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德对比视角下的室内供暖系统热负荷计算
1
作者 贾子乐 田佳源 +3 位作者 赵萌 王一飞 孙浩 刘丹 《区域供热》 2025年第2期15-25,共11页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提出,为我国建筑领域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随着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耗量逐年升高,建筑领域亟待进一步深化节能减排工作的研究。计算室内设计热负荷是建筑供暖设计、施工、运维优化的...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提出,为我国建筑领域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随着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耗量逐年升高,建筑领域亟待进一步深化节能减排工作的研究。计算室内设计热负荷是建筑供暖设计、施工、运维优化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建筑节能减排的成效。以某一实际建筑为案例,分别应用中国现行的热负荷计算方法和德国的算法进行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建筑热负荷的实时动态特性,将冬季间歇通风、时变太阳辐射、室内人员、设备产热等内容与传统围护结构耗热量协同考虑,并提出构建一套实时动态热负荷监测与碳排放计量系统。研究结果可为构建我国更为精准的室内设计热负荷计算方法以及实时动态热负荷监测和碳排放计量系统提供参考,推动建筑领域节能减排工作迈向更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热负荷 室内供暖设计 中德对比 碳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