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发展下客家妇女的地位变迁研究——成都龙泉洛带古镇的个案调查 被引量:18
1
作者 陶长江 郭凌 林瑶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4-104,共11页
关注旅游发展下客家妇女地位变迁状况,有益于深化旅游对东道主女性影响研究和客家文化变迁研究。以四川龙泉洛带古镇为例,采取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法,综合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探究旅游发展下洛带古镇客家妇女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变迁状... 关注旅游发展下客家妇女地位变迁状况,有益于深化旅游对东道主女性影响研究和客家文化变迁研究。以四川龙泉洛带古镇为例,采取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法,综合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探究旅游发展下洛带古镇客家妇女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变迁状态、变迁特点和变迁原因。研究表明,旅游发展影响洛带客家妇女地位变迁;旅游对洛带客家妇女家庭地位变迁影响强度大于社会地位变迁,且更易于被感知;旅游参与方式对洛带客家妇女地位变迁程度无明显影响;旅游影响洛带客家妇女地位变迁的原因集中表现在生计、自由空间和家庭分工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 客家妇女 家庭地位变迁 社会地位变迁 洛带古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西客家妇女围身裙的文化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运娟 陈东生 +1 位作者 甘应进 殷薇 《纺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1-114,共4页
客家妇女围身裙是客家妇女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家妇女勤劳、智慧的象征。为此,通过田野调查与分析将闽西地区客家妇女围身裙进行分类,按其形制不同分为凸字形和长方形2种,裙身以蓝黑为主色,腰头等局部饰以色彩艳丽的刺绣图纹。刺绣... 客家妇女围身裙是客家妇女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家妇女勤劳、智慧的象征。为此,通过田野调查与分析将闽西地区客家妇女围身裙进行分类,按其形制不同分为凸字形和长方形2种,裙身以蓝黑为主色,腰头等局部饰以色彩艳丽的刺绣图纹。刺绣图纹内容多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构图采用了对称与均衡的形式美法则。并进一步将闽西地区客家妇女围身裙与当地畲族合手巾、台湾地区的大裙进行对比发现:闽西地区妇女围身裙体现了客家服饰文化特征,既具有实用与装饰共融的统一性又具有客家服饰文化的根源性与融合性;同时与台湾地区的大裙具有相同形制与文化象征意义,证明海峡两岸的客家妇女服饰文化具有一脉相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 闽西 客家妇女服饰 围身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野调查视野下的客家妇女--以闽西武北村落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大可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3-193,共11页
客家妇女是客家学和女性学研究中前人较少关注却又饶有兴趣的话题。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闽西武北客家村落为例,就客家妇女社会角色与社会生活的若干问题进行论述。文章认为,客家妇女文献记载的不足,可以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进行弥... 客家妇女是客家学和女性学研究中前人较少关注却又饶有兴趣的话题。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闽西武北客家村落为例,就客家妇女社会角色与社会生活的若干问题进行论述。文章认为,客家妇女文献记载的不足,可以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进行弥补。客家妇女的社会角色与社会生活既有族群特色的一面,也有中国东南社会普遍性的另一面;既贯穿了精英意识和儒家伦理道德的内容,又存在着制度条文和实际生活相悖离的现象。在客家妇女研究中,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的结合,才能比较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客家妇女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妇女 社会角色 社会生活 闽西武北村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遵宪和他的客家妇女诗 被引量:5
4
作者 彭莉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6-74,共9页
黄遵宪的八十多首客家妇女诗,以其富有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和民歌式的明朗朴素的艺术风格,体现了诗人进步的妇女观和美学观。它们不仅为民俗学留下一份不可多得的文学资料。
关键词 黄遵宪 客家妇女 人物形象特征 艺术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苏区红色歌谣与客家妇女的革命斗争生活——兼论苏区红色歌谣与客家山歌之改编 被引量:5
5
作者 周晓平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1-134,共4页
苏区红色歌谣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斗争时期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充分用来鼓动与宣传广大苏区人民参军参战的有力工具。在这场革命斗争中,客家妇女以其昂扬的革命斗志、空前高涨的革命热情,参加了这场运动并结合喜闻乐见的客... 苏区红色歌谣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斗争时期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充分用来鼓动与宣传广大苏区人民参军参战的有力工具。在这场革命斗争中,客家妇女以其昂扬的革命斗志、空前高涨的革命热情,参加了这场运动并结合喜闻乐见的客家山歌,改编与创作了不少红色歌谣。客家妇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歌谣 客家妇女 革命斗争 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客家山歌看客家妇女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黛岚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9-243,共5页
客家妇女作为客家民系的一个重要群体,为家庭和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整个传统文化中占有相对较高的地位。本文从客家山歌的角度,阐述客家妇女的家庭、婚姻、经济、社会文化等地位。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客家妇女 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客家妇女生育信仰保持的原因探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钟晋兰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57-259,共3页
在乡村客家妇女中存在着多生是福,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与行为。为达到多生、生男的目的,客家妇女中普遍盛行着生育信仰,包括女性神明崇拜、男性崇拜、自然神崇拜与求育巫术等。传统客家乡村落后的医疗条件、经济方式、传统观念、女性所... 在乡村客家妇女中存在着多生是福,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与行为。为达到多生、生男的目的,客家妇女中普遍盛行着生育信仰,包括女性神明崇拜、男性崇拜、自然神崇拜与求育巫术等。传统客家乡村落后的医疗条件、经济方式、传统观念、女性所承担的角色以及女性自身的身体特点等促成客家妇女浓厚的生育崇拜,对现代客家社会的生育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妇女 生育信仰 生育行为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区歌谣赏析——客家妇女的精神面貌与革命斗争生活的赞歌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晓平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88-390,共3页
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红色苏区,客家妇女以乐观的生活姿态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不仅自己积极为革命而斗争,而且以心灵的热切希望与火热、动情的苏区歌谣(主要是革命情歌)鼓励男同胞参军参战。客家妇女以其昂扬的斗志,谱写了一曲曲革... 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红色苏区,客家妇女以乐观的生活姿态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不仅自己积极为革命而斗争,而且以心灵的热切希望与火热、动情的苏区歌谣(主要是革命情歌)鼓励男同胞参军参战。客家妇女以其昂扬的斗志,谱写了一曲曲革命斗争胜利的赞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区歌谣 客家妇女 精神面貌 革命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和人文关怀下的客家妇女研究——读谢重光博士新著《客家文化与妇女生活》 被引量:2
9
作者 兰玉英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8-170,共3页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妇女生活 妇女研究 人文关怀 谢重光 客家民系 精神品质 客家文化与妇女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家童帽:万千怜爱顶上头
10
作者 孟秋望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5期51-51,共1页
行走“客家摇篮”江西省赣州市,经常听人说及“客家文化是由客家妇女支撑起来的”,除了她们“健妇把犁同铁汉”“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外,从一顶集万千怜爱于一身的童帽中亦能见微知著、窥斑见豹。
关键词 客家妇女 客家文化 江西省赣州市 窥斑见豹 见微知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家文化与畲族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8
11
作者 谢重光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6年第6期50-54,共5页
赣闽粤交界的广大山区,在客家先民到来之前,本来是百越民族的世居之地。这些百越民族的居民,在传世文献中有着形形色色的名称:山都、木客、蛮獠、莫徭、俚、俚獠、山越、峒蛮、峒民,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统称为百越的土著居民,在后世迁... 赣闽粤交界的广大山区,在客家先民到来之前,本来是百越民族的世居之地。这些百越民族的居民,在传世文献中有着形形色色的名称:山都、木客、蛮獠、莫徭、俚、俚獠、山越、峒蛮、峒民,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统称为百越的土著居民,在后世迁徙、生灭、混化、分合不定,但至迟到南宋时期,此地的土著居民已有畲民之称。客家先民来到此一区域以后,先是与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各百越族土著民错居杂处,南宋后便主要是与畲族人民错居杂处,互相矛盾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先民 族文化 客家妇女 三山国王 土著民族 门第观念 百越民族 错居杂处 封建礼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资平早期小说与客家文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巫小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0-124,共5页
客家文化从整体上作用于张资平早期的小说创作。张氏早期的恋爱小说是客家山歌的故事化, 是客家民间歌谣隐型结构在小说中的具体外化。客家人历史上形成的“男人在外乡, 女人在故乡”的家居模式对张氏小说人物关系的安排和命运产生巨大... 客家文化从整体上作用于张资平早期的小说创作。张氏早期的恋爱小说是客家山歌的故事化, 是客家民间歌谣隐型结构在小说中的具体外化。客家人历史上形成的“男人在外乡, 女人在故乡”的家居模式对张氏小说人物关系的安排和命运产生巨大的制约和影响。张资平早期小说表现了作者复杂的乡土情感, 深蕴着客家人的恋乡情结, 同时又与“五四”时代主流话语汇合, 大胆暴露和批判客家文化中的落后消极因素和残酷野蛮的陋习, 作者笔下的女性形象及其命运是客家妇女苦难人生的缩影。他早期的小说是生动的客家文化风俗史, 是认识、理解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的珍贵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资平小说 客家民俗与文化 客家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客家农民的生育观念和未来婚姻市场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涌平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0-15,共6页
1993年2月1日到23日,我们赴客家考察团一行八人对粤东客家地区进行了考察.在生育方面,我们考察的形式是问卷和入户访谈.我们考察的地点是广东梅州市近郊、大埔县、丰顺县和饶平县所属18个村庄,考察的对象是15岁到45岁的已婚育龄妇女.所... 1993年2月1日到23日,我们赴客家考察团一行八人对粤东客家地区进行了考察.在生育方面,我们考察的形式是问卷和入户访谈.我们考察的地点是广东梅州市近郊、大埔县、丰顺县和饶平县所属18个村庄,考察的对象是15岁到45岁的已婚育龄妇女.所使用的考察方法是人口学的定量方法加上人类学定性方法.我们收集到了632份问卷,总计调查到的1980年到1993年出生的婴儿达1427人.通过和客家人交谈,我们对客家农户的生育观也形成了一些宏观上的看法.本文就男孩偏好这一问题做些分析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客家 生育观念 婚姻市场 出生婴儿性别比 人工流产 客家妇女 客家地区 男孩子 打工妹 计划生育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畬族地区妇女与婚姻家庭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云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4-57,共4页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主要民族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人口自1953年以年增长率26‰的速度增加,1990年的少数民族人口已占中国总人口的8.04%(张天路,1993).畲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的一员,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和...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主要民族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人口自1953年以年增长率26‰的速度增加,1990年的少数民族人口已占中国总人口的8.04%(张天路,1993).畲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的一员,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和安徽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妇女 婚姻对象 婚姻家庭 少数民族人口 家庭劳动 婚前性行为 已婚妇女 家庭结构 生育政策 人口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客家民间文学谈客家女性形象及其成因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晓平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3-226,共4页
客家民间文化具有渊远的历史。客家民间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是民间文化的一朵鲜艳的奇葩,深深地扎根在客家民系这块肥沃的土壤里。客家民间文学成为当地风土人情话题,它引导和教育了世世代代的客家人。客家人的道德观念、生活习... 客家民间文化具有渊远的历史。客家民间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是民间文化的一朵鲜艳的奇葩,深深地扎根在客家民系这块肥沃的土壤里。客家民间文学成为当地风土人情话题,它引导和教育了世世代代的客家人。客家人的道德观念、生活习性、宗教信仰等都深深受其影响。同时,它更多地左右和教育了众多客家妇女,客家民间文学与客家妇女的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反映了客家各种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内涵。本文重点从客家民间文学,如山歌、俗语、谚语等入手,阐释客家传统女性形象并分析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民间文学 客家妇女 文化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家“擂茶” 被引量:1
16
作者 邢湘臣 《农业考古》 1997年第4期170-170,共1页
客家“擂茶”客家“擂茶”,是我国湘、赣、闽、粤和台湾一带客家人最普通,也是最隆重的一种待客礼节,实为茶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它以古朴醇厚见奇趣,以保健疗效见奇功。“擂茶”,它不同于日本的茶道,也区别于我国南方各地少数民族... 客家“擂茶”客家“擂茶”,是我国湘、赣、闽、粤和台湾一带客家人最普通,也是最隆重的一种待客礼节,实为茶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它以古朴醇厚见奇趣,以保健疗效见奇功。“擂茶”,它不同于日本的茶道,也区别于我国南方各地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而以其独特奇异的烹茶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擂茶 三生饮 “五四青年节” 女主人 三八妇女 客家妇女 少数民族 生津止喝 自然疗法 清热解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家女性的荧屏形象解读
17
作者 黄沛成 李水根 《电影评介》 2013年第14期102-103,共2页
客家女性历来以勤劳简朴、坚忍不拔而著称,她们的衣着打扮、婚俗生活、社会地位、品格特性等是客家文化中极具特色的文化事项。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客家文化的再度升温,客家题材影视作品日益增多,不少客家题材影视作品以客家历史为... 客家女性历来以勤劳简朴、坚忍不拔而著称,她们的衣着打扮、婚俗生活、社会地位、品格特性等是客家文化中极具特色的文化事项。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客家文化的再度升温,客家题材影视作品日益增多,不少客家题材影视作品以客家历史为依据,塑造了独特的客家女性荧屏形象。一、辛勤的'健妇''健妇持门户,亦胜一丈夫',客家题材影视作品中关于客家女性的形象首先是穿着大襟衫、阔脚裤,系着围裙辛勤劳作的形象。《阿容》中阿娇忙里忙外经营茶寮;《围屋里的女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 女性 客家文化 影视作品 围屋 形象 题材 文化事项 社会地位 客家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民俗遇上电影——浅析《等郎妹》中民俗元素的运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方志鑫 蔡莉白 《电影评介》 2013年第11期33-34,共2页
电影《等郎妹》(2007/郑华导演)是由曾在第七届中国戏剧节获奖的同名山歌剧改编而成,由央视电影频道出品,珠江电影制片公司摄制。影片从女性视角出发,反映封建社会宗法、男权制度,真实地记录了梅州客家大围屋生活、走南洋、等郎妹等特... 电影《等郎妹》(2007/郑华导演)是由曾在第七届中国戏剧节获奖的同名山歌剧改编而成,由央视电影频道出品,珠江电影制片公司摄制。影片从女性视角出发,反映封建社会宗法、男权制度,真实地记录了梅州客家大围屋生活、走南洋、等郎妹等特殊风俗现象。发出了"等郎妹"这一特殊的女性群体在历史语境、文化语境中应有的声音,展示了一个民族的习俗、生存状态和文化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 电影制片 文化心理 生存状态 女性视角 客家妇女 文化语境 围屋 历史语境 男权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