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地区审议式民主的实践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沈惠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6-73,共8页
审议式民主在20世纪80年代的兴起标志着西方民主政治实践进入一个更加精细化的发展阶段。自此世界上多个国家或地区纷纷加入审议式民主的实践热潮,中国台湾地区亦在其中。目前台湾地区审议式民主的实践主要采取公民会议、审议式民调、... 审议式民主在20世纪80年代的兴起标志着西方民主政治实践进入一个更加精细化的发展阶段。自此世界上多个国家或地区纷纷加入审议式民主的实践热潮,中国台湾地区亦在其中。目前台湾地区审议式民主的实践主要采取公民会议、审议式民调、公民陪审团、愿景工作坊等形式,其主要特征包括形式多样、层次广泛以及议题丰富等。这些实践有助于公民提升了解复杂的政策议题的兴趣与能力,有助于消解台湾地区的社会分裂、族群对立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公民对政策影响有限,过度强调共识导致弱势群体的观点和利益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政府决策背书的工具,甚至沦落为政客们选举操作与打击对手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审议式民主 公民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村里治理的理论与实务——以台湾花莲县村里长的考察为例
2
作者 邵泽开 廖南贵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4-111,共8页
村里长在台湾的地方自治中,原在于扮演政令倡导、舆情回馈的功能。但随着数字化通信的蓬勃发展,除大众所熟知的基层选举的政治意涵外,村里治理还具有公民、社会与经济等诸多方面的意义。村里长承担信息转介与沟通的功能似乎逐渐式微,村... 村里长在台湾的地方自治中,原在于扮演政令倡导、舆情回馈的功能。但随着数字化通信的蓬勃发展,除大众所熟知的基层选举的政治意涵外,村里治理还具有公民、社会与经济等诸多方面的意义。村里长承担信息转介与沟通的功能似乎逐渐式微,村里治理功能正面临转型与重新定位。面对风险化社会、高龄化社会的趋势,风险侦测与预防可能成为村里长可以重新定位的有利基础和条件。基于"村里治理"概念运用花莲县25个村里长的访谈资料,说明基层地方自治意义,并剖析花莲县在村里治理上的状态与成效,进一步说明村里治理对于"地方治理"的意义与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治理 村里治理 审议式民主 参与民主 公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政治衰败:经验事实与理论溯源 被引量:4
3
作者 曹起曈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4-140,共7页
自亨廷顿提出政治衰败理论以来,这一最初仅用以分析发展中国家的概念经历了适用范围的持续扩展,直至福山近年来阐述了政治衰败体现于当代美国社会的理论可能和经验事实。美国如今遭受政治衰败源自法治和"民主"无法为国家能力... 自亨廷顿提出政治衰败理论以来,这一最初仅用以分析发展中国家的概念经历了适用范围的持续扩展,直至福山近年来阐述了政治衰败体现于当代美国社会的理论可能和经验事实。美国如今遭受政治衰败源自法治和"民主"无法为国家能力所平衡。否决制政体和家族制复辟协同作用导致政治衰败最为典型的实例,体现于美国面临的预算危机之中。导致否决制政体和家族制复辟的,不仅仅是现有的政治制度,同时还有公众对于政治问题漠不关心的态度。审议式民主模型在美国的广泛推行,可能成为缓解美国政治衰败的一种可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政治衰败 否决制政体 家族制复辟 政治漠视 审议式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