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的悲剧与生命的意义:从社会学的观念差异到齐美尔的生命观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赟 王俊敏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3-216,共14页
齐美尔的思想实际上直接联系到他对“社会学”的根本观念界定。一方面,对人和社会的理解必须经由经验认识来实现;另一方面,这种经验认识并不意味着对人的最终目的的放弃。因此,他的理论从具体的社会学分析上升到一种关于生命历程的哲学... 齐美尔的思想实际上直接联系到他对“社会学”的根本观念界定。一方面,对人和社会的理解必须经由经验认识来实现;另一方面,这种经验认识并不意味着对人的最终目的的放弃。因此,他的理论从具体的社会学分析上升到一种关于生命历程的哲学,并返回来设置了社会学内容:个体生命与抽象生命之间的关系就如社会行动与社会形式之间的关系一样。但对这个复杂路径的分析只有通过齐美尔关于艺术对象的哲学化的社会学分析才能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文化 客观文化 文化的悲剧 生命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美尔的现代性:现代文化形态下的心性体验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小章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50,共8页
从生命哲学和文化社会学的立场视角,齐美尔说明了主、客观文化走向分裂对立的“文化悲剧”;从日益扩张的货币经济的文化意义,结合与之交织的劳动分工的发展,齐美尔揭示了“文化悲剧”在现代社会的展开即现代文化形态;从对货币经济所主... 从生命哲学和文化社会学的立场视角,齐美尔说明了主、客观文化走向分裂对立的“文化悲剧”;从日益扩张的货币经济的文化意义,结合与之交织的劳动分工的发展,齐美尔揭示了“文化悲剧”在现代社会的展开即现代文化形态;从对货币经济所主宰的现代外部文化形态的顺应、反弹、逃逸等不同反应方式中,齐美尔描述了现代人的生命体验和心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美尔 客观文化 主观文化 货币 文化形态 社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美尔文化——现代性理论述评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戎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7-114,共8页
西美尔文化—现代性理论认为 ,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处于精神活动的生命—形式二元互动过程之中 ,文化—现代性的起源于生命反对形式而导致的精神品质的转换。主观文化和客观文化是主体精神和客观精神产品的物化结果 ,在这双重结构中 ,... 西美尔文化—现代性理论认为 ,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处于精神活动的生命—形式二元互动过程之中 ,文化—现代性的起源于生命反对形式而导致的精神品质的转换。主观文化和客观文化是主体精神和客观精神产品的物化结果 ,在这双重结构中 ,他强调文化的“教化”作用和综合的特点。文化现代性发展的结果是客观文化急速膨胀和主观文化过度萎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美尔 现代性 主观文化 客观文化 文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与责任:中国农村家庭养老责任人的文化-认知性制度支持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彦斌 杨学明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3-701,共9页
养老作为一种关系行为,受责任人文化-认知性制度背景的支持与影响。主、客观养老文化是文化-认知性制度的两个维度,其通过传递内化机制在村落成员的主观世界建构出养老共识,进而为家庭养老责任人提供行动的“意义框架”,指导或约制个人... 养老作为一种关系行为,受责任人文化-认知性制度背景的支持与影响。主、客观养老文化是文化-认知性制度的两个维度,其通过传递内化机制在村落成员的主观世界建构出养老共识,进而为家庭养老责任人提供行动的“意义框架”,指导或约制个人的养老行为。文化-认知性制度支持在内、外合力的推动下发生持续地变迁:主观养老文化得到较高程度的传承,敬养老人的内在认知得到延续和固化,而外在的践行方式随时间的推移发生改变;客观养老文化出现“文化内核”消散,地方性养老文化的意义建构过程逐渐丧失,并弱化责任人对养老行为背后文化图式的认知。治理农村养老问题的关键是从国家政策、社区慰藉、个人修养三方面调适责任人主观世界的养老文化认知,而客观养老文化支持功效衰萎的化解则需要设置激励机制强化地方性养老仪式及相关认知的传承、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家庭养老责任人 文化-认知性制度支持 主观养老文化 客观养老文化 制度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为卡西尔意义上的文化形而上学?
5
作者 孙慧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25,共4页
形而上学是对人的形上本性的理论自觉,是通达生命本性、确证生命意义的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那么何为卡西尔意义上的文化形而上学?卡西尔在其符号形式的哲学中论证了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客观性。文化的客观性不来源于它对给定的自我意... 形而上学是对人的形上本性的理论自觉,是通达生命本性、确证生命意义的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那么何为卡西尔意义上的文化形而上学?卡西尔在其符号形式的哲学中论证了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客观性。文化的客观性不来源于它对给定的自我意识或外在世界的摹写,而在于符号形式活动构造的符号系统自身所具有的普遍必然性。正是在各种符号形式活动的功能性作用中,才发生了从自然世界到文化世界的转化,从物理质料到符号形式的升华,不依赖于实质界而别构灵奇的文化,表征着人类超越性、创造性的形上本性。因而,在卡西尔看来,澄明和确证着人类生命意义的不是近代哲学所指认的意识,而是文化。文化形而上学就是要在文化中寻求其内蕴的人之为人的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西尔 文化形而上学 符号 文化客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文世界的结构和性质 被引量:1
6
作者 朱红文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9-63,58,共6页
论人文世界的结构和性质朱红文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一、人文科学的独立性与人文科学的对象“人文科学”的术语虽然被频繁地使用着,但是,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是什么关系?有没有一个独立的人文科学?.这些问题无论是在图书分类、科研管... 论人文世界的结构和性质朱红文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一、人文科学的独立性与人文科学的对象“人文科学”的术语虽然被频繁地使用着,但是,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是什么关系?有没有一个独立的人文科学?.这些问题无论是在图书分类、科研管理还是哲学方法论的层面上都是含混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科学 人文世界 文化传统 社会科 主体意识 内在世界 研究对象 客观文化 精神世界 人文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写上海:大陆、香港和台湾电影中的沪语 被引量:6
7
作者 都文伟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7,共5页
上海电影和有关上海的电影将上海的文化影响带到全球,解读(重读)和书写(重写)上海成为文化研究领域的热点。上海话与普通话或其他方言在电影中的巧妙运用全面展示了在国家、公共领域和所谓的历史客观文化的深层结构里存在着的那种地方... 上海电影和有关上海的电影将上海的文化影响带到全球,解读(重读)和书写(重写)上海成为文化研究领域的热点。上海话与普通话或其他方言在电影中的巧妙运用全面展示了在国家、公共领域和所谓的历史客观文化的深层结构里存在着的那种地方性的、私人化的、原初自发的主观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等级 上海方言 历史客观文化 主观文化 中国 台湾省 香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