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室外雕塑艺术的审美取向
1
作者 周祖银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277-278,共2页
室外雕塑已开始成为城市公共艺术、市政建设、旅游休闲的新亮点,室外雕塑与社会时代、与环境、与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室外雕塑以其特有的艺术语言,通过视觉形象移情于观众,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审美要求。认识室外雕塑的审美取向和艺术价... 室外雕塑已开始成为城市公共艺术、市政建设、旅游休闲的新亮点,室外雕塑与社会时代、与环境、与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室外雕塑以其特有的艺术语言,通过视觉形象移情于观众,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审美要求。认识室外雕塑的审美取向和艺术价值,对提升城市综合形象,建立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雕塑 时代 环境 审美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的移动与空间的扩展——理查德·朗室外雕塑作品的哲学向度
2
作者 潘勇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42,共8页
作为欧洲大地艺术的代表性艺术家,理查德·朗以自己的身体为媒介,充分探索了"在自然空间中的行走"这一行为的艺术表现力,并将它作为室外雕塑创作的基本途径。通过行走,艺术家的身体在特定时空范围内进行有方向的移动,完... 作为欧洲大地艺术的代表性艺术家,理查德·朗以自己的身体为媒介,充分探索了"在自然空间中的行走"这一行为的艺术表现力,并将它作为室外雕塑创作的基本途径。通过行走,艺术家的身体在特定时空范围内进行有方向的移动,完成了对周遭自然环境特性的感知与探索,同时也将身体与空间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总体结构,体现了莫里斯·梅洛-庞蒂、米歇尔·亨利和吉尔·德勒兹等当代哲学家对感觉体验、身体与空间的深刻论述。同时,自然与外部空间并非被动接受艺术家的观看和改造,而是能动地参与了创作的全过程,并在一定程度上形塑了朗的室外雕塑作品的视觉特点与深层意涵。作为经验主体的艺术家的身体与作为客体的外部空间相互塑造、彼此融合,以象征的手法言说着感知主体和客观空间的属性与意义。它们共同构成了整件室外雕塑作品,反映了该艺术形式的发展走向,具备深刻的哲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查德×朗 身体 空间 室外雕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陶瓷雕塑走向室外
3
作者 尹小艾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3年第2期58-59,共2页
根据陶瓷材料的特点,论述陶瓷雕塑的概念应该有所扩充。陶瓷雕塑不仅仅可以作为室内陈设,而且可以走向室外。
关键词 陶瓷雕塑 陶瓷材料 特点 室外雕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韵律之美——阿塞娜·塔哈的雕塑及景观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卫芳 《中国园林》 2004年第7期12-16,共5页
女艺术家阿塞娜·塔哈以其大尺度的公共艺术作品而著称。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从事“特定场地的建筑性雕塑”,对场地和观众总是很敏感,强调作品的多种用途,强调人的参与性和感觉体验,思考作品的实际用途和美学价值。她将室外雕塑... 女艺术家阿塞娜·塔哈以其大尺度的公共艺术作品而著称。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从事“特定场地的建筑性雕塑”,对场地和观众总是很敏感,强调作品的多种用途,强调人的参与性和感觉体验,思考作品的实际用途和美学价值。她将室外雕塑和景观结合起来,将自然形式和科学理念结合起来,形成充满韵律的、有趣而独特的硬质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室外雕塑 综述 大尺度公共艺术 建筑性雕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览》的总体设计
5
作者 周士琦 《中国博物馆》 1985年第3期54-56,共3页
1983年7月—9月,在美协及有关部门关心下,我们完成了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览的设计。现就总体设计的几个方面,谈一些体会。一、设计意图: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览不同于一般雕塑展览。
关键词 城市雕塑 设计方案 总体设计 纪念性雕塑 城雕 大型雕塑 室外雕塑 对称布局 大型作品 台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