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梅县客话詈语及其文化心理解读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冯丽云
-
机构
广东省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
-
出处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2-195,共4页
-
文摘
詈语与某一文化普遍否定的事物相联系,社会文化评价系统在詈语构成中起着主导作用。詈语作为人类语言的组成部分,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反映出人类对自身非人性的个体、行为的贬斥。从灾祸诅咒,异物化贬损,社会伦理规范及本能发泄四个角度对梅县客话詈语形成的深层心理机制进行剖析,可透视出客家文化中许多独特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
关键词
客话
詈语
文化心理
-
分类号
TP3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B82-057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长安客话》中之土豆,非是马铃薯。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杨宝霖
-
出处
《古今农业》
1991年第1期86-86,共1页
-
文摘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卷二有一则云:“土豆(原注:绝似吴中落花生及香芋,亦似芋,而此差松甘),徐文长诗:‘榛实软不及,菰根旨定雌,吴沙花落子,蜀国叶蹲鸱。配名人犹未,随馐筋似知。娇颦非不赏,憔悴浣纱时’。《长安客话》所载(连注与诗),全抄徐渭《徐文长三集》卷六。近来有人据《长安客话》所载,以为土豆即马铃薯。当然马铃薯一名土豆,但徐渭诗注谓“绝似吴中落花生及香芋”,即《群芳谱》所说“香芋形如土豆”的土豆。明末方以智《通雅》卷四十一《草》云:“(土卵)名黄独,又名土豆、土芋。
-
关键词
客话
黄独
徐文长三集
一葵
菰根
吴沙
浣纱
诗人杜甫
通雅
蜀国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语言接触视域下陕西富县“客边话”语音的演变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孙建华
-
机构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陕西方言研究所
-
出处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6-87,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延安方言的接触和演变研究”(编号:18XYY005)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北地区汉语方言地图集”(编号:15ZDB106)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明代至民国西北地区契约文书整理、语言文字研究及数据库建设”(编号19ZDA309)的支持。
-
文摘
客边话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四川移民带入的西南官话和当地老户话(中原官话秦陇片)混合后的口音,主要分布在富县葫芦河川。老户话主要分布在塬上。受老户话和周边中原官话秦陇片影响,客边话所含源出地西南官话的层次逐步减少和消失,被老户话特征所覆盖。本文描写正在进行中的客边话语音的演变,离析其语音层次,总结这一个案所反映的方言接触演变规律。
-
关键词
富县
客边话
老户话
西南官话
方言接触
-
Keywords
Fuxian county
Kebian dialect
tableland dialect
southwest Mandarin
dialect contact
-
分类号
H172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广东客家方言研究之我见
被引量:3
- 4
-
-
作者
詹伯慧
-
机构
广州暨南大学
-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79-81,共3页
-
文摘
广东客家方言研究之我见詹伯慧在一些客家学的著述中,论及客家民系的形成,客家文化的特征等等,往往少不了要提及客家方言的问题,这是非常自然的事。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民俗、语言与人民的历史等等,无不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研究许许多多地方性的课题,历史的也...
-
关键词
广东
客家方言
梅县客话
-
分类号
H178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破解“天下大师墓”之谜
- 5
-
-
作者
王密林
-
机构
<京华时报>
-
出处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57,60,共2页
-
文摘
西山一带自明朝中叶便传闻有安葬建文帝朱允妓的所谓“天下大师墓”一说,如《长安客话》中曾引用了明代学者王在晋的观点:“建文墓在西山。闻嘉靖十五年九月,圣驾尝幸此。”又如,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记载:“(景泰陵)又北二里,一丘一碑,碑曰天下大师之墓。仁和郎瑛曰:建文君墓也。通纪称建文自滇还京,迎入南内,号曰老佛,卒葬西山。”
-
关键词
建文帝
玉堂荟记
王在晋
明朝中叶
朱允炆
通纪
客话
孙承泽
王崇简
南内
-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