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天文学与东方天学的交汇——以康熙年间两次客星观测记录为中心
1
作者 周元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7-93,共7页
传统观点认为,在欧洲天文学革命之后,在天文观测特别是恒星观测方面欧洲的天文学家已经超过了东方。事实上,在17世纪中晚期,在偶发性天象的观测上,中国传统的天文观测机制仍然有其独特的优势。康熙朝,钦天监观测到两次客星现象,并利用... 传统观点认为,在欧洲天文学革命之后,在天文观测特别是恒星观测方面欧洲的天文学家已经超过了东方。事实上,在17世纪中晚期,在偶发性天象的观测上,中国传统的天文观测机制仍然有其独特的优势。康熙朝,钦天监观测到两次客星现象,并利用西法制造的天文测量仪器,将这两次客星位置以精确的经纬度记录下来。这是基于西方天文仪器的测量技术与基于东方天学星占学的轮候观测传统偶然结合的结果。这两次记录很可能都是新星爆发,而记录中提供的数据亦有可能对现代天文研究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天监 客星 新星爆发 耶稣会士 康熙 星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元1181年超新星及其遗迹
2
作者 刘金沂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3年第1期45-50,共6页
爆发于公元1181年的客星已被南宋和金代天文学家观测并记录下来,日本古籍中也有相应的记载。据中、日两国古代记录,此客星出奎宿,守传舍第五星,亮如土星,可见期一百八十天以上。传舍第五星可证认为仙后座内的GC2379,即BD+63°265,... 爆发于公元1181年的客星已被南宋和金代天文学家观测并记录下来,日本古籍中也有相应的记载。据中、日两国古代记录,此客星出奎宿,守传舍第五星,亮如土星,可见期一百八十天以上。传舍第五星可证认为仙后座内的GC2379,即BD+63°265,射电源3C58正在它的附近。对该射电源的研究证实,它是一个超新星遗迹。从其位置、性质、年龄三方面都可证明3C58为1181年传舍客星爆发所形成。由3C58的距离和客星视亮度可反推客星极大绝对星等达-17~m.5以上,为银河系内又一超新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新星爆发 客星 超新星遗迹 射电源 绝对星等 古代记录 视亮度 蟹状星云 千秒差距 仙后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