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客方言声调的性质 被引量:2
1
作者 蓝小玲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87-92,共6页
客方言声调的性质:1.客语中浊上、浊去合流是承唐宋方言体系的,各地原有的差异和随后演变的不同,使客方言形成今天不同的类型。2.次浊上声与全法上声读胡平的是语言演变中的剩余形式。3.客语次浊入声的分派可证明唐代客先民居地... 客方言声调的性质:1.客语中浊上、浊去合流是承唐宋方言体系的,各地原有的差异和随后演变的不同,使客方言形成今天不同的类型。2.次浊上声与全法上声读胡平的是语言演变中的剩余形式。3.客语次浊入声的分派可证明唐代客先民居地次浊入声读音部分同法音,部分同清音,界限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方言 声调 性质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翽云《客方言》的训诂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谭赤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65,共6页
罗翽云是早期较全面地进行客家方言研究的学者,《客方言》是他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客方言》是早期客方言研究的集大成者,第一部较为规范和条理贯通的客家话词典;它从理论上较系统地探讨和总结了客家方言和上古音的联系,形成相对应的九... 罗翽云是早期较全面地进行客家方言研究的学者,《客方言》是他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客方言》是早期客方言研究的集大成者,第一部较为规范和条理贯通的客家话词典;它从理论上较系统地探讨和总结了客家方言和上古音的联系,形成相对应的九个观点,说明了客音存古的现象和反证清人关于上古音的一些论断;它利用明清学者的研究成果,多采取词汇训释"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在解释词义时形成自己的特点。《客方言》的成就在客家方言研究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总结和开拓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翽云 客方言 研究 音存古 双声 通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方言——“牵阳叛”的语源略释
3
作者 潘允中 《学术研究》 1988年第6期88-88,共1页
细阅你刊最近几期内容,很有启发。我是一个喜爱搞语言文字的读者,特为撰此文,以就教岭南专家学者。“客方言”「牵阳叛」的意思是“使人上当”之意。语源是六朝宋代以来俗呼男女轻佻为阳畔,呼物不坚实而外华美为阳畔货。
关键词 客方言 语源 语言文字 六朝 专家学者 宋代 岭南 启发 读者 坚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客家方言 被引量:2
4
作者 黄笑山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01-104,87,共5页
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客家方言黄笑山(郑州大学中文系)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分支,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客家人被看成一个民系或一个族群。费孝通先生在谈论"民族"概念时曾说:"我认为在民族这个概念上是否可以设想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就是... 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客家方言黄笑山(郑州大学中文系)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分支,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客家人被看成一个民系或一个族群。费孝通先生在谈论"民族"概念时曾说:"我认为在民族这个概念上是否可以设想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就是'中华民族';第二是汉、藏、蒙、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家民系的形成 方言 客方言 全浊声母 语音特点 家话 送气音 《声音唱和图》 轻唇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赣方言调查报告》出版
5
作者 庄初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137-137,共1页
由我校中文系教授李如龙和香港中文大学张双庆主编,万波、邵宜、练春招等三位青年教师参加编著的《客赣方言调查报告》一书(以下简称,《报告》),已在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并由本校中文系发行。
关键词 方言 调查报告 香港中文大学 中文系 方言材料 客方言 青年教师 字音 大学出版社 区别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泰方言声调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3
6
作者 顾黔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80-84,共5页
通泰方言古全浊声母今逢塞音塞擦音,不论声调的平仄一律变送气清音,这跟赣客方言极为相似。近百年来,由于共同语的强烈冲击,一些字产生了文白异读,文读变为不迭气清音,而声母的送气与否与调类的分合关系密切。它们是如何相互制约的?古... 通泰方言古全浊声母今逢塞音塞擦音,不论声调的平仄一律变送气清音,这跟赣客方言极为相似。近百年来,由于共同语的强烈冲击,一些字产生了文白异读,文读变为不迭气清音,而声母的送气与否与调类的分合关系密切。它们是如何相互制约的?古全浊上、浊去通泰片西部今归阴平,东部归阳去,历史上通泰西部的全浊上、浊去是怎样一步步并入阴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调系统 近百年 清音 通泰方言 历史演变 十七世纪 阴平 文白异读 客方言 古全浊声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汀客话几个基本词的考释 被引量:2
7
作者 蓝小玲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113-116,共4页
词汇是方言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划分方言区域时,有时一两个最有代表性的词就能表现方言特征,将某一方言与其他方言区分出来,如闽语的“厝”(房屋)、“骸”(脚)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长汀话是闽西客方言的代表,与其他方言一样,也有... 词汇是方言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划分方言区域时,有时一两个最有代表性的词就能表现方言特征,将某一方言与其他方言区分出来,如闽语的“厝”(房屋)、“骸”(脚)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长汀话是闽西客方言的代表,与其他方言一样,也有其最富代表性的语词,这些典型的客语词,可作为客语识别的特征,对客方言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长汀客语里几个最基本的词进行考释,实际上,这几个词通行于客家许多方言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客方言 长汀话 基本词 广韵 方言研究 声母 阴平 康熙字典 闽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方言与福建文化的类型区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如龙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80-87,共8页
方言与地域文化语言是协调人类社会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交流手段,是帮助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切成果都借助语言加以记录和认定,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和文化是同时产生、同步发展的。英国语言... 方言与地域文化语言是协调人类社会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交流手段,是帮助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切成果都借助语言加以记录和认定,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和文化是同时产生、同步发展的。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半个世纪前曾经说过:“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演变 福建方言 方言 语言学家 普通话 闽东方言 方言 客方言 闽北 闽南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兴方言本字考 被引量:1
9
作者 顾黔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3期95-98,105,共5页
泰兴方言属江淮方言的通泰片,《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1960)划归第三区.通泰片在长江北岸,与吴语仅一江之隔,受吴语影响不小,加之它的底层很可能是吴语,又与赣客方言有密切关系,情况颇为复杂,本文旨在探求泰兴方言的本字,对其他方... 泰兴方言属江淮方言的通泰片,《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1960)划归第三区.通泰片在长江北岸,与吴语仅一江之隔,受吴语影响不小,加之它的底层很可能是吴语,又与赣客方言有密切关系,情况颇为复杂,本文旨在探求泰兴方言的本字,对其他方面不加论述。考索方言本字,可以追溯现今方言词的来源和语音的演变规律,例如:泰兴话“侧刀切物使成薄片”叫[p‘i阴平),《广韵》齐韵匹迷切“(卑刂),~斫”,《集韵》齐韵篇迷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本字 广韵 方言 江淮方言 阴平 吴语 演变规律 集韵 去声 客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