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9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信企业对正常企业审计费用的溢出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许为宾 王雅娴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4,共9页
企业诚信情况对审计师定价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某些企业的不良声誉是否会对所在区域内其他正常企业的审计费用产生声誉溢出效应呢?文章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失信企业对当地正常企业审计费用的溢出效应。研... 企业诚信情况对审计师定价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某些企业的不良声誉是否会对所在区域内其他正常企业的审计费用产生声誉溢出效应呢?文章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失信企业对当地正常企业审计费用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失信企业存在负向溢出效应,即失信企业比例越高,该地区正常企业审计费用越高;企业自身声誉和媒体正面报道均能缓解失信企业对当地正常企业审计费用的负向溢出效应。机制检验发现,失信企业主要通过增加审计师投入来提高正常企业的审计费用。研究结果丰富和补充了诚信及审计领域的研究成果,为企业、审计师和监管部门等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信企业 审计费用 溢出效应 社会信用体系 诚信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锁股东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王前 谢天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8-47,共10页
连锁股东作为连接同行业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关键治理主体,由于其兼具市场合谋与治理优化的双重特性而引发争议;审计费用作为被审计公司与注册会计师之间重要的经济联系,其影响因素亦备受学术界关注。基于手工收集的2004—2022年A股上市公... 连锁股东作为连接同行业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关键治理主体,由于其兼具市场合谋与治理优化的双重特性而引发争议;审计费用作为被审计公司与注册会计师之间重要的经济联系,其影响因素亦备受学术界关注。基于手工收集的2004—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深入探究连锁股东的存在对审计费用产生的影响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连锁股东的存在导致公司需要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验证了市场合谋的观点。机制分析发现,连锁股东通过提高高管薪酬和股权制衡度来增加审计费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以及公司大股东的资金占用现象加剧了连锁股东对审计费用的正面影响。同时,异质性分析发现,与交易型连锁股东相比,稳定型连锁股东与审计费用的正向关系更显著。文章从审计视角拓展了连锁股东经济后果的研究,为厘清连锁股东的双重治理角色提供新的证据,对优化企业治理决策、规范股东行为以及政府监管的有效执行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锁股东 审计费用 市场合谋观 审计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漂棕、经营风险与审计费用
3
作者 梁毕明 李潍莼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7-26,共10页
文章选取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漂棕对审计费用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漂棕行为会增加审计费用。通过增减控制变量、缩减样本区间、解释变量滞后一期、PSM检验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 文章选取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漂棕对审计费用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漂棕行为会增加审计费用。通过增减控制变量、缩减样本区间、解释变量滞后一期、PSM检验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经营风险在企业漂棕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中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说明企业漂棕增加经营风险,进而增加审计费用。此外,企业漂棕增加审计费用的作用在低环境敏感性行业和数字化转型程度低的企业更加显著。结果丰富了企业漂棕与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为规范企业ESG信息披露的标准和强化审计监督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漂棕 审计费用 经营风险 企业信息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ESG表现波动性会影响审计费用吗
4
作者 雷倩华 林子佳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0,共7页
企业ESG表现的波动性是刻画ESG表现动态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企业ESG表现波动性与审计费用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企业ESG表现波动性与支付的审计费用呈正相关关系。机制分析表明,ESG表现波动性大的... 企业ESG表现的波动性是刻画ESG表现动态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企业ESG表现波动性与审计费用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企业ESG表现波动性与支付的审计费用呈正相关关系。机制分析表明,ESG表现波动性大的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较高,从而使得审计费用较高。进一步分析发现,ESG表现波动性对审计费用的正向影响在上期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和处于非重污染行业的企业中,以及在关键审计事项强制披露政策实施后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一方面丰富了ESG表现波动性和审计费用的相关研究,另一方面为企业的ESG战略制定和审计师风险评估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表现波动性 审计费用 经营风险 信号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影响审计费用吗? 被引量:1
5
作者 杜佳轩 何涌 《审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60,共14页
在科技推动传统金融业创新的浪潮下,金融科技为企业和投资者创造发展机遇也带来挑战。本文以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究金融科技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致使企业审计费用呈现上升态势;其机... 在科技推动传统金融业创新的浪潮下,金融科技为企业和投资者创造发展机遇也带来挑战。本文以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究金融科技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致使企业审计费用呈现上升态势;其机制是在审计师供给端促使审计投入增加,在企业需求端提升风险承担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由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且事务所和审计师无地区专长时,金融科技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更突出;市场化水平、分析师关注度和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在两者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拓展性检验表明:金融科技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以及增强信息获取能力进而提升企业风险承担能力。本研究有助于揭示金融科技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对助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和改善公司治理方面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审计费用 审计投入 风险承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ESG表现差距与审计费用
6
作者 朱荣 刘婷婷 谢彤佳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40,F0002,共9页
鉴于供应链企业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致性对于推动供应链稳定性及企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基于供应链伙伴价值文化相似性的视角,探索企业与其供应链伙伴ESG表现差距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与其供应链伙... 鉴于供应链企业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致性对于推动供应链稳定性及企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基于供应链伙伴价值文化相似性的视角,探索企业与其供应链伙伴ESG表现差距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与其供应链伙伴ESG表现差距越大,企业的审计费用就越高,该效应通过经营风险、供应链中断风险及审计师选择相似性等机制实现。此外,在低市场化进程地区、低内部控制质量及高商业信用融资依赖的企业中,该影响更为显著。同时,相比供应商伙伴,企业与客户伙伴的ESG表现差距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表现差距 价值文化相似性 供应链伙伴 审计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垂直整合能够降低审计费用吗? 被引量:1
7
作者 秦杰 杨强 +1 位作者 孙乾 张文宇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60,共13页
以2008—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纵向一体化的视角检验了供应链垂直整合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垂直整合能够显著降低审计费用,体现了供应链专业化整合在提升企业成本效益方面的重要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供应链垂... 以2008—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纵向一体化的视角检验了供应链垂直整合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垂直整合能够显著降低审计费用,体现了供应链专业化整合在提升企业成本效益方面的重要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供应链垂直整合水平主要通过“降低经营风险”和“降低信息不对称”两条机制对审计费用产生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企业外部交易成本较高或内部管控成本较低时,供应链垂直整合对审计费用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研究不仅深化了供应链垂直整合经济后果的研究,而且进一步拓展了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研究边界,为企业优化供应链资源配置、发挥审计费用的成本优势提供了经验证据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垂直整合 审计费用 经营风险 信息不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碳风险如何影响审计定价——基于异常审计费用的研究
8
作者 王中超 于瑶 王帆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66,共15页
随着“双碳”战略目标的实施,企业碳风险已成为利益相关者的关注重点,并影响到审计市场。利用2009—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企业碳风险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企业碳风险提升,审计师收取的异常审计费用提高。机... 随着“双碳”战略目标的实施,企业碳风险已成为利益相关者的关注重点,并影响到审计市场。利用2009—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企业碳风险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企业碳风险提升,审计师收取的异常审计费用提高。机制分析发现,企业碳风险提升会导致其经营风险、舞弊风险和诉讼风险的增加,从而提高了异常审计费用。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所在地区政府环境治理压力大、公众环境关注度高、纳入碳交易试点、数字化程度高,以及企业高管绿色认知高,企业碳风险对异常审计费用的正向影响更弱。因此,政府应加快建立碳排放信息披露和碳审计制度,并构建多方参与的企业碳风险治理监督网络,推动企业主动降低碳风险,助力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碳风险 异常审计费用 审计定价 审计师风险感知 经营风险 舞弊风险 诉讼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专项清欠行动与民营企业审计费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洪金明 吕学振 卢思哲 《审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6,共14页
国务院于2018年开展了专项清欠行动,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账款被政府、国有企业拖欠问题。本文以政府专项清欠行动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该行动对民营企业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专项清欠行动显著降低了民营企业的... 国务院于2018年开展了专项清欠行动,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账款被政府、国有企业拖欠问题。本文以政府专项清欠行动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该行动对民营企业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专项清欠行动显著降低了民营企业的审计费用,其原因在于政府专项清欠行动能够降低应收账款规模和坏账准备。政府专项清欠行动对民营企业审计费用的影响在市场竞争程度较高、客户集中度较高、信息透明度较低以及没有国资参股的情境下更显著。尽管政府专项清欠行动降低了民营企业的审计费用,但未给审计质量带来不利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政府专项清欠行动降低了民营企业的经营负担,对规范政府行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专项清欠行动 审计费用 审计投入 审计风险溢价 应收账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治理生态与审计费用
10
作者 孙永军 张彤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29-138,共10页
关联交易案件本质上体现了公司治理生态协调治理机制不充分、不完善的矛盾。能否有效增强治理生态对关联交易和审计费用之间的信息传导机制和约束机制,成为重要话题。文章以2018—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正常关联交... 关联交易案件本质上体现了公司治理生态协调治理机制不充分、不完善的矛盾。能否有效增强治理生态对关联交易和审计费用之间的信息传导机制和约束机制,成为重要话题。文章以2018—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正常关联交易对审计费用没有显著影响,而异常关联交易水平越高,审计费用越高;公司治理生态对两者具有调节作用;信息传导机制有效,但约束机制较为脆弱,治理生态结构协同优势不强。同时,信息透明度在异常关联交易和审计费用之间存在中介效应,是信息传导和约束机制的关键因素。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完善约束机制以及公司治理生态体系一体化建设提供了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交易 审计费用 治理生态 信息透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后任审计师沟通有效性、代理成本与审计费用
11
作者 王方 汤雪华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5,共6页
前后任审计师沟通有效性直接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进度安排、审计程序及审计质量等,通过削弱信息不对称,进而影响后任审计师的审计费用。基于2017—2022年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提供的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信息,分析前后任审计... 前后任审计师沟通有效性直接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进度安排、审计程序及审计质量等,通过削弱信息不对称,进而影响后任审计师的审计费用。基于2017—2022年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提供的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信息,分析前后任审计师沟通有效性、代理成本与审计费用的关系,建立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结果表明:前后任审计师沟通越有效,其后任审计师审计费用越低,且代理成本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加入产权性质作为调节变量,发现相比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前后任审计师沟通有效性对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更显著,且产权性质正向调节前后任审计师沟通有效性与审计费用间的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后任审计 审计费用 代理成本 产权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审计单位数字并购对审计费用的影响
12
作者 李明 王卫 左静静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1,共11页
数字并购作为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获取的重要途径,具有数字革新价值与相应风险,并由此对审计工作产生影响。选取2009—2022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样本,以审计费用为切入点,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并购如何影响审计工作与定价决策... 数字并购作为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获取的重要途径,具有数字革新价值与相应风险,并由此对审计工作产生影响。选取2009—2022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样本,以审计费用为切入点,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并购如何影响审计工作与定价决策。研究发现,被审计单位数字并购显著提升审计费用,在考虑内生性与稳健性问题后依然显著。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并购行为会显著增加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审计师会相应增加审计投入,从而影响审计定价决策。异质性检验发现,当被审计单位为数字经济企业、高管团队具有数字背景、聘请国际“四大”事务所审计以及审计师行业专长较高时,数字并购对审计费用的正向影响不显著。研究从审计费用视角探讨了企业数字发展的“另一面”,完善了数字并购的风险与成本研究,丰富了现时审计体系在数字情境下的革新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并购 审计费用 数字技术 数据资源 固有风险 控制风险 审计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港通”政策对标的企业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赵世君 李盈盈 +1 位作者 叶汪霞 赵方铭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95,共13页
“沪港通”政策对标的企业的遴选机制和监管强化效应会促使标的企业改善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进而降低标的企业的审计风险和审计费用;“沪港通”政策会促使标的企业基金持股比例增加和盈余质量提升,从而降低标的... “沪港通”政策对标的企业的遴选机制和监管强化效应会促使标的企业改善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进而降低标的企业的审计风险和审计费用;“沪港通”政策会促使标的企业基金持股比例增加和盈余质量提升,从而降低标的企业的重大错报风险以及控制风险和固有风险,减少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溢价。采用沪市A股上市公司2011—2017年数据的分析发现:“沪港通”政策的实施显著降低了标的企业的审计费用,该作用在东部地区企业和国有企业中更显著;“沪港通”政策可以通过增加标的企业基金持股比例和提升标的企业盈余质量两条路径来降低标的企业审计费用。因此,应持续推进资本市场有序开放,在强化监管和完善监管机制的同时大力培育优质机构投资者,并引导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沪港通”政策 审计费用 标的企业 公司治理 盈余质量 基金持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与企业审计费用
14
作者 陶春华 张资政 孙凯 《审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32,共14页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作为推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政策工具,是否能够切实发挥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有效性,是当前亟须解答的问题。本文选取2010-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从企业审计费用视角检验碳排放权交...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作为推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政策工具,是否能够切实发挥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有效性,是当前亟须解答的问题。本文选取2010-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从企业审计费用视角检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微观经济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能够显著降低企业审计费用。中介机制分析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能够通过缓解企业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风险及改善企业环境绩效进而降低企业审计费用。扩展性分析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降低企业审计费用的效应在所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采取初始配额付费方式、非履约主体较活跃以及年碳均价较高时更显著;同时,此效应在审计师行业专长较强以及所在地区的政府对环保问题的关注程度较高的企业中也更为显著。本文为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推进与完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审计费用 信息不对称 企业风险 环境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强监管会影响审计费用吗?
15
作者 王洋洋 孙宏 《审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145,共13页
金融监管强化旨在保障宏观金融环境稳定,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本文立足于以风险为决策导向的外部第三方视角,考察会计师事务所对基于这一目标实施的资管新规所作出的反应,以揭示金融强监管治理效应。研究发现,资管新规实施后,企业审计费... 金融监管强化旨在保障宏观金融环境稳定,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本文立足于以风险为决策导向的外部第三方视角,考察会计师事务所对基于这一目标实施的资管新规所作出的反应,以揭示金融强监管治理效应。研究发现,资管新规实施后,企业审计费用降低。机制检验表明,资管新规背景下审计费用下降由经营风险和代理风险减小所致,且企业金融投资压缩、主业业绩改善和债务融资约束缓解是上述作用的关键原因。此外,在高管拥有金融背景的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企业中,或当事务所的规模较小和客户重要性水平较高时,这一负向关系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显示,资管新规实施后企业并未选择更低质量事务所,且能在审计质量不受损同时实现审计意见改善。研究结果为明晰资管新规治理有效性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于持续推进金融强监管、助力资本市场良性发展具有政策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强监管 资管新规 审计风险 审计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并购投资决策影响了审计费用吗?
16
作者 孟超 陈晨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1-45,共5页
并购活动是企业开拓市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企业的并购决策同样是风险和机遇并存。本文将从外部审计视角出发,考察企业的并购投资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利用2008—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以下结论:(1)企业的... 并购活动是企业开拓市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企业的并购决策同样是风险和机遇并存。本文将从外部审计视角出发,考察企业的并购投资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利用2008—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以下结论:(1)企业的并购投资决策会显著提高审计费用,这说明在并购事件发生时,企业将面临着更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从而提升了审计风险;(2)对其中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并购投资决策会加剧企业的信息不透明度,进而提高了审计费用;(3)从企业内部治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较高的内部控制质量会削弱并购投资对审计费用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购投资 审计费用 信息透明度 内部控制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兼任高管对企业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边莹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36,共5页
本文选取2009—2021年中国沪深A股数据为研究样本,从审计费用角度出发,考察纵向兼任高管对企业审计费用的影响,并从企业经营风险、业务复杂度等方面进行异质性分析。通过实证检验发现,纵向兼任高管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审计费用,这说明纵... 本文选取2009—2021年中国沪深A股数据为研究样本,从审计费用角度出发,考察纵向兼任高管对企业审计费用的影响,并从企业经营风险、业务复杂度等方面进行异质性分析。通过实证检验发现,纵向兼任高管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审计费用,这说明纵向兼任高管在一定上会降低外部审计所面临的风险,从而抑制了审计费用。基于企业经营风险差异分析,研究发现当企业的经营风险更高时,纵向兼任高管对审计费用的降低作用更显著;基于业务复杂性进行检验发现,当企业发生类似并购等复杂投资活动时,纵向兼任高管对审计费用的降低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兼任高管 审计费用 经营风险 企业并购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工厂”认定对异常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仲怀公 何金容 黄容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0-128,F0003,共10页
全球资源短缺和气候风险加剧,绿色发展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中国工信部于2016年启动绿色制造专项行动,通过建立“绿色工厂”评价体系,引导企业绿色发展,该政策的实施必将影响企业行为决策,并对审计师在内的利益相关者行为产... 全球资源短缺和气候风险加剧,绿色发展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中国工信部于2016年启动绿色制造专项行动,通过建立“绿色工厂”评价体系,引导企业绿色发展,该政策的实施必将影响企业行为决策,并对审计师在内的利益相关者行为产生影响。以2014—202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绿色工厂”认定对企业异常审计费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工厂”认定能够显著降低异常审计费用。异质性分析表明,降低效应在环境表现得分高、非重污染行业以及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机制检验显示,“绿色工厂”认定通过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提升信息披露质量,进而减少异常审计费用。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工厂”认定通过降低异常审计费用,进一步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研究结果为政府部门完善“绿色工厂”评定政策提供了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工厂”认定 异常审计费用 经营风险 信息披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体制改革与审计费用--来自地方巡回法庭设立的经验证据
19
作者 黄恒 齐保垒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2,共7页
司法系统能够对审计师执业产生重要影响。基于2010—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并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DID)系统考察设立地方巡回法庭的司法体制改革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司法体制改革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审计费用,而且该影... 司法系统能够对审计师执业产生重要影响。基于2010—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并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DID)系统考察设立地方巡回法庭的司法体制改革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司法体制改革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审计费用,而且该影响效应是通过提高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的渠道实现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司法体制改革对审计费用的提高效应在法治环境差的地区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企业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司法体制改革虽然增加了企业审计费用,但也带来了审计服务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体制改革 地方巡回法庭 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 审计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模式变革与审计费用:来自企业上云的证据
20
作者 胡珺 赵晓彤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1-47,F0002,5,共9页
商业模式变革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方式,但也伴随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本文以企业上云作为切入点,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考察了企业商业模式变革对审计定价决策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以2009—2021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研究发现,相较未... 商业模式变革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方式,但也伴随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本文以企业上云作为切入点,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考察了企业商业模式变革对审计定价决策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以2009—2021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研究发现,相较未上云企业,上云企业的审计费用会显著降低;机制检验发现,风险溢价和审计成本是影响审计师降低上云企业审计收费的两个重要潜在因素,表现为当企业财务困境风险以及业务复杂程度相对更高时,企业上云对审计费用的负向影响会更为明显;异质性检验还发现,企业上云对审计费用的降低作用在大型事务所审计、企业具有IT背景高管、数字行业以及云激励政策出台后更为显著。本文从企业上云的视角,不仅拓展了企业商业模式变革经济后果的研究,也丰富了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为企业管理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审计师等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都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模式变革 审计费用 企业上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