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审计证据
- 1
-
-
-
出处
《财会月刊》
1996年第3期36-37,共2页
-
文摘
第一条 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获取审计证据,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与适当性,根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 本准则所称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为形成审计意见所获取的证据第三条 本准则所称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足以使得注册会计师形成审计意见。 本准则所称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指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即审计证据应当与审计目的相关联,并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事实。
-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审计证据的相关性
独立审计
具体准则
被审计单位
内部控制制度
审计意见
内部证据
审计风险
审计程序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审计证据
- 2
-
-
作者
任咏恒
-
机构
杭州商学院
-
出处
《财会月刊》
1996年第2期37-38,共2页
-
文摘
第3号国际审计标准规定:“审计师应该通过履行符合性与实质性程序来获得充分适当的证据,以使他能够从中得出合理的结论,并以此为根据对财务信息提出意见。符合性程序是为了合理确认审计所信赖的内部控制内在有效运行而设计的测试。实质性程序是为了证明会计制度所产生的数据的完整、精确和有效而设计的测试。实质性程序有两种类型:①交易和余额细节的测试;②重要的比率和趋势分析,包括由此引起的对异常波动和异常项目的调查。”为了进一步阐述这一基本准则,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于1982年元月颁布了第7号国际审计标准《审计证据》。
-
关键词
审计证据的相关性
审计师
内部控制
外部证据
财务信息
符合性
审计标准
内部证据
审计实务
可靠性程序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