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京、大阪、上海城市轨道交通高峰小时最大客流断面高峰系数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钱卫力 叶霞飞 陶志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0-53,58,共5页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高峰小时最大客流断面高峰系数,选取了东京、大阪、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进行相关对比分析。调查了东京、大阪线路截至2006年的客流数据,上海线路2010年的客流数据。通过趋势图分析、总结了高峰小时最大客流断面高峰...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高峰小时最大客流断面高峰系数,选取了东京、大阪、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进行相关对比分析。调查了东京、大阪线路截至2006年的客流数据,上海线路2010年的客流数据。通过趋势图分析、总结了高峰小时最大客流断面高峰系数值的规律,得到相应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高峰小时 最大客流断面 高峰小时最大客流断面高峰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京、大阪、上海城市轨道交通高峰小时最大客流断面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颜湘礼 钱卫力 +1 位作者 叶霞飞 陶志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1-74,共4页
城市轨道交通高峰小时的最大客流断面位置对轨道交通规划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其空间分布亦对轨道交通影响甚多。为研究高峰小时最大客流断面空间分布规律,选取了东京、大阪、上海的轨道交通线路进行相关对比分析。以客流数据为依据,... 城市轨道交通高峰小时的最大客流断面位置对轨道交通规划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其空间分布亦对轨道交通影响甚多。为研究高峰小时最大客流断面空间分布规律,选取了东京、大阪、上海的轨道交通线路进行相关对比分析。以客流数据为依据,通过高峰小时最大客流断面空间分布表分析,总结了高峰小时最大客流断面空间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最大客流断面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乘客出行轨迹的公交断面客流估算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胡继华 邓俊 黄泽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99-1402,共4页
为充分利用公交车GPS数据和IC卡数据来估算公交断面客流,提出一种对刷卡乘客分类推断上、下车站点并扩样叠加轨迹的方法。首先通过融合公交车GPS数据和IC卡数据来推断不同类别刷卡乘客的上、下车站点;然后,结合投币乘客的出行特征,用低... 为充分利用公交车GPS数据和IC卡数据来估算公交断面客流,提出一种对刷卡乘客分类推断上、下车站点并扩样叠加轨迹的方法。首先通过融合公交车GPS数据和IC卡数据来推断不同类别刷卡乘客的上、下车站点;然后,结合投币乘客的出行特征,用低出行频次刷卡乘客的出行轨迹拟合投币乘客的出行轨迹,并对全部乘客的出行轨迹进行叠加;最后以广州公交为例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免交通调查近似得到单条公交线路的断面客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面客流 出行链 下车站点 数据挖掘 IC卡 GPS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断面客流短时预测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岩 张宁 邵星杰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81,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断面客流短时预测的精度,提出采用多维标度法分析线网各断面之间的相关性,以此将断面分为若干相关小组,将相关小组作为研究对象,并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建立相关断面客流短时预测模型进行城市轨道交通断面客流短... 为进一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断面客流短时预测的精度,提出采用多维标度法分析线网各断面之间的相关性,以此将断面分为若干相关小组,将相关小组作为研究对象,并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建立相关断面客流短时预测模型进行城市轨道交通断面客流短时预测,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该理论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考虑断面之间相关性的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要优于单一断面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相关断面 断面客流 短时预测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轨道出行时空分布的断面客流预测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建旭 宾科 蒋雨洋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4-171,共8页
掌握列车区间段客流拥挤情况对列车运行调度有重要支撑作用。全线区间客流与站点分布、类型以及历史客流出行规律相关,提出具有时序化特征的出行引力因子对客流时空分布规律进行量化,选用长短期记忆人工神经网络(LSTM)处理该因子与区间... 掌握列车区间段客流拥挤情况对列车运行调度有重要支撑作用。全线区间客流与站点分布、类型以及历史客流出行规律相关,提出具有时序化特征的出行引力因子对客流时空分布规律进行量化,选用长短期记忆人工神经网络(LSTM)处理该因子与区间客流间的关系。通过研究模型层数以及城市平均出行时间等对LSTM模型预测性能的影响,综合考虑全线区间客流总体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各轨道区间段客流MAE的离差以选择最佳预测模型。根据重庆市轨道历史数据,建立了时间步为3的双层LSTM模型预测重庆市轨道全线区间客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预测效果不仅优于时间序列模型,还优于直接将进出站客流作为LSTM输入的同类模型,能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断面客流预测 出行引力因子 出行时空分布 双层LST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间及路径约束的地铁断面客流构成推定方法
6
作者 黄志远 徐瑞华 +1 位作者 周峰 徐天捷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20-925,共6页
为缓解高峰时段地铁局部网络客流拥挤,更有效地对拥挤区段客流实施路径诱导,从而优化控制网络客流分布,首先通过计算不同时间粒度断面满载率,设置筛选阈值识别高峰时段网络能力限制区段;然后建立考虑时间及路径双重约束的地铁网络断面... 为缓解高峰时段地铁局部网络客流拥挤,更有效地对拥挤区段客流实施路径诱导,从而优化控制网络客流分布,首先通过计算不同时间粒度断面满载率,设置筛选阈值识别高峰时段网络能力限制区段;然后建立考虑时间及路径双重约束的地铁网络断面客流构成反推模型和设计迭代算法推定网络中限制区段的断面客流构成,并归类排序.以上海地铁网络限制区段曹杨路-隆德路为研究对象,推定得到早高峰8:30~9:00时段该区段的断面客流构成,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网络 限制区段 反推模型 断面客流构成 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断面客流不确定性分析的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改进模型
7
作者 吴婷 蒋阳升 +1 位作者 丁笑 郑世琦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36,共7页
对比分析指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断面客流量变化与道路交通断面客流量变化具有相似性,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断面客流时间序列具备特有的尖峰厚尾特性,其变化的敏感程度依赖时空条件,常用于道路领域的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无法... 对比分析指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断面客流量变化与道路交通断面客流量变化具有相似性,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断面客流时间序列具备特有的尖峰厚尾特性,其变化的敏感程度依赖时空条件,常用于道路领域的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无法直接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基于此,引入广义误差分布(GED)虚变量,构建改进的GARCH模型,并基于成都地铁1号线下行断面客流时间序列数据,借助EViews和Matlab软件对改进前后的模型效果进行实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虚变量GARCH模型比原始的GARCH模型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断面客流 不确定性 虚变量 GARCH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断面客流数据可视化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9
8
作者 谢英豪 江志彬 徐瑞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9-74,共6页
断面客流是城市轨道交通制定运营计划的关键。传统的断面客流分析方法无法直观展现断面客流的多源性、空间不对称性和时变性,尤其是对于动态多维度客流与运行图能力适应性的可视化分析非常匮乏。基于点、边和线的可视化呈现方法,构建了... 断面客流是城市轨道交通制定运营计划的关键。传统的断面客流分析方法无法直观展现断面客流的多源性、空间不对称性和时变性,尤其是对于动态多维度客流与运行图能力适应性的可视化分析非常匮乏。基于点、边和线的可视化呈现方法,构建了直观、清晰、适于客流可视化分析的轨道交通网络拓扑图;根据实际运营需求,从多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两方面出发,研究了涵盖断面绝对量和断面满载率等综合信息的交互式实现方法,并以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为实例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网络拓扑结构 断面客流 大数据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与粒子滤波的城轨断面客流预测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正琦 王小敏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20,29,共7页
为提高运营组织服务水平,合理、准确地预测城市轨道交通断面客流十分重要。针对单一数据源限制客流预测准确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车载称重数据和自动售检票系统(AFC)数据的粒子滤波(PF)断面客流预测模型。以成都地铁9号线的历史运营数... 为提高运营组织服务水平,合理、准确地预测城市轨道交通断面客流十分重要。针对单一数据源限制客流预测准确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车载称重数据和自动售检票系统(AFC)数据的粒子滤波(PF)断面客流预测模型。以成都地铁9号线的历史运营数据为基础,分析不同性质客流与断面客流的相关性以筛选模型输入特征,并对所提出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单源PF模型,多源PF对节假日(工作日)早高峰、平峰以及晚高峰30min粒度客流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下降了28.541%(60.969%)、10.687%(19.662%)和22.685%(27.941%)。对比多源卡尔曼滤波(KF)和多源长短时记忆(LSTM)模型,多源PF对节假日和工作日客流预测可决系数(R2)的提升至少为21.599%和0.314%,该模型具有较快的计算速度,可为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预测 断面客流 多源数据 粒子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混合编组方案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洋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9,共10页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和运输组织理念从高密度向高灵活度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规划和运营阶段采用混合编组模式。首先分析了混合编组模式适用的客流特征和关键技术;然后建立了基于运营评价、服务评价和经...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和运输组织理念从高密度向高灵活度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规划和运营阶段采用混合编组模式。首先分析了混合编组模式适用的客流特征和关键技术;然后建立了基于运营评价、服务评价和经济评价的列车编组方案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关键的评价指标,采取组合赋权法弥补主客观赋权法各自的缺点,应用了优度评价法评判列车编组方案;最后以南宁地铁6号线为案例分析了预测早高峰客流断面下较优的列车编组方案以及客流断面敏感性对列车编组方案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当早高峰客流断面较小时,单一小编组方案优度值最高,随着客流提升,混合编组方案在初期能有效节省建设和运营成本,从而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运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混合编组 优度评价 组合权重 客流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拥挤现状谈高运能指标极限值及运能提升技术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丁建中 张琼燕 +1 位作者 刘循 赵源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1,30,共5页
上海轨道交通线路从开通走向成熟运营过程中,客流量不断攀升,多条线路车辆满载率超过100%已成为常态,满载率最严重时达到139%,部分车站点只能采取进站限流措施,以缓解进站客流压力。在综合研究和案例试验基础上,提出了可应用高运能极限... 上海轨道交通线路从开通走向成熟运营过程中,客流量不断攀升,多条线路车辆满载率超过100%已成为常态,满载率最严重时达到139%,部分车站点只能采取进站限流措施,以缓解进站客流压力。在综合研究和案例试验基础上,提出了可应用高运能极限值和3项运能提升技术的灵活组合策略来提升运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运能提升 高峰断面客流 极限值 折返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初期客流预测偏差及修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洪玲 张婷婷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64,共5页
客流预测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及运营的依据。客流预测准确度的影响因素众多,加之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使得客流预测结果与实际客流数据存在较大差异。以上海市轨道交通为例,利用经验方法,通过校正线路初期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预测值... 客流预测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及运营的依据。客流预测准确度的影响因素众多,加之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使得客流预测结果与实际客流数据存在较大差异。以上海市轨道交通为例,利用经验方法,通过校正线路初期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预测值,以及确定小交路折返点参考阈值的取值范围这两个有效手段,给出了修正客流预测的可行方法。在规划阶段减少客流预测的偏差,为后续实现灵活的运营组织提供条件,以达到满足实际客流、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的总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预测 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 小交路折返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序列分析在轨道交通客流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田龙辉 苏厚勤 冯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09年第1期176-177,202,共3页
时间序列分析是动态数据分析的重要方法,在多学科领域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和运用。研究时间序列分析在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并结合某线路AFC系统的历史沉淀数据,给出两个完整的时间序列分析案例,其分析方法能够... 时间序列分析是动态数据分析的重要方法,在多学科领域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和运用。研究时间序列分析在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并结合某线路AFC系统的历史沉淀数据,给出两个完整的时间序列分析案例,其分析方法能够为AFC运营管理提供有效决策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指数平滑法 自动售检票系统 断面客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票法的公交客流OD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孟永平 张升 +1 位作者 丁明 吴子啸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0年第1期177-183,共7页
针对目前常规公交客流OD调查抽样率及准确率难以保证的缺陷,提出调查公交客流OD的小票法.该方法可采集各站点的上下车人数及每位乘客的上下车站点信息.本文基于小票法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公交客流OD分析方法:在分析小票法原理的基... 针对目前常规公交客流OD调查抽样率及准确率难以保证的缺陷,提出调查公交客流OD的小票法.该方法可采集各站点的上下车人数及每位乘客的上下车站点信息.本文基于小票法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公交客流OD分析方法:在分析小票法原理的基础上得到乘客OD的分析算法,通过ACCESS实现乘客上车站点查询,获取公交客流OD,并通过修正和扩样,准确得到公交客流OD.最后将公交客流OD导入EMME中,进行公交客流分配,即可输出断面客流及各站点上下车人数等信息.该方法在厦门市公交客流OD调查中得到运用,取得很好的效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客流OD 小票法 上下车人数 断面客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客流特征分析的西安地铁2号线行车组织优化措施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峻峰 程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0-122,共3页
以西安地铁十字换乘的两条线路运营现状为背景,重点分析了地铁2号线断面客流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运能运量匹配情况;提出了目前2号线存在高峰(尤其早高峰)时段运能不足、上下行不均衡程度大、换乘站客流压力大等问题。根据客流特征分析,从... 以西安地铁十字换乘的两条线路运营现状为背景,重点分析了地铁2号线断面客流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运能运量匹配情况;提出了目前2号线存在高峰(尤其早高峰)时段运能不足、上下行不均衡程度大、换乘站客流压力大等问题。根据客流特征分析,从错开北大街列车到站时间、加开备用车、上下行不均衡运输组织、开行大小交路等方面,提出了行车组织优化措施,为西安地铁2号线下阶段行车组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地铁2号线 断面客流 行车组织 优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票卡清分客流分析系统的功能设计 被引量:3
16
作者 邵星杰 李其林 《都市快轨交通》 2011年第5期51-54,共4页
客流分析系统作为一项原创性技术应用,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内AFC(自动售检票系统)数据的聚集处理,实现对客流的分析管理,对城市轨道交通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基于国内外现状分析,阐述客流分析系统的实现原理,针对客流分析系统给出功... 客流分析系统作为一项原创性技术应用,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内AFC(自动售检票系统)数据的聚集处理,实现对客流的分析管理,对城市轨道交通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基于国内外现状分析,阐述客流分析系统的实现原理,针对客流分析系统给出功能设计。客流分析系统具有多个相互关联的功能,可以在实际列车运行时刻表的基础上,利用AFC交易数据文件,获知客流在线网运行时候整个状态情况,进行列车行车组织推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票卡清分 客流 列车实时客流 断面客流 进站延时 换乘延时 客流警戒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道型城市构建轨道交通概念线网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田飞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36,共4页
川道型城市分布于丘陵沟壑之内,其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不可能像平原型城市那样以"面"形向四周扩展布局。通过对川道型城市的区域特征分析,总结出居民出行总体呈现"横向聚集、轴向交流"的特征,通过"线"形沿... 川道型城市分布于丘陵沟壑之内,其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不可能像平原型城市那样以"面"形向四周扩展布局。通过对川道型城市的区域特征分析,总结出居民出行总体呈现"横向聚集、轴向交流"的特征,通过"线"形沿川道主轴布线,以川道断面客流测试轨道交通线路数量,根据组团连接关系拆分组合线路,形成川道型城市的概念线网,最后以西宁市轨道交通概念线网的构建作为示例,为今后川道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道型城市 轨道交通 概念线网 川道断面客流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铁Y字形交路2∶1模式运营实践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军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40,共4页
根据南京地铁1号线在南延线开通后的运营情况,对近期客流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在各种条件限制下如何有效地增加支线运能。结果表明:在不改变现有运行模式、最大限度保持西延线间隔的前提下,在Y字形交路中采取南延线与西延线局部2∶1发车的... 根据南京地铁1号线在南延线开通后的运营情况,对近期客流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在各种条件限制下如何有效地增加支线运能。结果表明:在不改变现有运行模式、最大限度保持西延线间隔的前提下,在Y字形交路中采取南延线与西延线局部2∶1发车的模式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缓解客流的办法。通过FALKO(运行图设计及验证的软件)的实现,极大地缓解了南京地铁1号线的运能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字形交路 运行图 断面客流 运能 行车间隔 FALKO 南京地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地铁13号线车辆配置及运输能力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蒋琦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6-29,共4页
根据青岛地铁13号线运营前重新评估的客流数据,分析研究了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的车辆配置和运输能力与新评估客流数据的适应性,并结合前期研究进一步提出能力不足的应对措施。研究结果对需根据客流变化调整运输组织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具... 根据青岛地铁13号线运营前重新评估的客流数据,分析研究了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的车辆配置和运输能力与新评估客流数据的适应性,并结合前期研究进一步提出能力不足的应对措施。研究结果对需根据客流变化调整运输组织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地铁 车辆配置 运输能力 高峰单向最大断面客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铁6号线列车交路方案的优化
20
作者 肖霁川 吴思倩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6-191,共6页
基于广州地铁6号线的客运量和满载率情况,从交路匹配、客运需求等角度分别构建了以大交路开行为基础和以小交路开行为基础的列车交路优化方案。经分析得到了折返点位置选取、折返时间、行车间隔、运转周期等两组行车组织参数,为广州地铁... 基于广州地铁6号线的客运量和满载率情况,从交路匹配、客运需求等角度分别构建了以大交路开行为基础和以小交路开行为基础的列车交路优化方案。经分析得到了折返点位置选取、折返时间、行车间隔、运转周期等两组行车组织参数,为广州地铁6号线的行车组织提出改进建议,为地铁列车的合理开行和车辆配备等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列车 运行交路 断面客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