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客体的“反叛”与主体的“末路”——基于Sora事件对鲍德里亚“客体策略”的再思考
1
作者 崔健 沙晓庆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4-155,332,333,共14页
从ChatGPT、Sora、DeepSeek到Manus,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不断涌现,人类进入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为标志的“数字时代”。其中,AI视频模型“Sora”的问世,既能加速人类迈入“AI文明”“世界模拟器”时代,亦激起人类对未来人机协... 从ChatGPT、Sora、DeepSeek到Manus,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不断涌现,人类进入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为标志的“数字时代”。其中,AI视频模型“Sora”的问世,既能加速人类迈入“AI文明”“世界模拟器”时代,亦激起人类对未来人机协同社会的多重忧思。由此引发的关涉主客体关系的再思考,某种程度与鲍德里亚提出的“客体策略”不谋而合。基于对高科技媒介技术的敏锐观察,被誉为“极端性预言家”的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早在40年前已然预见“人工智能换人”的可怖景象,并试图“以退出游戏的方式参与游戏”,即抛弃“平庸策略”的传统思维,提出激进且具批判色彩的“客体策略”,以“客体逻辑”取代“主体逻辑”。鲍德里亚基于“物”的逻辑揭示了不同阶段“客体”瓦解主体的存在样态,并借助“诱惑”“迷狂”“灾难”等手段颠倒主客体地位,以期探寻主客体命运重构的可能性。虽然,这一理论构想并未提出实质性的“解决方案”,但却为人类思考技术风险予以深刻警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客体 鲍德里亚 客体策略 SORA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