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室管膜下囊肿的影像表现分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彦彦 穆靓 +3 位作者 孙亲利 高洁 王苗苗 杨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6-499,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室管膜下囊肿(SEC)的影像表现分型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MR检查(16例)或超声检查(26例)诊断为新生儿SEC的临床资料共42例(SEC组),并选择健康新生儿42名作为对照组。根据SEC发生位置进行分型,并进行统计学... 目的探讨新生儿室管膜下囊肿(SEC)的影像表现分型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MR检查(16例)或超声检查(26例)诊断为新生儿SEC的临床资料共42例(SEC组),并选择健康新生儿42名作为对照组。根据SEC发生位置进行分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SEC发生位置可分为前角型、体旁型(包括凸向室内及室外脑白质)及后角型3型,其中体旁型25例,前角型15例,后角型2例。缺氧缺血及感染是新生儿发生SEC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P均〈0.05)。前角型缺氧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体旁型[86.67%(13/15),52.00%(13/25),χ^2=4.95,P=0.03];前角型及体旁型中感染因素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00%(9/15),44.00%(11/25),χ^2=0.96,P〉0.05]。2例后角型均存在缺氧缺血及感染因素。结论围生期缺氧缺血及感染是新生儿SEC形成的主要诱发因素,且缺氧缺血与前角型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下囊肿 新生儿 危险因素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室管膜下囊肿的近期预后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钱继红 陈惠金 +2 位作者 陈冠仪 敖黎明 吴圣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2-33,共2页
应用头颅B超诊断新生儿室管膜下囊肿。随机取得70例囊肿新生儿为囊肿组,同期无囊肿新生儿7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作一年跟踪随访,观察体格,神经行为的发育情况。结果显示:囊肿患儿有不同程度的智能和体格发育落后,延迟吸收者预后更差。
关键词 新生儿 室管膜下囊肿 B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室管膜下囊肿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5
3
作者 钱继红 陈惠金 吴圣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90-192,共3页
应用头颅B超对488名健康新生儿和146名疾病新生儿在生后1周内进行新生儿室管膜下囊肿(SEC)发生率和影响因素调查。显示:正常新生儿SEC发生率为8.19%,疾病新生儿为20.54%。母亲年龄偏大,曾有自然流产、死产史,且文化程度较低者,其新生... 应用头颅B超对488名健康新生儿和146名疾病新生儿在生后1周内进行新生儿室管膜下囊肿(SEC)发生率和影响因素调查。显示:正常新生儿SEC发生率为8.19%,疾病新生儿为20.54%。母亲年龄偏大,曾有自然流产、死产史,且文化程度较低者,其新生儿SEC发生率有增高趋势。我国SEC发生率较高,社会文化、经济状况及母亲年龄可能是影响SEC发生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下囊肿 SEC 发生率 新生儿 颅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