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代后期吐蕃行宣政院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胡小鹏 陈建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0-129,共10页
元朝后期在脱思麻地区设置的吐蕃行宣政院,很快由临设机构转变为固定机构,通过与原有的吐蕃等处宣慰使司合体,成为实体化的政区管辖机构,其任务也从单一的"军事戡乱"转变为"军民兼管",实质上具备了行省职能,其影响... 元朝后期在脱思麻地区设置的吐蕃行宣政院,很快由临设机构转变为固定机构,通过与原有的吐蕃等处宣慰使司合体,成为实体化的政区管辖机构,其任务也从单一的"军事戡乱"转变为"军民兼管",实质上具备了行省职能,其影响力辐射吐蕃三道。吐蕃行宣政院与吐蕃等处宣慰使司同治河州,分署办公,其衙司可能在河州报恩寺。吐蕃行宣政院的设立及其行省化倾向,反映了元后期吐蕃治理方略的调整变化,这种调整变化,既与至正时期激荡的政治局势有关,也与乌思藏萨迦体制崩坏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脱思麻 河州 吐蕃行宣政院 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代吐蕃驿站略述 被引量:8
2
作者 蔡志纯 《西藏研究》 1984年第4期52-56,共5页
元朝在吐蕃建立驿站制度,是元王朝加强对吐蕃地方的统治而实行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不仅在政治、军事上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极其重要。元朝中央政府在吐蕃建立地方行政机构、设置驿站,对加强和巩固国家的统一,... 元朝在吐蕃建立驿站制度,是元王朝加强对吐蕃地方的统治而实行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不仅在政治、军事上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极其重要。元朝中央政府在吐蕃建立地方行政机构、设置驿站,对加强和巩固国家的统一,无疑起了颇为显著的作用。一元朝中央政府实现对吐蕃地区的统辖,即结束了吐蕃地区长期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自从九世纪末奴隶制的吐蕃王朝在奴隶大起义中瓦解,形成了各地方势力的割据,长期分裂和互相斗争,佛教亦与地方势力结合,教派林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道 元朝政府 地方势力 中央政府 重要措施 文化交流 宣政院 行政机构 八思巴 元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代中央王朝中的藏族宰相桑哥 被引量:7
3
作者 仁庆扎西 《西藏研究》 1984年第2期53-59,共7页
公元一二六○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即大汗位,建元中统。过了四年迁都燕京(改称中都,1272年改称大都,今北京)登上皇位,建立了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的封建王朝——元朝。元朝的建立和发展,是我国各民族联合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一个重要... 公元一二六○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即大汗位,建元中统。过了四年迁都燕京(改称中都,1272年改称大都,今北京)登上皇位,建立了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的封建王朝——元朝。元朝的建立和发展,是我国各民族联合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元世祖忽必烈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制定并实行了许多改善民族关系、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起用大批外族人担任中央王朝的高级官职。当时在中央王朝的高级官员中有花剌子模人,回纥人,维吾尔人,契丹人,女真人,西夏人,汉人等。有没有吐蕃人(藏族)?人们自然首先想到八思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忽必烈 中央王朝 八思巴 藏族地区 元朝 汉藏史集 吐蕃 宣政院 西藏 宰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代乌思藏十三万户行政体制研究(二) 被引量:2
4
作者 沈卫荣 《西藏研究》 1988年第2期38-48,共11页
3、万户的组织形式及其势力消长据《元史·百官志》记载,宣慰司下属诸路万户府分上、中、下三等:“上万户府,管军七千之上。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俱正三品,虎符;副万户一员,从三品,虎符。中万户府,管军五千之上。达鲁花赤一员,万... 3、万户的组织形式及其势力消长据《元史·百官志》记载,宣慰司下属诸路万户府分上、中、下三等:“上万户府,管军七千之上。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俱正三品,虎符;副万户一员,从三品,虎符。中万户府,管军五千之上。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俱从三品,虎符;副万户一员,正四品,金牌。下万户府,管军三千之上。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俱从三品,虎符;副万户一员,从四品,金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万户 行政体制 蒙古人 达鲁花赤 宣慰司 元代 宣政院 统治者 组织形式 元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明清以来西藏地方同祖国的经济关系纪略 被引量:2
5
作者 黄万纶 《西藏研究》 1988年第3期8-17,50,共11页
西藏地方同祖国的经济关系源远流长。公元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建国号为大元,公元1279年,忽必烈灭南宋,统一了全中国,也统一了西藏。从此,西藏地方同祖国的经济关系不断变化和发展着,并在各个不同时期带有自己明显的特点,本文试略纪之。
关键词 西藏研究 经济关系 元明清 忽必烈 茶马互市 地方 祖国 宣政院 纪略 元世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佛教与元王室 被引量:2
6
作者 仁庆扎西 《西藏研究》 1988年第3期59-73,共15页
13世纪初,蒙古族的势力在我国北方大漠南北广大地区崛起。蒙古乞颜氏贵族铁木真兼并群雄,统一诸部,完成了蒙古高原的统一。当时的漠北各部(除极少数外)都信仰萨满教。随着军事占领和向外扩张,被征服民族的各种宗教与蒙古民族发生了接触... 13世纪初,蒙古族的势力在我国北方大漠南北广大地区崛起。蒙古乞颜氏贵族铁木真兼并群雄,统一诸部,完成了蒙古高原的统一。当时的漠北各部(除极少数外)都信仰萨满教。随着军事占领和向外扩张,被征服民族的各种宗教与蒙古民族发生了接触。蒙古统治者为着征服和占领的需要,对各种宗教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明智政策。外来宗教为赢得统治者的独崇,彼此间展开了激烈角逐,最终佛教取得了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忽必烈 八思巴 帝师 汉地佛教 西藏研究 宣政院 吐蕃 蒙古王室 佛教僧人 统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格巴自欺欺人之谈可以休矣
7
作者 汤池安 《西藏研究》 1987年第1期50-54,共5页
在印度出版的藏文《知识》月刊,1986年四、五期连载了夏格巴先生的一篇文章。该文是针对我那篇《评夏格巴【西藏政治史】中所谓“供施关系”的政治涵义》而写的。他的标题是:剔出曲解脓包之椎针。
关键词 忽必烈 八思巴 西藏 政治涵义 独立自主 元朝 统治 蒙古人 中央政府 宣政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