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铈掺杂纳米ZnO结构与室温脱硫性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芬 闫波 +3 位作者 邵纯红 姜安玺 贲岳 闫立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95-1898,共4页
Nano-ZnO desulfurizer doped with cerium was prepared by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The bulk and surface 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G-DTA, XRD, XPS and TEM. The desulfurizing performance at ambient temperature w... Nano-ZnO desulfurizer doped with cerium was prepared by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The bulk and surface 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G-DTA, XRD, XPS and TEM. The desulfurizing performance at ambient temperature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t ambient temperature the desulfurizing activities of nano-Ce-ZnO desulfurizer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article size, the electron density on desulfurizer surface and the quantity of active sites. Compared with nano-ZnO, nano-Ce-ZnO desulfurizer calcined at 270 ℃ showed smaller particle size and higher surface electron density, which favored the adsorption and reaction of H2S, resulting in improved desulfurizing activity at ambient temperature since the quantity of Zn(2-δ)+ became greater by electron gain of zinc ion from cerium ion. The tendency for zinc and cerium to be separated out as individual oxide from Ce-ZnO desulfurizer would increase as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was raised. The enrichment of cerium on the surface of ZnO made decrease the active sites for H2S adsorption, which led to the decrease in desulfurization activity at ambient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掺杂 室温脱硫 相关性 氧化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掺杂纳米ZnO室温脱硫剂的硫化及再生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芬 邵纯红 +2 位作者 闫波 孔祥吉 姜安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64-1569,共6页
为降低纳米ZnO脱硫剂的应用成本及避免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本文对均匀沉淀法制备的铁掺杂纳米ZnO脱硫剂(FZ5.0)进行了硫化和再生循环试验研究,并利用XRD、XPS和TEM等表征手段对FZ5.0的硫化及再生前后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脱硫剂... 为降低纳米ZnO脱硫剂的应用成本及避免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本文对均匀沉淀法制备的铁掺杂纳米ZnO脱硫剂(FZ5.0)进行了硫化和再生循环试验研究,并利用XRD、XPS和TEM等表征手段对FZ5.0的硫化及再生前后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脱硫剂表面存在3种脱硫产物,HS、S形成的吸附配合物和ZnS,370℃时可直接通入空气进行连续5次再生。经过第1次再生后纳米脱硫剂结构便趋于稳定,并在后面的循环过程中表现出较稳定的脱硫活性,但与新鲜脱硫剂相比较,其脱硫活性是新鲜脱硫剂的50%左右。再生过程中主要产物为SO2气体,还有少量的硫酸盐生成,再生后样品的晶粒尺寸、形貌变化不大,但比表面积和孔容变化明显,这也是导致脱硫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掺杂 室温脱硫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铜的制备及其室温脱除H_2S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芬 雷涛 +3 位作者 杨莹 张彦平 魏进 杨光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共6页
采用液相沉淀和固相反应法制备纳米氧化铜,借助XRD,XPS,TEM和BET等手段分析纳米氧化铜的结构,并考察结构对H2S脱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制备工艺参数可获得不同晶粒尺寸的纳米氧化铜,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大,材料的脱硫活性明显下降,... 采用液相沉淀和固相反应法制备纳米氧化铜,借助XRD,XPS,TEM和BET等手段分析纳米氧化铜的结构,并考察结构对H2S脱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制备工艺参数可获得不同晶粒尺寸的纳米氧化铜,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大,材料的脱硫活性明显下降,其中晶粒尺寸为9.3nm的CuO的脱硫性能最好,H2S穿透时间可达270min;纳米氧化铜由于晶粒尺寸小导致的少量团聚对脱硫活性未产生明显影响,但其表面氧空位的出现和铜元素周围电子密度的下降有利于提高脱硫性能;纳米氧化铜的比表面积相差较小时,对脱硫活性的影响不显著,但如果颗粒堆积形成的不规则孔分布较窄,且同时存在着开放和收缩两种孔结构时,有利于H2S的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氧化铜 结构 室温脱硫 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CuO及室温脱除H_2S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芬 张彦平 +3 位作者 王悦 王艳红 杨胜宇 雷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533-2536,共4页
考察了纳米CuO直接沉淀法制备工艺对其脱硫活性和晶粒尺寸的影响,并利用XRD和TEM对脱硫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CuO为单斜晶系结构。原料浓度过低、沉淀剂用量小均不利于生成小尺度的纳米CuO。但加热条件下,前驱体有... 考察了纳米CuO直接沉淀法制备工艺对其脱硫活性和晶粒尺寸的影响,并利用XRD和TEM对脱硫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CuO为单斜晶系结构。原料浓度过低、沉淀剂用量小均不利于生成小尺度的纳米CuO。但加热条件下,前驱体有分解形成CuO趋势,晶粒尺寸略有增大;当n(OH-)∶n(Cu2+)=2.5∶1,原料浓度0.4mol/L,搅拌温度为25℃,300℃焙烧时获得的纳米CuO脱硫活性最好,其穿透时间可达640min,此时纳米CuO晶粒尺寸为11.8nm,颗粒的分散性较好;纳米CuO的脱硫活性受其晶粒大小的影响,但只有晶粒尺寸相差较大时,两者之间才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沉淀法 纳米CUO 室温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