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法上客体与对象的区分及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曹相见 《法治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40-53,共14页
客体与对象的区分既有其语义学基础,在刑法上也有所贯彻,且与民法紧密关联,民法学界也有许多探索,并日益引起学界关注。就其区分路径而言,客体层次说误判了权利的结构,客体权利说则脱离了权利的视野,均不足取,客体行为说兼有二者之利却... 客体与对象的区分既有其语义学基础,在刑法上也有所贯彻,且与民法紧密关联,民法学界也有许多探索,并日益引起学界关注。就其区分路径而言,客体层次说误判了权利的结构,客体权利说则脱离了权利的视野,均不足取,客体行为说兼有二者之利却无二者之弊,具有合理性。客体行为说可有效解释民事权利诸类型,正确界定民事权利的性质,真正开创了"人格·财产"的私法格局,为人格权正面确权、人格权独立成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体与对象 义务人行为 客体行为说 人格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