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答题卡客观题识别算法 被引量:6
1
作者 要曙丽 王少荣 +1 位作者 盖孟 王震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00-907,共8页
在保证阅卷质量的前提下,网上阅卷系统不仅极大地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降低了对试卷纸张质量的要求,节约能源。但是,网上阅卷系统中的客观题识别效果对答题卡图像质量和排版有很强的依赖。为此,提出一种鲁棒的客观题识别算法。首先,... 在保证阅卷质量的前提下,网上阅卷系统不仅极大地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降低了对试卷纸张质量的要求,节约能源。但是,网上阅卷系统中的客观题识别效果对答题卡图像质量和排版有很强的依赖。为此,提出一种鲁棒的客观题识别算法。首先,考虑到用户填涂时可能偏离填涂区域,或者用户图像和模板图像位置匹配出现的误差,提出了滑动窗口策略重新定位实际的填涂区域,消除相关的偏差。然后,通过分析各选项的直方图,并引入加权平均灰度消除单个选项中填涂不均匀的影响。对同一题下的每个选项进行比较,使得识别算法有很强的局部适应性,克服使用全局识别策略带来的参数选择困难。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兼容性好,可以适用于不同排版类型的答题卡客观题识别,鲁棒性强,识别精度高,适用于各种扫描质量和不同填涂质量的答题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上阅卷系统 客观识别算法 滑动窗口 加权平均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珠江三角洲极端小时降水有关的γ 中尺度涡旋特征观测分析
2
作者 张佳华 罗亚丽 石睿子 《气象学报》 2025年第4期1118-1138,共21页
建立了一套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的γ中尺度涡旋(Meso-γ-scale Vortex,MV)客观识别算法,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稠密地面气象站5 a暖季共出现了237站∙次极端小时降水(EXHP;>75 mm),统计分析与之有关的MV特征和环境大气动、热力参... 建立了一套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的γ中尺度涡旋(Meso-γ-scale Vortex,MV)客观识别算法,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稠密地面气象站5 a暖季共出现了237站∙次极端小时降水(EXHP;>75 mm),统计分析与之有关的MV特征和环境大气动、热力参数,并选取EXHP站次最多的3次事件,展示MV与瞬时雨强、强回波的时、空配置。主要发现:这237站∙次EXHP记录中99个为有旋EXHP(占41.8%),其余58.2%个为无旋EXHP;与有旋EXHP相关的MV共57个,约84%属于弱切变、12%为弱中气旋、4%为中等中气旋强度(弱切变、弱中气旋和中等中气旋的旋转速度分别为[5,12)m/s、[12,16)m/s、[16,21)m/s;MV平均持续时长约39 min,平均核心厚度为699 m,MV时长与核心厚度的相关系数为0.67;EXHP小时累计降水量与EXHP受到MV影响的时长显著正相关,与MV的旋转强度、直径和核心厚度相关不显著;大多数MV的发生可能是EXHP有关的强迫(如潜热)导致的。相对于美国伴随MV的EXHP,珠三角地区EXHP的环境0—3 km风暴相对螺旋度(SRH)和0—1 km风垂直切变(VWS)较弱,但是,相对于珠三角地区无旋EXHP,有旋EXHP的环境具有显著较高的0—1 km VWS和0—3 km SRH,这为形成中涡旋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动力条件,而有旋EXHP也倾向于发生在具有更充足的水汽和更高的对流有效位能的环境中,这为强降水对流系统提供了环境层结不稳定和水汽条件。EXHP站次数最多的3次事件中,产生EXHP的对流系统分别呈现β中尺度不规则形状、γ中尺度准团状、β中尺度准带状,MV常常位于对流系统内部强回波区域,许多MV在最强的回波核附近,有些MV紧邻强回波呈现弓形的区域;持续时间长、旋转相对较强的MV与极端强的6 min累计降水量(≥10 mm/6 min)的时空相关很高,可能发生低层旋转与强降水的正反馈作用;在受到热带风暴影响的一次事件中,出现了4个MV相继在几乎相同的地点出现,并沿着几乎相同的路径移动的MV后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小时降水 γ中尺度涡旋 客观识别算法 统计特征 环境动、热力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