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绝缘子用室温硫化硅橡胶(RTV)防污闪涂料质量管控体系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
1
作者 周军 杜怡君 +1 位作者 邓禹 王晰 《中国标准化》 2019年第S01期227-231,共5页
在电力设备上涂覆室温硫化硅橡胶(RTV)防污闪涂料是一种有效的防污闪措施,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近年来,RTV涂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但现行标准对其质量管控依然存在不足。本文介绍了一种RTV涂料技术与管理方案,该方案全... 在电力设备上涂覆室温硫化硅橡胶(RTV)防污闪涂料是一种有效的防污闪措施,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近年来,RTV涂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但现行标准对其质量管控依然存在不足。本文介绍了一种RTV涂料技术与管理方案,该方案全面系统地规定了RTV涂料入网认证方案和获证后监督与抽检方案,并首次将生产商工厂检查纳入RTV涂料的质量管控方法中,从而填补了绝缘子用RTV涂料质量管控体系领域的空白。本文结合实践案例分析论证了该方案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这一实践经验也对其他行业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为面对相似情况的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一种指导思路和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硫化硅橡胶 rtv涂料 污闪 电力系统 质量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硫化硅橡胶及其在航天器上的应用 被引量:23
2
作者 邸明伟 张丽新 +1 位作者 何世禹 杨德庄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11,24,共6页
概述了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类型、硫化机理及其研究进展,阐述了空间级硅橡胶的制备以及硅橡胶与空间环境的交互作用,介绍了室温硫化硅橡胶在航天器太阳能电池、热控涂层及舱体密封上的应用,并提出了今后空间级硅橡胶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 室温硫化硅橡胶 航天器 硫化机理 空间环境 太阳能电池 热控涂层 舱体密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制备——I.交联剂及填料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19
3
作者 赵翠峰 方仕江 +2 位作者 罗嘉亮 詹学贵 邵月刚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19-1222,共4页
通过正交试验的方式考察了含氢硅油、多乙烯基硅油以及补强填料对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机械性能的影响,并优化了实验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含氢硅油中氢的质量分数对硫化硅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最显著,硅橡胶的抗张强度随含氢硅油中氢的... 通过正交试验的方式考察了含氢硅油、多乙烯基硅油以及补强填料对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机械性能的影响,并优化了实验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含氢硅油中氢的质量分数对硫化硅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最显著,硅橡胶的抗张强度随含氢硅油中氢的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多乙烯基硅油中乙烯基质量分数的增大,硅橡胶的抗张强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采用处理气相法白炭黑(经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作为补强填料所制得的硅橡胶机械性能最好.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5.087 MPa和107%,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适合用作电子器件的灌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加成 室温硫化 灌封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增强室温硫化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3
4
作者 马丹丹 赵东林 +4 位作者 张东东 李良昱 何青 张晶星 朱阳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8-141,共4页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石墨烯(GNS)/室温硫化硅橡胶(RTV)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和X射线衍射(XRD)对GNS的微观结构以及GNS在RTV硅橡胶基体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同时研究了...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石墨烯(GNS)/室温硫化硅橡胶(RTV)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和X射线衍射(XRD)对GNS的微观结构以及GNS在RTV硅橡胶基体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同时研究了GNS/RTV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烯在基体硅橡胶中的分布较均匀,极少出现团聚现象;随着填料石墨烯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逐渐增大,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出现极大值后渐渐减少;当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0.92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达最大值,分别为0.8387MPa和195.78%,比纯RTV硅橡胶提高了159.86%和55.32%;此时拉伸模量比纯RTV硅橡胶提高了157.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室温硫化硅橡胶 纳米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级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粘结剂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始燕 汪倩 +2 位作者 谢择民 徐抗 吕伟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2-45,共4页
研究了一种新的空间级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KH—SP—B ,它的特点在于具有低的热真空失重 ,在 12 5℃× 2 4h ,1× 10 - 10 MPa下的热真空失重可小于 0 .3% ;高的粘接强度 ,与金属及聚酰亚胺等的粘结强度可达到 2MPa以上 ;高的... 研究了一种新的空间级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KH—SP—B ,它的特点在于具有低的热真空失重 ,在 12 5℃× 2 4h ,1× 10 - 10 MPa下的热真空失重可小于 0 .3% ;高的粘接强度 ,与金属及聚酰亚胺等的粘结强度可达到 2MPa以上 ;高的热稳定性能 ,分解温度可达 52 4℃ ;优异的低温性能 ,脆性温度为 - 114℃ ;良好的电性能 ,体积电阻率可达 1.3× 10 16 Ω·cm。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空间级室温硫化硅橡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成型 硅橡胶 室温硫化 粘结剂 航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硫化硅橡胶外防护材料及成型工艺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洋 孙笑然 +4 位作者 伍政 詹穹 王江 陈亚格 彭琴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9-513,共5页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耐烧蚀填料、阻燃填料、纤维填料对室温硫化硅橡胶热防护材料烧蚀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芳纶短纤对材料烧蚀性能的改善最为显著,Mg O在提高材料拉伸强度和降低伸长率上与白炭黑的作用规律相似。通过正交试验确...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耐烧蚀填料、阻燃填料、纤维填料对室温硫化硅橡胶热防护材料烧蚀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芳纶短纤对材料烧蚀性能的改善最为显著,Mg O在提高材料拉伸强度和降低伸长率上与白炭黑的作用规律相似。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性能最佳的室温硫化硅橡胶绝热材料配方,其线烧蚀率0.199 mm/s,拉伸强度2.84 MPa,扯断伸长率119.9%。同时,通过模压工艺实现了硅橡胶绝热材料在发动机外防护领域的应用。试车结果表明该材料及工艺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硫化 硅橡胶 外防护 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硅氧烷增塑剂的制备及其在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易生平 白洪强 +4 位作者 黄驰 廖俊 高阳 张彦谦 张先亮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2-164,共3页
以有机硅单体生产中的副产物作为原料,制备了新型聚硅氧烷增塑剂,并利用红外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此法制得的粘度为85mPa·s的新型聚硅氧烷作为增塑剂应用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中。研究发现,添加了新型聚硅氧... 以有机硅单体生产中的副产物作为原料,制备了新型聚硅氧烷增塑剂,并利用红外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此法制得的粘度为85mPa·s的新型聚硅氧烷作为增塑剂应用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中。研究发现,添加了新型聚硅氧烷作为增塑剂的RTV硅橡胶产品符合GB16776-2005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的要求。与市面同类产品比较,在拉伸强度和伸长率上都有所提高。此法制备增塑剂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氧烷 室温硫化硅橡胶 增塑剂 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硅氧烷增塑剂的制备及其在单组份脱醇型室温硫化硅橡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白洪强 易生平 +4 位作者 黄驰 廖俊 高阳 张彦谦 张先亮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9-181,188,共4页
以有机硅单体生产中的副产物作为原料,制备了新型聚硅氧烷增塑剂,并利用红外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此法制得的粘度为85MPa·s的新型聚硅氧烷作为增塑剂应用到单组份脱醇型室温硫化硅橡胶中。研究发现,添加了新... 以有机硅单体生产中的副产物作为原料,制备了新型聚硅氧烷增塑剂,并利用红外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此法制得的粘度为85MPa·s的新型聚硅氧烷作为增塑剂应用到单组份脱醇型室温硫化硅橡胶中。研究发现,添加了新型聚硅氧烷作为增塑剂的RTV硅橡胶产品符合GB16776-2005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的要求。与市面同类产品比较,在拉伸强度和伸长率上都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氧烷 室温硫化硅橡胶 增塑剂 副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纤维的表面处理及其增强室温硫化硅橡胶烧蚀材料 被引量:2
9
作者 段红英 迟伟东 +5 位作者 刘云芳 邢冠楠 周浩 邹华 岳冬梅 张立群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2-127,共6页
以气相法白炭黑、Fe2O3、短切炭纤维为填料制备了室温硫化硅橡胶复合材料。研究了气相法白炭黑用量、炭纤维表面处理方法及用量对室温硫化硅橡胶性能的影响。基于力学性能和成型性能的综合考虑,确定了气相法白炭黑的最佳用量。炭纤维表... 以气相法白炭黑、Fe2O3、短切炭纤维为填料制备了室温硫化硅橡胶复合材料。研究了气相法白炭黑用量、炭纤维表面处理方法及用量对室温硫化硅橡胶性能的影响。基于力学性能和成型性能的综合考虑,确定了气相法白炭黑的最佳用量。炭纤维表面处理对材料的性能有提高作用,其中浓硝酸-KH550连续处理法效果最佳。随着炭纤维用量的增加,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和耐烧蚀性能均提高。当炭纤维用量为8 phr时,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分别为5.7 MPa和23.2 kN/m,起始分解温度提高了10℃,质量烧蚀率和线烧蚀率分别降到0.046 g/s和0.060 mm/s。炭纤维在烧蚀过程中促进炭化层的形成,起到骨架作用而保持材料的整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硫化硅橡胶 短切炭纤维 表面处理 烧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硫化单组份脱酮肟型硅橡胶胶粘剂的制备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晓俊 刘小兰 +1 位作者 甄守业 李静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6期507-509,共3页
采用连续法制备了室温硫化单组份脱酮肟型硅橡胶胶粘剂,并考察了各配合剂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当催化剂有机锡用量0.5份,交联剂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用量5份,改性后的白炭黑、轻质碳酸钙各10份时,得到的硅橡胶粘合剂性能最佳。
关键词 硅橡胶 胶粘剂 室温硫化 单组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气缸密封用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权宝华 邱祖民 +3 位作者 曹明霞 刘杰 张迎军 陈文有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0年第1期6-9,共4页
采用XJ-201丝印油墨为基础胶,正硅酸乙酯为交联剂,催化剂A和催化剂C为催化剂,乙醇为抑制剂,乙二醇乙醚醋酸酯(CAC)为溶剂,通过对丝网印刷的操作时间、固化时间、力学性能的考察,确定内燃机气缸密封用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基本配方为10... 采用XJ-201丝印油墨为基础胶,正硅酸乙酯为交联剂,催化剂A和催化剂C为催化剂,乙醇为抑制剂,乙二醇乙醚醋酸酯(CAC)为溶剂,通过对丝网印刷的操作时间、固化时间、力学性能的考察,确定内燃机气缸密封用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基本配方为100 g XJ-201丝印油墨中,催化剂A为1.44 g,催化剂C为0.96 g,抑制剂为3.6 g,溶剂为4 g。该条件下丝网印刷的操作时间为30 min,固化时间为10 h,剪切强度为3.3 MPa,满足内燃机气缸密封用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产品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 制备 操作时间 固化时间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酮肟型耐低温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玉萍 李磊 +2 位作者 贾明岳 韩佳佳 刘少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7-140,共4页
采用阴离子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了α,ω-二羟基聚甲基乙基硅氧烷(PMES),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对PMES进行了结构表征。以PMES为基胶,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MOS)为交联剂制备了耐低温脱酮肟型室温硫化硅橡胶(RTV-MESR)。采用交联密度... 采用阴离子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了α,ω-二羟基聚甲基乙基硅氧烷(PMES),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对PMES进行了结构表征。以PMES为基胶,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MOS)为交联剂制备了耐低温脱酮肟型室温硫化硅橡胶(RTV-MESR)。采用交联密度、力学性能、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动态力学分析和低温脆性测试对RTV-MESR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当添加20phr白炭黑,6phr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MOS)时,MESR的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77 MPa,249%,9.58kN/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MESR为非结晶型硅橡胶,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130℃左右,并且随着MOS用量的增加,MESR的Tg略有上升;动态力学分析和低温脆性的测试表明,RTV-MESR具有优异的耐低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 ω-二羟基聚甲基乙基硅氧烷 脱酮肟型室温硫化硅橡胶 耐低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增强型MQ交联剂的制备及在缩合型室温自硫化硅橡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纪建业 葛鑫 +6 位作者 庞小燕 梁伟杰 温淑谊 陈循军 尹国强 闻明 葛建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0-158,共9页
通过硅氢化反应制备了甲氧基官能化的自增强型MQ硅树脂交联剂(MMQ),将其应用于缩合型室温自硫化(RTV)硅橡胶。测试了RTV硅橡胶的结构和微观形貌;考察了MMQ中甲氧基含量(质量分数)对RTV硅橡胶的疏水性能、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和光学性... 通过硅氢化反应制备了甲氧基官能化的自增强型MQ硅树脂交联剂(MMQ),将其应用于缩合型室温自硫化(RTV)硅橡胶。测试了RTV硅橡胶的结构和微观形貌;考察了MMQ中甲氧基含量(质量分数)对RTV硅橡胶的疏水性能、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和光学性能的影响。对比了MMQ、辛基MQ硅树脂(OMQ)和环氧改性MQ硅树脂(EMQ)对RTV硅橡胶的补强效果。结果表明,制备的MMQ和缩合型RTV硅橡胶,MMQ具有更优异的补强效果。随着甲氧基含量的增加,RTV硅橡胶的疏水性、力学和热稳定性随之改善,紫外光透过率则呈下降趋势。当MMQ中甲氧基含量为7.83%时,缩合型RTV硅橡胶综合性能优良:接触角108°、吸水率2.2%、最大降解速率温度413.6℃、800℃残留率23.6%,350nm的紫外透光率80.67%,拉伸强度4.3MPa、断裂伸长率261%,邵氏A硬度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增强型MQ交联剂 硅氢加成 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 补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室温硫化硅橡胶复合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及其机械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昊 王法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7-99,共3页
将聚四氟乙烯(PTFE)颗粒均匀撒播在室温硫化硅橡胶(RTV)前驱体溶液表面,制得表面镶嵌有PTFE颗粒的PTFE/RTV复合材料超疏水表面,其接触角为158.3°,滚动角为5.3°。PTFE/RTV复合材料表面镶嵌的PTFE颗粒不但降低了RTV基体的表面能... 将聚四氟乙烯(PTFE)颗粒均匀撒播在室温硫化硅橡胶(RTV)前驱体溶液表面,制得表面镶嵌有PTFE颗粒的PTFE/RTV复合材料超疏水表面,其接触角为158.3°,滚动角为5.3°。PTFE/RTV复合材料表面镶嵌的PTFE颗粒不但降低了RTV基体的表面能,同时增加了RTV表面的粗糙度,二者结合产生超疏水性,并赋予表面自清洁性和抗污性能。机械稳定性测试发现PTFE/RTV复合材料超疏水表面经10次摩擦实验后超疏水性仍能维持,表现出优异的机械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室温硫化硅橡胶 超疏水性 自清洁 机械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室温硫化硅橡胶在泡沫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魏仕涛 夏志伟 周远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20,共3页
综述了国内外液体室温硫化泡沫硅橡胶材料的研究进展;着重分析了发泡机理,介绍了降低材料密度、改善材料机械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及导电性能等的方法;同时也初步阐述了固化工艺过程的控制,并指出室温硫化泡沫硅橡胶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研究进展 泡沫硅橡胶 室温硫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补强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研制与应用
16
作者 顾华芬 钟泰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1-44,共4页
一、前言未补强的硅橡胶机械强度很低,需混入大量昂贵的气相法白炭黑加以补强才有广泛使用价值。室温硫化硅橡胶(RTV′S)因分子链较短,硫化时交联点较少,即使混入20~25%的高补强白炭黑,撕裂强度仍然难以超过13KN/m。白炭黑含量太高不... 一、前言未补强的硅橡胶机械强度很低,需混入大量昂贵的气相法白炭黑加以补强才有广泛使用价值。室温硫化硅橡胶(RTV′S)因分子链较短,硫化时交联点较少,即使混入20~25%的高补强白炭黑,撕裂强度仍然难以超过13KN/m。白炭黑含量太高不仅增加产品原料成本,而、且胶料过稠,作为单组份会带来配制困难、灌装不便之缺点;作为双组份的浇铸材料则不易流平,影响模型的精密度或仿真性。添加补强性填料或活性填料改善RTV′S的力学性能的方法早已众所周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自补强 室温硫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中国人争光的室温硫化硅橡胶
17
作者 许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I0010-I0010,共1页
关键词 室温硫化硅橡胶 中国 电气性能 耐候性 高温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成型室温和中温硫化硅橡胶
18
《中国乡镇企业信息》 1994年第20期9-9,共1页
这种硅橡胶除了具有通常硅橡胶的性能外如可耐-65---+200℃、绝缘、防潮、耐紫外光等,同时它又是液态,可作为封装料和粘结剂,由于硫化时不放出付产物,所以橡胶制品尺寸稳定。这种胶国内虽有几个厂家生产。
关键词 硫化硅橡胶 室温硫化 粘结剂 橡胶制品 紫外光 封装料 尺寸稳定 加成型 绝缘 种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Q硅树脂制备工艺对RTV硅橡胶补强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梁银杏 郭鹏 +1 位作者 任碧野 童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3-128,共6页
以六甲基二硅氧烷、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制备了乙烯基MQ硅树脂(M为R3SiO1/2,Q为SiO4/2),考察了聚合条件对产物性能的影响.以该MQ硅树脂为填料,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VMS)为基础... 以六甲基二硅氧烷、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制备了乙烯基MQ硅树脂(M为R3SiO1/2,Q为SiO4/2),考察了聚合条件对产物性能的影响.以该MQ硅树脂为填料,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VMS)为基础聚合物,聚甲基氢硅氧烷为交联剂,在铂催化剂催化下硫化成型,获得乙烯基MQ硅树脂增强的加成型室温硫化(RTV)硅橡胶,探讨了制备工艺对硫化硅橡胶力学性能和透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盐酸浓度为4.0%、乙醇浓度为1.6%、M/Q摩尔比为0.75时,所制得的MQ硅树脂的补强效果较好;当PVMS/MQ硅树脂质量比为1,Si—H和Si—Vi摩尔比为1.4、催化剂含量为10μg/g、抑制剂含量为0.3mg/g时,所制得的硫化硅橡胶的拉伸强度可达7.2MPa,并具有很好的透明性,说明MQ硅树脂的增强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Q硅树脂 室温硫化 硅橡胶 补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包覆纳米铜颗粒/硫化硅橡胶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其光 张海燕 张琇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2-146,共5页
选用实验室自制的碳包覆纳米铜颗粒(Cu@C)为导热填料,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体,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碳包覆纳米铜颗粒/室温硫化(Cu@C/RTV)硅橡胶导热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BET法、热导率测试仪、热重分析仪、万能... 选用实验室自制的碳包覆纳米铜颗粒(Cu@C)为导热填料,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体,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碳包覆纳米铜颗粒/室温硫化(Cu@C/RTV)硅橡胶导热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BET法、热导率测试仪、热重分析仪、万能材料试验机及邵氏硬度计等方法和手段,完成Cu@C纳米颗粒填料的微观形貌分析和比表面积测定,并研究了Cu@C填料在低填充量下(<30%)(质量分数,下同)对于Cu@C/RTV硅橡胶导复合材料热导率、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C纳米颗粒为球形、包覆型核壳结构,平均粒径在50 nm左右,其比表面积为69.66 m2/g。Cu@C/RTV硅橡胶导热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随着Cu@C纳米颗粒填充量的增加而增大;填充量为30%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可达2.41 W/m K;加入Cu@C纳米颗粒填料能够将RTV硅橡胶的热分解起始温度提高到422℃,并延缓其最终分解温度至625℃;随着Cu@C/RTV硅橡胶导热复合材料中Cu@C纳米颗粒填充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呈下降趋势,而100%定伸应力和硬度则呈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包覆纳米铜颗粒 室温硫化硅橡胶 导热复合材料 热导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