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主观性的兴起与客观性的衰落——试论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课程理解的趋势与问题 |
杨道宇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2
|
现代汉语语气词意义主观性的主体差异——以《雷雨》为例 |
刘承宇
伍小琴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3
|
词汇意义结构与主观性表达 |
李洪儒
|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
2018 |
0 |
|
4
|
语篇主观情态性概念探析 |
晏蓉
|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
2017 |
2
|
|
5
|
论情态性 |
孙夏南
|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7
|
|
6
|
试论俄语语气词БЫ的主观情态意义 |
李战国
|
《外语研究》
|
1984 |
0 |
|
7
|
殉道者 伟人 狂人──关于鲁迅与凡高的一种主观阐释 |
葛红兵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4 |
2
|
|
8
|
汉语形容词动态化兴发态的评价意义 |
蒲霏
尹婷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09 |
0 |
|
9
|
再论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定义和基本概念——《音乐民族志方法导论: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实例》教学与辅导之二 |
杨民康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20 |
5
|
|
10
|
当代艺术批评:存在价值和批评指向 |
贺万里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03 |
4
|
|
11
|
蕴涵义的理解与翻译 |
许钧
|
《外国语文》
|
1987 |
1
|
|
12
|
管理是何种服务 |
陈青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