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略论审讯策略
被引量:
1
1
作者
云山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11-13,共3页
审讯策略的概念及其内容,历来众说纷云。为了开展预审学术研究,本文就此问题谈点浅见。策略,即计策谋略。指为实现某一特定的任务而采取的方法。审讯策略,是指为了完成预审任务,在讯问被告人的过程中,依据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针对各种...
审讯策略的概念及其内容,历来众说纷云。为了开展预审学术研究,本文就此问题谈点浅见。策略,即计策谋略。指为实现某一特定的任务而采取的方法。审讯策略,是指为了完成预审任务,在讯问被告人的过程中,依据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针对各种不同类型案件的不同特点和被告人的不同情况,以促使被告人对所犯罪行作出彻底的真实的陈述为目的而灵活运用的策略方法。从审讯策略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审讯策略具有四个特点,即特定性、原则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审讯策略是方法,而又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讲的审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讯
策略
被告人
审讯方法
预审
灵活运用
不同类型
不同特点
证据
特定性
政策攻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说利用情绪变化开展审讯
2
作者
王伟民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6期20-22,共3页
许多预审办案人员有过这样的体验:在审讯中,通过对被告人的感情刺激,使被告人的情绪发生较大的波动,进而动摇被告人抗拒交待的意志,是审讯获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可是,对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是不足。笔者拟就这一问题做些初步探讨。一。
关键词
被告人
情绪变化
审讯方法
预审
情绪体验
初步探讨
重要经验
大脑皮层
理论研究
开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徇私舞弊案件的预审方法
3
作者
姜广仁
陈贵程
《政法论丛》
CSSCI
1996年第1期24-26,共3页
浅谈徇私舞弊案件的预审方法姜广仁,陈贵程对徇私舞弊案件预审的实践证明,多数案犯不仅不会轻易地坦白交待罪行,而且力图从执法人员的态度和言行中摸清底细,以便采取对策,隐瞒罪行,逃避惩罚。因此,预审人员必须讲究审问方法,探...
浅谈徇私舞弊案件的预审方法姜广仁,陈贵程对徇私舞弊案件预审的实践证明,多数案犯不仅不会轻易地坦白交待罪行,而且力图从执法人员的态度和言行中摸清底细,以便采取对策,隐瞒罪行,逃避惩罚。因此,预审人员必须讲究审问方法,探求其艺术,才能保证讯问工作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告人
心理状态
审讯
工作
审方
证据
讯问工作
心理特点
审讯方法
刑事执法
心理弱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刑讯逼供为何禁而不绝
4
作者
白淑卿
《现代法学》
1987年第4期52-55,共4页
刑讯逼供是指司法人员采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迫使人犯招供的一种审讯方法。我们党和国家一贯反对刑讯逼供。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对人犯采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的行为仍然时有发生,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为什么刑讯逼供至今仍然是我们...
刑讯逼供是指司法人员采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迫使人犯招供的一种审讯方法。我们党和国家一贯反对刑讯逼供。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对人犯采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的行为仍然时有发生,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为什么刑讯逼供至今仍然是我们司法工作中屡禁不绝的一大顽症呢? 一、对刑讯逼供的来源和实质不够了解,封建专制主义思想残余还没有肃清,存在着封建特权思想。刑讯逼供作为一种审讯方法,发端于奴隶制时代。公元前七世纪至三世纪古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中的雅典法律规定,奴隶仅在酷刑下提供的证言才认为有效。罗马法律规定,为了取证,对自由人也可以逼供、拷打。刑讯逼供在我国起源更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讯逼供罪
被告人
司法人员
司法机关
司法实践
封建专制主义
审讯方法
变相肉刑
刑事诉讼法
高度重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彻底废止肉刑,切实保障人身自由,是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希坡
《社会科学辑刊》
1979年第4期132-142,共11页
刑讯逼供、乱打乱杀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产物犯罪和刑罚这些法律术语,是个政治的历史的概念。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生产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社会分裂为阶级时的产物,是阶级斗争的表现。统治阶级把危害统治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的行为定...
刑讯逼供、乱打乱杀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产物犯罪和刑罚这些法律术语,是个政治的历史的概念。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生产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社会分裂为阶级时的产物,是阶级斗争的表现。统治阶级把危害统治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的行为定为“犯罪”,对犯罪者施以各种惩罚手段,即为“刑罚”。所谓“肉刑”,是指剥削者国家残害受审判者肉体的各种刑罚方法。与此相联系的“刑讯逼供”,就是对受审者的肉体施以酷刑而逼取口供的各种审讯方法。在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广泛适用肉刑和死刑,并且明文规定在法律文件中。在奴隶制度下,“奴隶不仅不算公民,而且不算是人,罗马法把奴隶看作一种物品”,“对他不仅可以随便使用暴力,就是把他杀死,也不算犯罪。”我国在商、周奴隶制时代,就已形成了五种残酷的刑罚:墨刑(刺刻面额涂以墨色)、劓刑(割鼻)、剕刑(断足)、宫刑(男子割生殖器,女子幽禁宫中)、大辟(处死)。此外,还有剖腹、炮烙,活埋等酷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讯逼供
变相肉刑
人身自由权利
统治秩序
刑罚
方法
死刑
审讯方法
统治阶级利益
法律术语
犯罪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审讯策略
被引量:
1
1
作者
云山城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11-13,共3页
文摘
审讯策略的概念及其内容,历来众说纷云。为了开展预审学术研究,本文就此问题谈点浅见。策略,即计策谋略。指为实现某一特定的任务而采取的方法。审讯策略,是指为了完成预审任务,在讯问被告人的过程中,依据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针对各种不同类型案件的不同特点和被告人的不同情况,以促使被告人对所犯罪行作出彻底的真实的陈述为目的而灵活运用的策略方法。从审讯策略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审讯策略具有四个特点,即特定性、原则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审讯策略是方法,而又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讲的审讯方法。
关键词
审讯
策略
被告人
审讯方法
预审
灵活运用
不同类型
不同特点
证据
特定性
政策攻心
分类号
D63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说利用情绪变化开展审讯
2
作者
王伟民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6期20-22,共3页
文摘
许多预审办案人员有过这样的体验:在审讯中,通过对被告人的感情刺激,使被告人的情绪发生较大的波动,进而动摇被告人抗拒交待的意志,是审讯获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可是,对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是不足。笔者拟就这一问题做些初步探讨。一。
关键词
被告人
情绪变化
审讯方法
预审
情绪体验
初步探讨
重要经验
大脑皮层
理论研究
开展
分类号
D63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徇私舞弊案件的预审方法
3
作者
姜广仁
陈贵程
机构
山东省鱼台县人民检察院
出处
《政法论丛》
CSSCI
1996年第1期24-26,共3页
文摘
浅谈徇私舞弊案件的预审方法姜广仁,陈贵程对徇私舞弊案件预审的实践证明,多数案犯不仅不会轻易地坦白交待罪行,而且力图从执法人员的态度和言行中摸清底细,以便采取对策,隐瞒罪行,逃避惩罚。因此,预审人员必须讲究审问方法,探求其艺术,才能保证讯问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
被告人
心理状态
审讯
工作
审方
证据
讯问工作
心理特点
审讯方法
刑事执法
心理弱点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刑讯逼供为何禁而不绝
4
作者
白淑卿
出处
《现代法学》
1987年第4期52-55,共4页
文摘
刑讯逼供是指司法人员采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迫使人犯招供的一种审讯方法。我们党和国家一贯反对刑讯逼供。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对人犯采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的行为仍然时有发生,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为什么刑讯逼供至今仍然是我们司法工作中屡禁不绝的一大顽症呢? 一、对刑讯逼供的来源和实质不够了解,封建专制主义思想残余还没有肃清,存在着封建特权思想。刑讯逼供作为一种审讯方法,发端于奴隶制时代。公元前七世纪至三世纪古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中的雅典法律规定,奴隶仅在酷刑下提供的证言才认为有效。罗马法律规定,为了取证,对自由人也可以逼供、拷打。刑讯逼供在我国起源更早。
关键词
刑讯逼供罪
被告人
司法人员
司法机关
司法实践
封建专制主义
审讯方法
变相肉刑
刑事诉讼法
高度重视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彻底废止肉刑,切实保障人身自由,是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希坡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79年第4期132-142,共11页
文摘
刑讯逼供、乱打乱杀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产物犯罪和刑罚这些法律术语,是个政治的历史的概念。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生产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社会分裂为阶级时的产物,是阶级斗争的表现。统治阶级把危害统治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的行为定为“犯罪”,对犯罪者施以各种惩罚手段,即为“刑罚”。所谓“肉刑”,是指剥削者国家残害受审判者肉体的各种刑罚方法。与此相联系的“刑讯逼供”,就是对受审者的肉体施以酷刑而逼取口供的各种审讯方法。在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广泛适用肉刑和死刑,并且明文规定在法律文件中。在奴隶制度下,“奴隶不仅不算公民,而且不算是人,罗马法把奴隶看作一种物品”,“对他不仅可以随便使用暴力,就是把他杀死,也不算犯罪。”我国在商、周奴隶制时代,就已形成了五种残酷的刑罚:墨刑(刺刻面额涂以墨色)、劓刑(割鼻)、剕刑(断足)、宫刑(男子割生殖器,女子幽禁宫中)、大辟(处死)。此外,还有剖腹、炮烙,活埋等酷刑。
关键词
刑讯逼供
变相肉刑
人身自由权利
统治秩序
刑罚
方法
死刑
审讯方法
统治阶级利益
法律术语
犯罪分子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略论审讯策略
云山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说利用情绪变化开展审讯
王伟民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浅谈徇私舞弊案件的预审方法
姜广仁
陈贵程
《政法论丛》
CSSCI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刑讯逼供为何禁而不绝
白淑卿
《现代法学》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彻底废止肉刑,切实保障人身自由,是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张希坡
《社会科学辑刊》
197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