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柱前衍生化法测定糖含量并结合色度值分析熟地黄传统质量标准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江山 张振凌 +2 位作者 陈祎甜 张颖 武霜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9-163,I0031,共6页
目的探究熟地黄"色黑如漆、味甘如饴"传统质量标准客观量化的可行性,并分析其外观色泽与糖含量间的相关性以阐述其炮制内涵。方法采用精密色差仪记录熟地黄色泽变化趋势;在前期糖类研究基础上筛选出与"色黑、味甘"... 目的探究熟地黄"色黑如漆、味甘如饴"传统质量标准客观量化的可行性,并分析其外观色泽与糖含量间的相关性以阐述其炮制内涵。方法采用精密色差仪记录熟地黄色泽变化趋势;在前期糖类研究基础上筛选出与"色黑、味甘"产生机制相关联的甘露三糖、半乳糖和葡萄糖,建立柱前衍生化-HPLC同时测定3者的含量,采用SunFire?C18色谱柱以乙腈-0.1 mol·L^(-1)乙酸铵(pH 4.1)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5 nm,流速0.6 mL·min-1,柱温25℃;然后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对色度值和糖含量之间的变化趋势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种糖含量分别为,甘露三糖16.95%~39.85%,半乳糖1.35%~3.18%,葡萄糖2.39%~6.61%;甘露三糖、葡萄糖与L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ΔE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72、-0.646和0.960、0.643。结论熟地黄中色泽较黑较深者甘露三糖和葡萄糖含量也相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从量化角度体现了熟地黄传统质量标准的科学内涵;采用柱前衍生化法和色度分析技术对熟地黄传统质量标准进行客观性量化的思路具备可行性,可以为其客观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研究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地黄 柱前衍生化法 色度值 客观性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