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客家文化与畲族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谢重光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6年第6期50-54,共5页
赣闽粤交界的广大山区,在客家先民到来之前,本来是百越民族的世居之地。这些百越民族的居民,在传世文献中有着形形色色的名称:山都、木客、蛮獠、莫徭、俚、俚獠、山越、峒蛮、峒民,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统称为百越的土著居民,在后世迁... 赣闽粤交界的广大山区,在客家先民到来之前,本来是百越民族的世居之地。这些百越民族的居民,在传世文献中有着形形色色的名称:山都、木客、蛮獠、莫徭、俚、俚獠、山越、峒蛮、峒民,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统称为百越的土著居民,在后世迁徙、生灭、混化、分合不定,但至迟到南宋时期,此地的土著居民已有畲民之称。客家先民来到此一区域以后,先是与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各百越族土著民错居杂处,南宋后便主要是与畲族人民错居杂处,互相矛盾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先民 族文化 客家妇女 三山国王 土著民族 门第观念 百越民族 错居杂处 封建礼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家聚族而居与魏晋北朝中原大家族制度──客家居处方式探源之一 被引量:5
2
作者 黎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08-111,共4页
客家聚族而居与魏晋北朝中原大家族制度──客家居处方式探源之一黎虎客家是西晋永嘉之乱(四世纪初)以后陆续从中原地区南迁,现今聚居于粤、赣、闽交界处为中心的汉族的一支。由于其在语言、习俗等方面保存丰富的中古时代中原遗风,... 客家聚族而居与魏晋北朝中原大家族制度──客家居处方式探源之一黎虎客家是西晋永嘉之乱(四世纪初)以后陆续从中原地区南迁,现今聚居于粤、赣、闽交界处为中心的汉族的一支。由于其在语言、习俗等方面保存丰富的中古时代中原遗风,颇具社会活化石的研究价值,因而探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制度 聚族而居 魏晋北朝 客家先民 中原地区 罗香林 客家民居 《关东风俗传》 家庭制度 司豫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面向世界的客家祖地文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兰德明 《东南学术》 CSSCI 1998年第4期96-98,共3页
关键词 客家文化精神 祖地 中原文化 面向世界 文化建设 客家先民 文化范式 社会经济 走向世界 现代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家迁徙史的教训与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天周 《中州学刊》 CSSCI 1998年第4期121-126,共6页
关键词 教训与启示 客家先民 华侨 人口发展 客家地区 太平天国起义 《过番歌》 人多地少的矛盾 炎黄子孙 中国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掘客家文化 弘扬客家精神——高中语文“客家文化”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发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东河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精神 研究性学习 课程开发 高中语文 设计说明 文化积淀 中华民族 创业精神 文化底蕴 民族精神 客家先民 客家 大家庭 集散地 赣州 历史 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家社会文化研究的一部力作──读《客家宗族社会》
6
作者 欧阳宗书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9-120,共2页
关键词 客家宗族 客家社会 文化研究 宗族的功能 宗族制度 客家文化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客家先民 经济形态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家的迁移与客家方言的分布 被引量:1
7
作者 练春招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69-75,共7页
客家的迁移与客家方言的形成历史上的人口迁移或者是由于战乱或灾荒,或者是由于开拓和垦殖。客家的迁移,主要属于前一类。客家的迁移虽可溯自西晋末年到南北朝时期的中国第一次大分裂,但这次分裂主要是形成了湘语系、闽语系群体。据罗... 客家的迁移与客家方言的形成历史上的人口迁移或者是由于战乱或灾荒,或者是由于开拓和垦殖。客家的迁移,主要属于前一类。客家的迁移虽可溯自西晋末年到南北朝时期的中国第一次大分裂,但这次分裂主要是形成了湘语系、闽语系群体。据罗香林教授的考证,客家先民仅是当时中原蜂拥南下的流人中的一支——即属第二支派的“司豫流人”。他们在这次迁移中先滞集于今安徽南部、河南西南部、江西中部北部以及湖北、江苏的部分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先民 罗香林 闽粤赣边区 南北朝时期 客家方言 客家地区 流人 江西省 宋元之际 闽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明清季客家民系在闽粤赣边区的形成 被引量:1
8
作者 丘权政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90-97,共8页
本文首次披露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与黄石华教授主持的香港崇正总会合作,在考证客家源流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从历史学、经济学等学科的角度,论述了明清季客家民系在闽粤赣边区的形成。
关键词 客家先民 南徙 客家民系的形成 明清季 闽粤赣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家形成于南宋论
9
作者 张天周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2期119-124,共6页
客家形成于南宋论张天周客家人口众多,分布范围极广。由于它具有自己的方言、习俗、精神、自觉意识等社会文化传统,特别是随着客家人在海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因而海内外不少专家学者,对客家问题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并取得了丰硕的... 客家形成于南宋论张天周客家人口众多,分布范围极广。由于它具有自己的方言、习俗、精神、自觉意识等社会文化传统,特别是随着客家人在海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因而海内外不少专家学者,对客家问题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客家民系形成于何时,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 《集韵》 客家民系的形成 客家先民 《宋史·地理志》 客家方言 客家学研究 宁化石壁 历史与传统 绍兴和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家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10
作者 卢斯飞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1期109-110,共2页
由广西梅州客家联谊会、广西社会科学院、广东梅州市社科联等7单位联合主办的“客家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1月17日至19日在桂林召开.来自海内外50多名研究客家学的专家教授出席了会议,并在会上宣读了30多篇论文,交流了心... 由广西梅州客家联谊会、广西社会科学院、广东梅州市社科联等7单位联合主办的“客家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1月17日至19日在桂林召开.来自海内外50多名研究客家学的专家教授出席了会议,并在会上宣读了30多篇论文,交流了心得体会.大会收到的论文内容相当广泛,涉及客家文化历史的各个方面:有综论客家源流与迁徙历史的;有论述客家与汉族其他民系及某些少数民族的关系的;有论述客家思想意识与客家精神的;有论述客家在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有论述客家文学、艺术、民情风俗及其特点的;有论述客家著名人物的籍贯与贡献的;有深入客家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的报告;也有论述在当今改革大潮中某些客家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还有对今后如何开展客家历史文化研究的建议,等等.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客家文化在国际汉学和东方学中,是一门方兴末艾的热门学科.有的看法尽管存在分歧,但是通过共同探讨,互相交流,彼此得到了启发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 客家精神 客家地区 客家文化 客家意识 客家先民 客家民系的形成 客家 客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县客家方言词汇散论
11
作者 陈亦良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141-142,150,共3页
梅县,地处广东东北部,现是客家人居住的腹地。这里的先民有的远自五代以前就迁来了,但为数极少,他们真正大规模地涌入粵东地区还是唐末宋初的客家人第三次南迁。客家先民初到梅县时,当地并非是一块荒无人烟尚未开发的处女地,而是早有土... 梅县,地处广东东北部,现是客家人居住的腹地。这里的先民有的远自五代以前就迁来了,但为数极少,他们真正大规模地涌入粵东地区还是唐末宋初的客家人第三次南迁。客家先民初到梅县时,当地并非是一块荒无人烟尚未开发的处女地,而是早有土著人——畲族人在那里生息,但为什么梅县后来会成为一个纯客县呢7答案在温仲和的《嘉应州志》上可以找到:“南宋……郡,土旷民惰,业农者鲜,悉汀赣侨寓者耕焉……”,“汀赣侨寓者”就是初到梅县的客家先民,由于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很快便在当地站稳了脚跟,并迅速发展壮大。到了元末,客家移民的住地,政府已无法将主客分别立册了,所谓“其后屡经丧乱,主愈弱客愈强,至明初大只无虑皆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县话 普通话 客家先民 客家 客家 客家方言 客家移民 唐末宋初 方言词汇 土著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角村:藏在乡村的军事城堡
12
作者 谢文军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3期48-49,共2页
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江西省赣州市“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坚韧的客家先民不畏山高谷深,开荒拓土,晴耕雨读,创造了不少人间奇迹。这些奇迹只因山高路远而鲜为人知,就如本文介绍的羊角村一样,藏在山中人未识。
关键词 客家先民 江西省赣州市 山高路远 人间奇迹 山高谷深 军事城堡 羊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路漫漫话茶亭
13
作者 孟秋望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7期50-50,共1页
亭者,停也——就是让人停下来集合的地方,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原为军事、驿邮之用,后来慢慢演化为羁旅之客的避风港、亲朋好友的话别地。衣冠南渡、多次迁徙的客家先民从中原而来,漫漫长路上,偏僻山野间,那些得以遮风避雨、给予莫大慰... 亭者,停也——就是让人停下来集合的地方,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原为军事、驿邮之用,后来慢慢演化为羁旅之客的避风港、亲朋好友的话别地。衣冠南渡、多次迁徙的客家先民从中原而来,漫漫长路上,偏僻山野间,那些得以遮风避雨、给予莫大慰藉的长亭短亭让人难以忘怀。一旦稳定下来,这些一心向善的客家人便出钱出力,修建起一座座小亭子,方便过往行人遮风挡雨、休憩纳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风挡雨 短亭 客家先民 路漫漫 客家 羁旅 避风港 衣冠南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国山歌:张口便来“哎呀嘞”
14
作者 孟秋望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10期51-51,共1页
哎呀嘞--打支山歌过横排,横排路上石崖崖。行了几多石子路,着(乡音,意“穿”)烂几多禾草鞋。这首流传甚广还被编入初中音乐课本的《打支山歌过横排》,是一首江西兴国山歌,曾获“首届海峡客家歌曲演唱大赛最佳编曲奖及江西省第四届艺术... 哎呀嘞--打支山歌过横排,横排路上石崖崖。行了几多石子路,着(乡音,意“穿”)烂几多禾草鞋。这首流传甚广还被编入初中音乐课本的《打支山歌过横排》,是一首江西兴国山歌,曾获“首届海峡客家歌曲演唱大赛最佳编曲奖及江西省第四届艺术节声乐创作一等奖”。所谓山歌,就是人们在山上劳作时自由抒发个人感情的民间歌曲。山歌在不同地区有不同叫法,比如陕北的“信天游”、内蒙古的“爬山调”、湖北的“赶五句”、山西的“山曲”、青海的“花儿”、四川的“晨歌”……都属于山歌。兴国山歌是发轫于江西省兴国县及周边地区的汉族民歌,相传最早为秦末兴国上洛山为造阿房宫的伐木工所唱的歌。中原客家先民南迁后,中原的古风遗韵和当地土著文化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兴国山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国山歌 民间歌曲 江西省兴国县 歌曲演唱 客家先民 个人感情 汉族民歌 土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暹罗华侨的暹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凤斌 《南洋问题研究》 1991年第2期89-98,共10页
一、早期暹罗华侨的暹化中暹两国人民自泰汉以来已持续不断地交往。隋朝派常骏出使赤土(暹罗南部),此后两国使者来往不断。使者来往或贸易交往需要通晓两国语言的人,这种人多半在两国间居留过,他们大都是航海者、商人和水手,以后便成为... 一、早期暹罗华侨的暹化中暹两国人民自泰汉以来已持续不断地交往。隋朝派常骏出使赤土(暹罗南部),此后两国使者来往不断。使者来往或贸易交往需要通晓两国语言的人,这种人多半在两国间居留过,他们大都是航海者、商人和水手,以后便成为最早的华侨。华侨最初在暹罗只是寓居,但随着时间推移,寓居渐渐变成定居,通婚融合亦自然而然地产生。唐宋时已有不少华侨在暹罗定居,到元时暹罗各地都有中国人的足迹。广东客家先民在元初已到暹罗。据西人记载,元时普吉岛已有华侨定居通婚。素可泰王朝罗摩坎亨(1275-1319年)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先民 航海者 罗摩 交往需要 宋卡 元时 普吉岛 元初 林道乾 殊域周咨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历史文化 发展职业教育
16
作者 黄宏江 《职教论坛》 1997年第4期31-31,共1页
弘扬历史文化发展职业教育■黄宏江长汀曾是中央苏区的经济文化中心,是福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长汀又是客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国家级的贫困县,这一大的反差令人在困窘中反思,在失落中振作。受经济制约的职业教育... 弘扬历史文化发展职业教育■黄宏江长汀曾是中央苏区的经济文化中心,是福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长汀又是客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国家级的贫困县,这一大的反差令人在困窘中反思,在失落中振作。受经济制约的职业教育怎么办?充分利用历史文化的优势,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 客家文化 发展职业教育 海洋文化 客家精神 长汀 毕业生 尊师重教 客家地区 客家先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明山富硒高山茶的富民之路
17
作者 钟桂林 罗津 潘旋宇 《江西农业》 2022年第15期47-48,共2页
赣南一带是客家人的聚居区,客家先民落户当地,后以采茶为生。茶文化作为赣州人民的共同记忆,深入千家万户。走近高山茶区,一垄垄茶树,汇聚成一道道绿浪,从山顶俯视,宛如大地“指纹”。身处其间,鼻息间充盈着淡淡茶香,沁人心脾。茶产业... 赣南一带是客家人的聚居区,客家先民落户当地,后以采茶为生。茶文化作为赣州人民的共同记忆,深入千家万户。走近高山茶区,一垄垄茶树,汇聚成一道道绿浪,从山顶俯视,宛如大地“指纹”。身处其间,鼻息间充盈着淡淡茶香,沁人心脾。茶产业作为赣州市重点打造的富民特色产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出台区域公用品牌培育政策。2021年5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向赣州市核发“赣南高山茶”集体商标注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知识产权局 特色产业 商标注册证 区域公用品牌 茶产业发展 高山茶 客家先民 阳明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