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黑格尔对谢林直观原则的借鉴与超越
1
作者
陈也奔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68,共6页
黑格尔借鉴和运用了谢林的直观原则,又赋予了直观原则全新的内容。一方面,黑格尔扬弃了谢林自我直观的感性形式,把直观设定为绝对思维的初始规定,另一方面,黑格尔又把直观设定为概念本身的反思形式,正是在直观中,概念才获得了发展自身...
黑格尔借鉴和运用了谢林的直观原则,又赋予了直观原则全新的内容。一方面,黑格尔扬弃了谢林自我直观的感性形式,把直观设定为绝对思维的初始规定,另一方面,黑格尔又把直观设定为概念本身的反思形式,正是在直观中,概念才获得了发展自身的原初动力,从而建立起自身。黑格尔扬弃了谢林的那种没有概念的直观,把直观那个感性的形式联结到概念的反思关系,使直观本身进入到概念自身的规定,这正是黑格尔在直观概念中超越谢林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观
自我意识
主体
绝对精神
理念
客体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审美选择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振武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1-7,81,共8页
审美作为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包括主客体两方面的内容。这两个方面都是通过审美选择实现的。审美选择既是人化的感情和感情的人化实现的过程,也是人化的对象和对象的人化实现的过程。这种双向选择的结果,不仅使主体适应了客体,也使客...
审美作为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包括主客体两方面的内容。这两个方面都是通过审美选择实现的。审美选择既是人化的感情和感情的人化实现的过程,也是人化的对象和对象的人化实现的过程。这种双向选择的结果,不仅使主体适应了客体,也使客体适应了主体,从而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所谓审美选择就是对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适应的和谐统一关系的把握。审美感审美选择作为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当然离不开客观事物。不过,客观事物作为审美对象,仅仅产生审美选择的机会,并不构成审美选择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选择
审美对象
审美主体
情感世界
主
客体
选择对象
客体形式
和谐统一关系
艺术家
相互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德国一般人格权中的隐私保护——信息自由原则下对“自决”观念的限制
被引量:
35
3
作者
杨芳
《东方法学》
CSSCI
2016年第6期104-116,共13页
作为个人信息保护法理论基础的个人信息自决权理论滥觞于德国。然而,个人信息自决的观念并非德国法学上的新事物,也并非伴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而诞生。早在德国一般人格权的发展历程中,个人信息自决权的观念就屡次出现在经典判决中。这...
作为个人信息保护法理论基础的个人信息自决权理论滥觞于德国。然而,个人信息自决的观念并非德国法学上的新事物,也并非伴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而诞生。早在德国一般人格权的发展历程中,个人信息自决权的观念就屡次出现在经典判决中。这么一种广泛的自决权,一直为德国传统的法秩序所拒绝。由于个人信息不具有典型的社会公开性,在一般人格权案件中,法官们往往通过在个案中具体化其保护领域以及进行利益衡量,来判断是否存在侵害隐私的侵权行为。这一立场贯彻信息自由原则: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利用原则上是自由的,无需提供理由的,恰恰是对上述行为的禁止才需要特别的理由。新近出台的诸多个人信息保护法奉行的是与此相反的信息禁止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自决权
一般人格权
隐私的
客体
表现
形式
领域理论
信息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休谟论美思想的评价问题
4
作者
周文彬
《求是学刊》
1984年第3期37-43,共7页
关键词
美的本质
经验论
德国古典美学
主客统一
康德
休谟
审美愉快
客体形式
客观论
评价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格尔对谢林直观原则的借鉴与超越
1
作者
陈也奔
机构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处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68,共6页
文摘
黑格尔借鉴和运用了谢林的直观原则,又赋予了直观原则全新的内容。一方面,黑格尔扬弃了谢林自我直观的感性形式,把直观设定为绝对思维的初始规定,另一方面,黑格尔又把直观设定为概念本身的反思形式,正是在直观中,概念才获得了发展自身的原初动力,从而建立起自身。黑格尔扬弃了谢林的那种没有概念的直观,把直观那个感性的形式联结到概念的反思关系,使直观本身进入到概念自身的规定,这正是黑格尔在直观概念中超越谢林的地方。
关键词
直观
自我意识
主体
绝对精神
理念
客体形式
分类号
B516.35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审美选择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振武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1-7,81,共8页
文摘
审美作为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包括主客体两方面的内容。这两个方面都是通过审美选择实现的。审美选择既是人化的感情和感情的人化实现的过程,也是人化的对象和对象的人化实现的过程。这种双向选择的结果,不仅使主体适应了客体,也使客体适应了主体,从而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所谓审美选择就是对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适应的和谐统一关系的把握。审美感审美选择作为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当然离不开客观事物。不过,客观事物作为审美对象,仅仅产生审美选择的机会,并不构成审美选择的原因。
关键词
审美选择
审美对象
审美主体
情感世界
主
客体
选择对象
客体形式
和谐统一关系
艺术家
相互适应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德国一般人格权中的隐私保护——信息自由原则下对“自决”观念的限制
被引量:
35
3
作者
杨芳
机构
海南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东方法学》
CSSCI
2016年第6期104-116,共13页
文摘
作为个人信息保护法理论基础的个人信息自决权理论滥觞于德国。然而,个人信息自决的观念并非德国法学上的新事物,也并非伴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而诞生。早在德国一般人格权的发展历程中,个人信息自决权的观念就屡次出现在经典判决中。这么一种广泛的自决权,一直为德国传统的法秩序所拒绝。由于个人信息不具有典型的社会公开性,在一般人格权案件中,法官们往往通过在个案中具体化其保护领域以及进行利益衡量,来判断是否存在侵害隐私的侵权行为。这一立场贯彻信息自由原则: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利用原则上是自由的,无需提供理由的,恰恰是对上述行为的禁止才需要特别的理由。新近出台的诸多个人信息保护法奉行的是与此相反的信息禁止原则。
关键词
个人信息自决权
一般人格权
隐私的
客体
表现
形式
领域理论
信息自由
分类号
D951.63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休谟论美思想的评价问题
4
作者
周文彬
出处
《求是学刊》
1984年第3期37-43,共7页
关键词
美的本质
经验论
德国古典美学
主客统一
康德
休谟
审美愉快
客体形式
客观论
评价问题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黑格尔对谢林直观原则的借鉴与超越
陈也奔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审美选择
王振武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德国一般人格权中的隐私保护——信息自由原则下对“自决”观念的限制
杨芳
《东方法学》
CSSCI
2016
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关于休谟论美思想的评价问题
周文彬
《求是学刊》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