软骨母细胞瘤1例。6例均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GCT,误诊时间2~7 d。6例均予手术切除治疗,出院后随访半年,均未复发及转移。结论GCT发病率较低,早期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常不典型,极易误诊。加强对GCT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的认识,仔细鉴别诊断,及时行CT、MRI及病理学检查,有利于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 误诊 结核 骨关节 骨囊肿 非骨化纤维 软骨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骨巨细胞瘤肺转移:13例临床X线表现
17
作者 田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2年第2期110-111,共2页
一般认为转移性肿瘤是恶性的,但良性骨巨细胞瘤肺转移是一个例外,因为在组织学上证实为良性肺转移。作者从475例经组织学证实的良性骨巨细胞瘤中发现13例(3%)有肺转移。
关键词 巨细胞 肺转移 转移 肺部转移 复发 原发骨肿 自体骨移植 原发肿 转移结节 化疗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H-MRS对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皮厚山 杨健 +2 位作者 李辉 肖慧 许尚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338-1342,共5页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技术在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naplastic astrocytoma,AA)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NS lymphomas,PCNSL)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并分析42例经...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技术在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naplastic astrocytoma,AA)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NS lymphomas,PCNSL)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并分析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A和PCNSL患者的相关影像与临床资料,其中AA24例(AA组)、PCNSL18例(PCNSL组)。影像资料包括MRI常规平扫加增强及^(1)H-MRS扫描图像。^(1)H-MRS检测颅脑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乳酸(Lac)及脂质(Lip)峰的峰值,并计算Cho/NAA、Cho/Cr比值及NAA病灶/NAA健侧、Cho病灶/Cho健侧、Cr病灶/Cr健侧及(Lac+Lip)病灶/(Lac+Lip)健侧比值,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根据数据类型选用Student’s非配对t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敏感性、特异性指标。结果AA组多表现病灶Cho峰升高,NAA峰略降低。PCNSL组多表现病灶Cho峰升高,NAA峰降低,Lip峰升高。Cho/NAA、NAA病灶/NAA健侧及(Lac+Lip)病灶/(Lac+Lip)健侧值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c+Lip)病灶/(Lac+Lip)健侧对区分两种疾病的敏感性为89.5%、特异性为90.3%。结论^(1)H-MRS对AA和PCNSL具有较好的诊断鉴别价值,其中(Lac+Lip)病灶/(Lac+Lip)健侧值对区分两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 间变星形细胞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骨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一例报告
19
作者 李岩 薛毅 李凤和 《临床误诊误治》 2005年第1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巨细胞修复肉芽肿 下颌骨 误诊 成釉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行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奎龙 黄聪 +1 位作者 李建业 王宇军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10期18-21,25,共5页
目的总结退行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A)的MRI表现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对2016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11例退行性PA的临床、MRI及病理资料进性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1例均为颅内单发病灶,4例(36.4%)位于幕下,7例(63.... 目的总结退行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A)的MRI表现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对2016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11例退行性PA的临床、MRI及病理资料进性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1例均为颅内单发病灶,4例(36.4%)位于幕下,7例(63.6%)位于幕上。9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1例反复发呆,1例体检发现颅内肿块。MRI主要表现为囊实性、实性或囊性肿块,T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检查肿块周围或内部可见条状或环状低信号影,增强扫描强化方式多样。11例术前均误诊,6例误诊为室管膜瘤,2例误诊为海绵状血管瘤,2例误诊为节细胞胶质瘤,1例误诊为间变型星形细胞瘤。11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PA,肿瘤组织中可见明显退行性变,表现为明显血管透明变性、扩张、血管瘤样变,出现陈旧性出血及含铁血黄素沉积,其中3例伴有钙化。11例术后无特殊情况后出院,9例随访9~17个月未见复发,2例失访。结论退行性PA多发生于中青年患者,MRI表现与典型PA不同,认识其发病年龄、发病位置和MRI特点,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星形细胞 磁共振成像 误诊 室管膜 海绵状血管 细胞胶质 间变型星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