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氢键/二硫键协同的室温修复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童永仲
潘绍武
朱美芳
-
机构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58-665,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03252,52090033)。
-
文摘
自修复材料作为一类新兴的智能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此类材料难以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与自修复能力。以聚四氢呋喃(PTMEG)为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双(4-羟苯基)二硫醚(4-HD)为扩链剂共同构成硬段,通过两步扩链反应制备了室温自修复聚氨酯(PUHD),并分别研究了单体配比与扩链剂的分子结构对PUHD的力学与自修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R值(R=[IPDI]/[PTMEG])为1.5时,PUHD的综合性能最佳,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与韧性分别为7.53 MPa、1447.80%与31.98 MJ/m^(3)。PUHD-1.5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在25与60℃下的特征弛豫时间分别为23.45与7.10 min,在25℃下修复6 h,断裂伸长率与拉伸强度的修复效率分别为95.29%和89.95%。扩链剂的分子结构对PUHD的自修复性能有显著影响,弱氢键作用与松散堆积的硬段有利于提高PUHD的自修复性能。
-
关键词
室温自修复
聚氨酯
硬段
力学性能
氢键
二硫键
-
Keywords
room-temperature self-healing
polyurethanes
hard segments
mechanical properties
hydrogen bonds
disulfide bonds
-
分类号
TQ317
[化学工程—高聚物工业]
-
-
题名钴基自修复聚酰胺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沈伟
赵博文
刘佳莉
周兴
-
机构
苏州科技大学化学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数理学院
-
出处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18,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3148)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资助
+1 种基金
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710332002Z
201510332058X)
-
文摘
以二聚脂肪酸、二乙烯三胺、尿素等为原料制备室温自修复型聚酰胺。通过溶液水热法制备导电单质钴颗粒,并采用纳米复合工艺将导电单质钴颗粒掺杂入自修复聚酰胺体系中,经高温模压制得一种新型钴基自修复聚酰胺导电高分子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对单质钴和自修复聚酰胺进行结构表征。系统研究了自修复聚酰胺的自修复能力及抗溶胀性能,以及自修复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导电和自修复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单质钴平均粒径为3.43μm,且表面粗糙易于与聚酰胺基体复合;自修复聚酰胺基体在室温下的自修复次数可达20余次;当交联剂尿素用量为6.6 g/20 g二聚脂肪酸或交联温度为145℃时,自修复聚酰胺对水、碱溶液和油具有较好的综合抗溶胀性能。当单质钴质量分数达到50%后,自修复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导电率发生突变,导电能力大幅提升;单质钴的加入降低了材料的自修复能力,但单质钴质量分数为50%的材料在室温下的自修复次数仍可达10余次。由于这种材料同时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和自修复性能,有望应用于可穿戴装备、电子器件等领域。
-
关键词
聚酰胺
纳米钴
室温自修复
导电
高分子材料
溶胀
-
Keywords
polyamide
nano-Cobalt
room temperature self–healing
electronic conductivity
polymer material
swell
-
分类号
TM27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B32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