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分析在可研阶段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邓吉 赵亮 郑晓薇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7-91,113,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是一项涉及众多专业、复杂程度高、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为更准确地把握客流特征,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客流预测的主要内容,就反映沿线区域特性的客流预测指标进行分析,包括高峰小时客流量、... 城市轨道交通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是一项涉及众多专业、复杂程度高、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为更准确地把握客流特征,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客流预测的主要内容,就反映沿线区域特性的客流预测指标进行分析,包括高峰小时客流量、平均运距、换乘系数、区域OD和客流不均衡性等,以长春北湖线一期和成都10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为例,从与上位规划的符合性、线路特点的一致性和对工程方案的指导性3个方面阐述多指标结合的客流特征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工程可行性研究 客流预测指标 客流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铁路旅客常住地与行程环的年度出行特征分析体系 被引量:7
2
作者 孔德越 程默 +1 位作者 颜颖 吕晓艳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2-145,共14页
为更好地利用大数据全样本下的客流信息,基于拓扑学概念提出旅客年度出行特征分析体系,包括旅客常住地识别、行程环划分以及行程环与出行链拓扑结构构建。先通过随机森林算法构建旅客常住地识别模型,然后构建基于常住地特征的改进DBSCA... 为更好地利用大数据全样本下的客流信息,基于拓扑学概念提出旅客年度出行特征分析体系,包括旅客常住地识别、行程环划分以及行程环与出行链拓扑结构构建。先通过随机森林算法构建旅客常住地识别模型,然后构建基于常住地特征的改进DBSCAN基本元聚类模型,最后利用铁路行程大数据验证旅客年度出行特征分析体系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旅客常住地识别模型能够准确判断旅客当年的唯一常住地;改进DBSCAN基本元聚类模型能够根据常住地准确识别旅客行程环,准确率达97.4%;根据年度行程环特征得到的全年出行链拓扑结构以及利用2019—2020年全部铁路行程数据得到的客流结构划分结果均符合实际情况,因此旅客年度出行特征分析体系能够覆盖旅客全年出行行为中的所有点(到发城市)、线(单次行程)、面(出行链拓扑结构),体现出旅客的行程特征和出行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运 客流特征分析 客流结构 旅客常住地 铁路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轨道交通16号线开行方案效果及改善措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雪鹏 宫振冲 杨宇航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0,共4页
[目的]目前,北京轨道交通16号线工作日早高峰存在行车间隔大、列车满载率低、运营经济性差等现象,因此有必要对其现状开行方案效果进行分析,并从降本增效角度研究改善措施。[方法]分析了当前16号线工作日早高峰车站乘降量及断面客运量分... [目的]目前,北京轨道交通16号线工作日早高峰存在行车间隔大、列车满载率低、运营经济性差等现象,因此有必要对其现状开行方案效果进行分析,并从降本增效角度研究改善措施。[方法]分析了当前16号线工作日早高峰车站乘降量及断面客运量分布,研究工作日早高峰客流特征,对照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分析16号线工作日早高峰在列车满载率、乘客服务、车辆配置率及运力运量精准匹配方面存在的问题,得到当前开行方案效果。[结果及结论]16号线工作日早高峰当前开行方案存在的乘客服务水平低、不符合标准规范要求、运力浪费等问题需要通过推进甩项工程建设、调整开行方案、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公布列车时刻表、研究实现灵活编组等措施去解决,以确保在保障乘客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16号线运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特征分析 开行方案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