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线路邻近建筑物室内振动烦恼率预测分析
1
作者 宋玉香 唐果 +2 位作者 金阳 张诗雨 刘勇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1-807,833,共8页
为实现地铁线路邻近建筑物室内振动舒适度定量计算,提出场地振动响应数值模拟与链式衰减公式相结合的预测的方法,得到不同类型建筑物室内振动响应。首先,以预测振级为自变量,采用正态分布函数描述人对振动感觉的随机性,建立地铁线路邻... 为实现地铁线路邻近建筑物室内振动舒适度定量计算,提出场地振动响应数值模拟与链式衰减公式相结合的预测的方法,得到不同类型建筑物室内振动响应。首先,以预测振级为自变量,采用正态分布函数描述人对振动感觉的随机性,建立地铁线路邻近建筑物室内振动烦恼率模型;其次,以石家庄地铁为例,建立了场地振动预测模型,借助链式衰减公式,得到不同类型建筑物的室内振动烦恼率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烦恼率模型变异系数取0.15时,均方根误差为0.086,模型预测精度满足要求;在设计工况下给出了各类建筑物在不同区域的达标距离,对于0类区域,Ⅰ~Ⅴ类建筑物达标距离分别为12,14,20,44和46 m,对于5类区域任意距离都达标。该研究成果可为烦恼率评价法在地铁沿线建筑物振动舒适度预测和评估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室内振动 建筑物 振动预测 烦恼率模型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轨道结构下地铁引起多层住宅室内振动模拟与实测 被引量:2
2
作者 申道明 薛松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33-2041,共9页
由于土体与建筑物之间是弱耦合,忽略土-结构之间相互作用,解决了隧道-土体-建筑物模型对建筑物振动一般只分析到20 Hz以下振动的问题。分析DTⅢ-2扣件、弹性支承块轨道结构及Vanguard扣件下室内振动结果,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 由于土体与建筑物之间是弱耦合,忽略土-结构之间相互作用,解决了隧道-土体-建筑物模型对建筑物振动一般只分析到20 Hz以下振动的问题。分析DTⅢ-2扣件、弹性支承块轨道结构及Vanguard扣件下室内振动结果,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吻合较好。将实测VLzmax结果与GB/T 10070及DB31/740的限值进行比较,提出对于不同振动要求的地区应采取相应的作为减振措施的轨道结构。对不同轨道结构下多层住宅室内振动分析有助于轨道交通部门采取合理减振措施来降低室内振动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轨道结构 室内振动 多层住宅 1/3倍频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列车运行引起建筑室内振动污染特征与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月琪 马秋月 +2 位作者 马召辉 张虎 侯帅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0年第1期32-36,共5页
以分频最大振级(VL max)和最大Z振级(VL Z max)作为评价量,结合相关标准,监测与评价北京市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临近建筑室内振动。结果表明:北京市2条地铁线路的振动特征频率分别为25 Hz、31.5 Hz、40 Hz和63 Hz,以40 Hz为主;特征频率上... 以分频最大振级(VL max)和最大Z振级(VL Z max)作为评价量,结合相关标准,监测与评价北京市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临近建筑室内振动。结果表明:北京市2条地铁线路的振动特征频率分别为25 Hz、31.5 Hz、40 Hz和63 Hz,以40 Hz为主;特征频率上振动加速度级(VAL)增量明显;VL max、VL Z max的大小既与频率计权因子不统一有关,也与地铁对建筑室内振动的影响程度及振动能量在不同中心频率上的分布差异直接相关;地铁隧道埋深较水平距离对地铁振动衰减作用显著;地铁振动监测与评价的频率范围可统一为对人体影响较大的1 Hz^80 Hz,并统一频率计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室内振动 1/3倍频程 特征频率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运行对沿线建筑物室内振动与噪声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郝影 李宪同 张朋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29-1433,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运载能力强,然而其运行对沿线建筑物室内不可避免地产生振动与二次辐射噪声(以下简称噪声)影响,降速和轮轨打磨是较为经济的缓解其负面环境影响的方法。以穿越天津市城区的具有不同地下线路排列结构的城市轨道交通为研究对... 城市轨道交通运载能力强,然而其运行对沿线建筑物室内不可避免地产生振动与二次辐射噪声(以下简称噪声)影响,降速和轮轨打磨是较为经济的缓解其负面环境影响的方法。以穿越天津市城区的具有不同地下线路排列结构的城市轨道交通为研究对象,分析降速与轮轨打磨措施前后,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建筑物室内振动、噪声变化。研究表明:地铁运行引起的振动和噪声变化具有正相关性,采取降速和轮轨打磨措施有利于沿线建筑物室内减振降噪;室内振动和噪声的频谱峰值中心频率较多出现在小于80 Hz频段,通常是31.5、40.0、50.0、63.0 Hz;地铁线路水平并线排列时应警惕80 Hz以上频段振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地下线 敏感建筑物 室内振动 二次辐射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沿线建筑物室内振动与噪声特性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天琦 周俊召 +1 位作者 熊永亮 罗雁云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6-199,共4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运行时产生的振动所引起沿线建筑物室内振动与二次结构噪声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基于某城市轨道交通沿线6层居民楼1楼现场测试,对不同扣件工况下地铁沿线敏感建筑物的室内振动与二次结构噪声问题进...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运行时产生的振动所引起沿线建筑物室内振动与二次结构噪声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基于某城市轨道交通沿线6层居民楼1楼现场测试,对不同扣件工况下地铁沿线敏感建筑物的室内振动与二次结构噪声问题进行测试与分析。研究表明:地铁沿线建筑物室内各振动、噪声测点峰值频率基本一致,在扣件A工况下峰值频率约为63 Hz,替换为刚度较低的扣件B后,峰值频率在40 Hz~50 Hz左右;采用刚度较小的扣件有利于室内振动与二次结构噪声的降低;虽然所测得的不同测点峰值频率一致,但振级和声压级大小有所不同,基本呈现出振级与声压级随着与地铁线路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地铁沿线 敏感建筑物 室内振动 二次结构噪声 不同扣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引起的地面高层建筑室内振动分析
6
作者 叶玮 张海峰 +2 位作者 毛刚 鲍侃袁 徐志广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72,共6页
近年来,轨道交通引起的地面高层建筑振动已成为地铁公司、地铁上盖开发商和环保部门三方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为了对地铁通过的某项目地块上的高层建筑进行室内振动预测,使用经验法和数值分析两种方法分别进行计算分析,预测了某项目地块... 近年来,轨道交通引起的地面高层建筑振动已成为地铁公司、地铁上盖开发商和环保部门三方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为了对地铁通过的某项目地块上的高层建筑进行室内振动预测,使用经验法和数值分析两种方法分别进行计算分析,预测了某项目地块上建筑物的室内振动,并与规范限制作比较。结果发现:楼层越低,受列车荷载引起的室内振动越大;使用经验法和数值分析法计算出来的结果吻合度较高,两种方法预测得出的室内振动均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高层建筑 室内振动 经验法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室内二次辐射噪声测量修正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高鑫 高力 +2 位作者 雷佳鑫 王艳芬 赵才友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9-237,共9页
地铁运营诱发的沿线建筑物二次辐射噪声已成为城市噪声投诉重要来源,大量的轨道减振措施因而得以应用。但是由于测试条件的原因,对减振轨道区间沿线的建筑物二次辐射噪声进行测试所获取的噪声信号往往与背景噪声信号差异较小,致使室内... 地铁运营诱发的沿线建筑物二次辐射噪声已成为城市噪声投诉重要来源,大量的轨道减振措施因而得以应用。但是由于测试条件的原因,对减振轨道区间沿线的建筑物二次辐射噪声进行测试所获取的噪声信号往往与背景噪声信号差异较小,致使室内二次辐射噪声评估结果不稳定。为评估观测信号与背景噪声信号接近时的室内二次辐射噪声,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方法的楼板振动与室内噪声测试数据联合评估方法。首先,根据卡尔曼滤波器工作原理,提出室内观测噪声误差矩阵和经验公式预测方法误差矩阵的构造方法。而后采用向典型信号中掺入高斯白噪声的方法结合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基于该方法对比分析几种经验预测公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城市轨道交通 二次辐射噪声 信号处理 室内振动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邻近高层住宅建筑振动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曾钦娥 何蕾 +2 位作者 邬玉斌 宋瑞祥 户文成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2-248,共7页
通过有限元法建立轨道-隧道-土体-建筑大型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考虑轮轨激励的频率特性,结合源强原位测试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建筑不同房间、楼板不同位置、不同楼层的振动分布规律,结合楼板的模态分析,重点研究不同房... 通过有限元法建立轨道-隧道-土体-建筑大型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考虑轮轨激励的频率特性,结合源强原位测试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建筑不同房间、楼板不同位置、不同楼层的振动分布规律,结合楼板的模态分析,重点研究不同房间振动水平差异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同一楼层不同房间振动差异受楼板一阶固有频率与输入源强卓越频率重叠关系影响,不同房间的振动水平仿真结果差异达到15.1 dB;当房间楼板一阶固有频率远低于源强卓越频率时,房间楼板振动极值点出现在房间楼板中央以外的位置,反之则出现在楼板中央;振动随楼层高度的增加表现为波动变化规律,不同房间的最大值可能出现的位置为首层、中间层或顶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地铁 住宅建筑 室内振动 楼板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含水率溜砂坡的加速度动力响应特征研究
9
作者 田荣燕 徐晟 +2 位作者 李毅杰 唐奥珂 蒙江南 《高原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55-66,共12页
溜砂坡在地震和降雨的作用下极易发生失稳破坏。为探究含水率对溜砂坡振动破坏的影响,文章设计了室内小型溜砂坡振动台试验,通过建立0%、6%、9%、12%4种不同含水率的溜砂坡模型,并进行粒子流体动力学(PFC)数值模拟,探究不同含水率的溜... 溜砂坡在地震和降雨的作用下极易发生失稳破坏。为探究含水率对溜砂坡振动破坏的影响,文章设计了室内小型溜砂坡振动台试验,通过建立0%、6%、9%、12%4种不同含水率的溜砂坡模型,并进行粒子流体动力学(PFC)数值模拟,探究不同含水率的溜砂坡振动加速度动力响应规律及变形破坏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溜砂坡颗粒内摩擦角持续减小,黏聚力则先增大再减小;(2)含水率对高程放大效应有削弱作用,削弱效果在水平方向更明显;(3)随着含水率的增加,竖向应力先减小再增大,应力变化的响应速度加快,当含水率为9%时,溜砂坡竖向位移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溜砂坡 数值模拟 室内振动试验 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列车进站减速段临近高层建筑室内响应影响分析
10
作者 焦旻 陈帆 +3 位作者 何蕾 王立忠 杨斯尧 杨正航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8-244,264,共8页
为研究地铁列车进站减速段临近高层建筑室内振动响应规律,沿列车减速方向在隧道内盾构与明挖交界位置前后开展振动源现场测试,并基于实测钢轨振动加速度对临近框筒结构酒店建筑室内楼板振动响应开展有限元计算与分析,同时比较减速和匀... 为研究地铁列车进站减速段临近高层建筑室内振动响应规律,沿列车减速方向在隧道内盾构与明挖交界位置前后开展振动源现场测试,并基于实测钢轨振动加速度对临近框筒结构酒店建筑室内楼板振动响应开展有限元计算与分析,同时比较减速和匀速过站时室内振动响应的差异。结果显示,沿车速降低方向,隧道壁垂向振动加速度主频向低频移动,且幅值显著降低,减速段3个断面洞壁最大Z振级VLZmax算术平均值分别为73.6 dB、74.6 dB和62.2dB;临近某25层酒店建筑室内楼板垂向振动加速度峰值随楼层升高呈现波动性变化的特征,减速工况下,裙楼首层近轨侧典型楼板位置处典型频带垂向振动加速度级沿列车减速方向依次降低7.9 dB和6.4 dB,而主楼室内振动并未呈现沿列车运行方向降低的趋势;与减速运行相比,列车匀速运行时,裙楼和主楼室内振动响应有所增大,且在低楼层进站端增大较为显著,裙楼典型位置室内振动最大Z振级增加量最大为9.6 dB,主楼典型位置最大Z振级差异可达4.8 dB,说明对车站临近建筑进行地铁振动影响分析时,应尤其注意沿列车减速方向的振动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地铁 进站减速 室内振动 现场测试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