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认识主客体的历史分化与沟通——兼论现代认识论的基本构架 |
杨魁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2 |
0 |
|
2
|
革命实践中的青年列宁与历史的主客体向度 |
张一兵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3
|
从历史主客体关系的视角认识历史唯物主义 |
杨耕
|
《学习与探索》
|
1987 |
1
|
|
4
|
价值与历史主、客体 |
刘世文
|
《人文杂志》
|
1988 |
0 |
|
5
|
也论历史客体 |
郭文佳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6
|
历史主客体与唯物史观 |
刘锋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8 |
0 |
|
7
|
社会历史是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 |
杨佩芩
吴希杰
|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8
|
历史认识的一般模式及主要特征 |
翁飞
|
《社会科学研究》
|
1987 |
4
|
|
9
|
历史认识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刘爽
|
《学习与探索》
|
1988 |
6
|
|
10
|
论历史评价的要素、特征与方法 |
施益华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
2010 |
0 |
|
11
|
谈研究主客体理论的重要意义 |
张江明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2
|
西方历史学家的移情观及其问题 |
孙晶
|
《学术界》
CSSCI
|
1999 |
0 |
|
13
|
社会认识中的主体性原则——兼论真、善、美的具体历史统一 |
欧阳康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
1989 |
3
|
|
14
|
揭示历史表象背后的本质意蕴──评《历史哲学论纲》 |
夏雨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4 |
0 |
|
15
|
论主体能动性与客体制约性 |
王伟光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16
|
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
张正明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17
|
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三种倾向 |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8
|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阐释 |
王彦丽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2008 |
3
|
|
19
|
论语言符号系统的特性及在社会认识系统中的中介功能 |
欧阳康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1
|
|
20
|
论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 |
刘森林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