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依恋类型、亲密关系满意度与抑郁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高岚 王可欣 +3 位作者 陈晨 周奕欣 金铃 周明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3850-3854,共5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依恋类型、亲密关系满意度与抑郁的关系。方法于2015年3—5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在上海市某3所高校抽取恋爱中的男女大学生180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招募恋爱中的男女大学生报名参加,共发放问卷360份(180对),回收有效问卷... 目的探讨大学生依恋类型、亲密关系满意度与抑郁的关系。方法于2015年3—5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在上海市某3所高校抽取恋爱中的男女大学生180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招募恋爱中的男女大学生报名参加,共发放问卷360份(180对),回收有效问卷336份(168对),有效回收率为93.3%。采用修订的亲密关系体验量表简版(ECR-R)测量依恋类型;采用感知亲密关系质量量表(PRQC)测量亲密关系满意度;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测量抑郁。不同计量资料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男生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亲密关系满意度、抑郁得分分别为(2.5±0.7)、(2.1±0.6)、(5.8±0.9)、(1.6±0.4)分,女生分别为(2.6±0.7)、(2.3±0.6)、(5.6±1.0)、(1.6±0.4)分。男生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得分与自身亲密关系满意度得分呈直线负相关(P<0.05),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得分与自身抑郁得分呈直线正相关(P<0.05),亲密关系满意度得分与自身抑郁得分呈直线负相关(P<0.05)。女生依恋回避得分与亲密关系满意度得分呈直线负相关(P<0.05),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得分与自身抑郁得分呈直线正相关(P<0.05),亲密关系满意度得分与自身抑郁得分呈直线负相关(P<0.05)。男生依恋回避得分与女生亲密关系满意度得分呈直线负相关(P<0.05),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得分与女生抑郁得分呈直线正相关(P<0.05)。女生依恋回避得分与男生亲密关系满意度得分呈直线负相关(P<0.05),女生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得分与男生抑郁得分呈直线正相关(P<0.05)。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得分是自身亲密关系满意度、抑郁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女生依恋回避得分是自身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得分是自身抑郁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男生依恋回避得分是女生亲密关系满意度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得分是女生抑郁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女生依恋回避得分是男生亲密关系满意度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得分是男生抑郁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安全的依恋类型不仅可以减少个体自身抑郁程度,还可提高恋人的亲密关系满意度、降低对方的抑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客体依恋 亲密关系满意度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体关系量表在精神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彭红军 孟宪璋 +1 位作者 龙英 郭扬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4期2410-241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精神疾病的客体关系特点,为临床中精神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应用客体关系自主同一性量表(MOA)测量符合入组标准的32例正常成人、32例分裂症(偏执型)患者、30例抑郁症(单相)患者及31例躁狂症患者客体关系水平。结... 目的:探讨不同精神疾病的客体关系特点,为临床中精神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应用客体关系自主同一性量表(MOA)测量符合入组标准的32例正常成人、32例分裂症(偏执型)患者、30例抑郁症(单相)患者及31例躁狂症患者客体关系水平。结果:采用三分法,各组在高客体关系水平及低客体关系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中客体关系水平上差异无显著性。采用MOA七因子区分各种精神疾病,显示在分离自主的相互作用、分离自主的相似活动、依赖活动、毁灭性不平衡(DI)等变量上各组之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DI可能作为区分正常人与精神疾病患者的一个指标。结论:在不同客体关系水平上,不同精神疾病客体关系各有特点,部分客体关系变量在精神疾病鉴别上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客体依恋 自主同一性量表 罗夏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