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移宫换羽,历久弥新——试论莫五平室内乐作品的创作格调与审美情怀
1
作者
崔戈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9-141,共3页
莫五平先生凭借着对中西方音乐独到的理解,在20世纪后期创作了多部格调高雅的室内乐作品。其中,以《村祭》与《凡》系列作品最为卓著。由于多年基层工作的积累与对民族音乐的满腔热忱,他的室内乐创作始终保持着对民族音乐的浓厚审美情...
莫五平先生凭借着对中西方音乐独到的理解,在20世纪后期创作了多部格调高雅的室内乐作品。其中,以《村祭》与《凡》系列作品最为卓著。由于多年基层工作的积累与对民族音乐的满腔热忱,他的室内乐创作始终保持着对民族音乐的浓厚审美情怀。西洋技法形于外,民乐审美敛于内。将古曲《夕阳箫鼓》与民歌《三十里铺》糅合于作品之中,并以此为主题乐思,在西洋技法与配器语境中寻求融合与创新。通过研究几部作品的排篇布局、多声手法、旋律写作、音色调配等内容,从多元化的视角理解作曲家的创作理念与思维逻辑。更透过各种创作技巧的表象,观察如何将中西音乐理性的融会交织,使民族传统音声焕发新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五平
室内乐创作
艺术格调
审美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疆音乐元素在当代室内乐作品的创新途径——从《故城镜像》《木卡姆之声》来看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昱霖
刘思军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0-97,共8页
跟随着时代的步伐,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其中新疆地区的民族音乐因为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在我国众多少数民族音乐中独树一帜,并在如今各民族文化交流越发繁荣的大环境下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和传承,对于新疆民族音乐风格作品创...
跟随着时代的步伐,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其中新疆地区的民族音乐因为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在我国众多少数民族音乐中独树一帜,并在如今各民族文化交流越发繁荣的大环境下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和传承,对于新疆民族音乐风格作品创作的创新尝试也不曾停歇。本文以两部室内乐作品《故城镜象》《木卡姆之声》为例,通过对作品的结构、乐器使用、作曲技法、创作思维等多维度的具体分析,来阐述对于新疆音乐元素室内乐作品创作的不同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音乐元素
室内乐创作
《故城镜象》
《木卡姆之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回归与超越——贝多芬晚期弦乐四重奏探微
被引量:
10
3
作者
彭志敏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8-46,共9页
从作品一百二十七号开始往后的六部大型弦乐四重奏①,是贝多芬对世界音乐文化的最后奉献.贝多芬,在他创作生涯的最后年代里,以其伟大的心灵,坚强的意志,深邃的思想和超凡入圣的技艺,精心构思,潇洒挥毫,镂金刻玉,完璧成璋,使这六部作品...
从作品一百二十七号开始往后的六部大型弦乐四重奏①,是贝多芬对世界音乐文化的最后奉献.贝多芬,在他创作生涯的最后年代里,以其伟大的心灵,坚强的意志,深邃的思想和超凡入圣的技艺,精心构思,潇洒挥毫,镂金刻玉,完璧成璋,使这六部作品前继后续,传递循环,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作为人类音乐史上一代圣雄"良知的记录"②,表达了作曲家的最后意志和遗言.贝多芬晚期的这组珍品,作为艺术家的"天鹅之声",有着其独到的风格与个性.然而,这位能够在器乐创作领域里自由驰骋的贝多芬,为何仅仅"慎对"而"独钟"于弦乐四重奏体裁?作为弦乐四重奏大师海顿的学生,贝多芬为何没有在风格上步随其后却另辟蹊径?我行我素的贝多芬,为什么会醉心于巴赫的音乐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多芬
弦乐四重奏
回归与超越
作品
室内乐创作
巴赫
晚期
交响曲
动机
风格与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移宫换羽,历久弥新——试论莫五平室内乐作品的创作格调与审美情怀
1
作者
崔戈
机构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出处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9-141,共3页
文摘
莫五平先生凭借着对中西方音乐独到的理解,在20世纪后期创作了多部格调高雅的室内乐作品。其中,以《村祭》与《凡》系列作品最为卓著。由于多年基层工作的积累与对民族音乐的满腔热忱,他的室内乐创作始终保持着对民族音乐的浓厚审美情怀。西洋技法形于外,民乐审美敛于内。将古曲《夕阳箫鼓》与民歌《三十里铺》糅合于作品之中,并以此为主题乐思,在西洋技法与配器语境中寻求融合与创新。通过研究几部作品的排篇布局、多声手法、旋律写作、音色调配等内容,从多元化的视角理解作曲家的创作理念与思维逻辑。更透过各种创作技巧的表象,观察如何将中西音乐理性的融会交织,使民族传统音声焕发新的生命。
关键词
莫五平
室内乐创作
艺术格调
审美情怀
分类号
J614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音乐元素在当代室内乐作品的创新途径——从《故城镜像》《木卡姆之声》来看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昱霖
刘思军
机构
郑州大学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出处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0-97,共8页
基金
中央音乐学院2015年度科研资助计划重点课题项目"新疆民族器乐与西洋器乐的结合性创作研究"(批准号:15ZD0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跟随着时代的步伐,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其中新疆地区的民族音乐因为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在我国众多少数民族音乐中独树一帜,并在如今各民族文化交流越发繁荣的大环境下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和传承,对于新疆民族音乐风格作品创作的创新尝试也不曾停歇。本文以两部室内乐作品《故城镜象》《木卡姆之声》为例,通过对作品的结构、乐器使用、作曲技法、创作思维等多维度的具体分析,来阐述对于新疆音乐元素室内乐作品创作的不同创新途径。
关键词
新疆音乐元素
室内乐创作
《故城镜象》
《木卡姆之声》
分类号
J632.60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回归与超越——贝多芬晚期弦乐四重奏探微
被引量:
10
3
作者
彭志敏
出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8-46,共9页
文摘
从作品一百二十七号开始往后的六部大型弦乐四重奏①,是贝多芬对世界音乐文化的最后奉献.贝多芬,在他创作生涯的最后年代里,以其伟大的心灵,坚强的意志,深邃的思想和超凡入圣的技艺,精心构思,潇洒挥毫,镂金刻玉,完璧成璋,使这六部作品前继后续,传递循环,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作为人类音乐史上一代圣雄"良知的记录"②,表达了作曲家的最后意志和遗言.贝多芬晚期的这组珍品,作为艺术家的"天鹅之声",有着其独到的风格与个性.然而,这位能够在器乐创作领域里自由驰骋的贝多芬,为何仅仅"慎对"而"独钟"于弦乐四重奏体裁?作为弦乐四重奏大师海顿的学生,贝多芬为何没有在风格上步随其后却另辟蹊径?我行我素的贝多芬,为什么会醉心于巴赫的音乐语言?
关键词
贝多芬
弦乐四重奏
回归与超越
作品
室内乐创作
巴赫
晚期
交响曲
动机
风格与个性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移宫换羽,历久弥新——试论莫五平室内乐作品的创作格调与审美情怀
崔戈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疆音乐元素在当代室内乐作品的创新途径——从《故城镜像》《木卡姆之声》来看
李昱霖
刘思军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回归与超越——贝多芬晚期弦乐四重奏探微
彭志敏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