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把握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区分标准——以闫某玩忽职守案为例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志祥 敦宁 《学习论坛》 2011年第7期65-70,共6页
我国刑法理论对玩忽职守罪的主观罪过形式系过失在认识上基本一致,而对滥用职权罪的主观罪过形式则存在三种认识,即故意说、过失说与复合说。从立法进程、《刑法》分则第九章对渎职罪的规定体系以及最高司法机关对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 我国刑法理论对玩忽职守罪的主观罪过形式系过失在认识上基本一致,而对滥用职权罪的主观罪过形式则存在三种认识,即故意说、过失说与复合说。从立法进程、《刑法》分则第九章对渎职罪的规定体系以及最高司法机关对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在立案标准与案件分类上的区别对待来看,将滥用职权罪的主观罪过形式确定为故意,是合理的。在司法实践中,意图通过区分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主观罪过形式来达到明确界分两种不同犯罪的目的将会不可避免地面临巨大困难。对两罪主观罪过形式的探知,更多的是通过对客观行为内容的分析判断进而得出的高度盖然性的结论。只有将行为的客观方面作为两罪的主要区分标准,才可能满足作为标准本身所要求的基本明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滥用职权罪 玩忽职守罪 主观罪过形式 客观行为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