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审计管理体制深化改革逻辑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方舒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5,共6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审计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目的就是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权力监督...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审计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目的就是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权力监督思想等阐释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审计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理论逻辑,从审计的政治属性、政治定位以及政治功能进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审计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政治逻辑分析。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既是新时代治国理政在审计领域的重要制度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新的飞跃。审计管理体制的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意味着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审计之路:政党主导型审计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治国理政 政党主导型 审计管理体制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深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能抑制地方国有 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吗? 被引量:2
2
作者 窦炜 赵蕾 马莉莉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共11页
以2015年末我国实施的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试点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2020年A股地方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地方国有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审计管理体制... 以2015年末我国实施的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试点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2020年A股地方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地方国有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有效抑制了地方国有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规模。区分金融资产类别后研究发现,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企业显性金融资产规模的抑制效果较明显,但与隐性金融资产配置规模间无明显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力度以及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强度越大时,政府审计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越明显。机制分析发现,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通过规范政府干预缩减了地方国有企业显性金融资产配置规模,且在财政压力较大的地区这一抑制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 金融资产配置 隐性金融资产 政府审计 政府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地方审计管理体制的优化路径
3
作者 王扩建 戴笑源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18-124,共7页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审计职能的发挥至关重要,而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是审计功能实现的基础。为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本文以中国式现代化对地方审计管理体制的需求入手,提出地方审计管理体制...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审计职能的发挥至关重要,而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是审计功能实现的基础。为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本文以中国式现代化对地方审计管理体制的需求入手,提出地方审计管理体制运行中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审计全覆盖和审计现代化三重逻辑。而现行地方审计管理体制存在主体分散、项目管理低效、审计整改问责和审计体系缺陷等挑战,可以通过主体优化、项目优化、功能优化等地方审计管理体制路径,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地方审计管理体制 审计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韧性——基于组建党委审计委员会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6
4
作者 郭檬楠 宋鑫伟 李娜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基于组建党委审计委员会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样本,构建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韧性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以组建党委审计委员会为重要举措的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显著提高了... 基于组建党委审计委员会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样本,构建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韧性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以组建党委审计委员会为重要举措的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显著提高了国有企业韧性。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可以通过提高国家审计质量和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国有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等路径提升国有企业韧性。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宏观层面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以及微观层面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和资源配置效率能够显著增强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韧性的促进效应。研究结论对于厘清组建党委审计委员会的微观治理效应、激发国有企业审计监督效能、提高国有企业韧性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管理体制改革 党委审计委员会 国家审计 国有企业韧性 审计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与地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基于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试点改革的自然实验 被引量:22
5
作者 叶陈刚 黄冠华 朱郭一鸣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1,共11页
国有企业投资低效问题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难点,也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体制改革有助于强化基层审计机关独立性,进一步提升对地方国有企业的监督能力。基于2015年试点政策产生的自然实验场景,以地方国有上市公... 国有企业投资低效问题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难点,也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体制改革有助于强化基层审计机关独立性,进一步提升对地方国有企业的监督能力。基于2015年试点政策产生的自然实验场景,以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试点改革对地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具有促进效应;在审计关注度高和外部监督压力弱的样本中,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渠道检验结果显示,国家审计具有巩固公司内部控制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微观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投资效率 审计管理体制改革 审计质量 审计机关独立性 外部监督 内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审计管理体制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基于十九大报告的思考 被引量:33
6
作者 杨肃昌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7,共5页
审计体制是具有鲜明政治属性的一种制度安排,对其的任何变革都需要考虑周全、稳妥推进。结合十九大报告精神和我国审计事业多年来发展实践以及现行审计体制,改革审计管理体制应能够增强审计监督的有效性和独立性,应回归和突出国家审计... 审计体制是具有鲜明政治属性的一种制度安排,对其的任何变革都需要考虑周全、稳妥推进。结合十九大报告精神和我国审计事业多年来发展实践以及现行审计体制,改革审计管理体制应能够增强审计监督的有效性和独立性,应回归和突出国家审计基本职能,应以"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为方向,应在法治轨道上进行,应兼顾我国特有的政治关系和政治主体,应能够完善现行《宪法》和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于此,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管理体制 改革 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国家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审计委员会框架下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及其作用路径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锴 李学岚 汪国钧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26,共4页
文章探讨了基于审计委员会框架推进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研究提炼出发挥审计委员会框架下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作用应抓好的五个关键路径,并提出审计委员会框架下“财会—审计—监察”一体化监督合力的框架设想。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中... 文章探讨了基于审计委员会框架推进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研究提炼出发挥审计委员会框架下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作用应抓好的五个关键路径,并提出审计委员会框架下“财会—审计—监察”一体化监督合力的框架设想。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有助于指导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审计管理体制 审计委员会 审计监督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审计管理体制 促进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健全 被引量:3
8
作者 裴育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6期3-4,共2页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2)对于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要意义。为...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2)对于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深入学习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推动理论研究的新发展,南京审计大学组织专家学者,采用专题形式对党的十九大报告进行学习和讨论,从多角度全面解读和诠释党的十九大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监督 监督体系 审计管理体制 改革 党的执政能力 巡视制度 监督权力 监察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审计管理体制浅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歆 闫晋洁 吴凌飞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9-80,共2页
一、内部审计与政府审计的关系 现代内部审计理论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并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下不断发展完善,其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于维护私有产权。内部审计产生于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内容也因受托经济责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我... 一、内部审计与政府审计的关系 现代内部审计理论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并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下不断发展完善,其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于维护私有产权。内部审计产生于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内容也因受托经济责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我国的内部审计起步较晚,其产生的动因并非像西方内部审计那样基于受托经济责任的需要。在我国内部审计的起步初期,内部审计仅作为政府审计的补充,主要履行监督控制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审计管理体制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内部审计理论 政府审计 私有产权 控制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市场化程度与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18
10
作者 郭檬楠 郭金花 杨瑞平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38,55,共18页
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是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选取2008—2017年中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市场化程度的调节效... 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是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选取2008—2017年中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市场化程度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主要体现在改革当年及之后两个年度;市场化程度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但显著降低了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发挥了替代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可以通过减少政府公共支出、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和降低代理成本来促进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国有企业以及分析师关注度较低的国有企业。本研究对于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管理体制改革 市场化程度 国有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审计基本理论研究 推动审计管理体制改革 被引量:29
11
作者 董大胜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共4页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的任务。改革是一项实践创新活动,同时也需要理论指导。本文就深化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和创新,推动审计管理体制改革谈几点认识。
关键词 审计管理体制 体制改革 审计基础理论 需要理论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审计管理体制
12
作者 周恺 倪国爱 《财会月刊(合订本)》 1992年第4期40-40,共1页
现代意义上的审计监督,是以监督政府的财政预算执行,保障国家资产安全和预算收支的合规性和有效性为目的的。我国现行的审计体制却是一种行政性模式,审计机构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审计工作实行的是双重领导。
关键词 审计管理体制 审计体制 审计监督 资产安全 审计机关 有效性 预算执行 审计工作 审计机构 监督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国家审计职业准入制度研究
13
作者 徐超 黄蓉 顾婧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15,共8页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要"改革审计管理体制",作为审计管理体制的重要一环,审计职业化的建设刻不容缓,而审计职业准入制度作为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的"起点"亟待建立和完善。因此,借...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要"改革审计管理体制",作为审计管理体制的重要一环,审计职业化的建设刻不容缓,而审计职业准入制度作为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的"起点"亟待建立和完善。因此,借鉴国外审计职业准入和我国发展相对成熟的法官职业准入的经验做法,提出我国国家审计职业准入制度的框架,具体思路为:针对国家审计的职业特点,划分审计人员类型,分类招录,建立国家审计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审计职业经验准入制度和审计职业道德考察机制。同时,需健全相关配套制度及法律法规,以推动准入制度框架的执行落实,以期能够严格人才准入,优化审计队伍,推动我国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管理体制改革 国家审计 审计职业准入制度 国家治理 法官职业准入制度 审计职业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审计法治思维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运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国洪 赵磊磊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3,共8页
现代审计制度建设和审计理论研究亟须重视法治思维的引入和运用,尤其是在国家审计领域。新时代背景下,审计法治思维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特征,可以从国家审计的政治逻辑、文化意义和改革范式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和把握。作为审计法治思维的... 现代审计制度建设和审计理论研究亟须重视法治思维的引入和运用,尤其是在国家审计领域。新时代背景下,审计法治思维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特征,可以从国家审计的政治逻辑、文化意义和改革范式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和把握。作为审计法治思维的重要方面,“法治改革观”要求妥善处理审计改革与审计法治之关系,将重要的审计改革事项纳入法治轨道。根据这一要求,数字化时代“算法审计”“数据安全审计”的兴起和数字化审计新模式的形成,应当得到审计法治的充分回应;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地方试点应当通过全国人大的授权机制获得更多的合法性支撑,以规避改革的失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法治 审计文化 数字化审计 算法审计 数据安全审计 审计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财政审计中财政风险管理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玉栋 刘喆 常春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6-26,共11页
从风险管理的视角,基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的思路,探讨在关注国家财政安全、揭示存在的风险、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性建议的目标下财政审计更有利于控制财政风险的手段,这一手段就是通过构建财政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来开展... 从风险管理的视角,基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的思路,探讨在关注国家财政安全、揭示存在的风险、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性建议的目标下财政审计更有利于控制财政风险的手段,这一手段就是通过构建财政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来开展更为科学合理的风险识别和评估,将财政审计保持在可接受风险水平,避免财政危机的出现。鉴于财政审计机关作为经济运行的监督机构并未被赋予有力的风险处理手段,架构更为合理有效的财政审计组织模式就显得十分重要,它可以用来保障财政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和透明度,以推动财政风险的及时揭露和有效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风险管理 财政审计风险 预警指标体系 公共财政管理 财政审计组织模式 国家审计管理体制 财税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能降低国有企业审计风险吗?——来自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杨开元 霍晓艳 刘斌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32,共8页
以2007—2019年省以下地方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双重差分(DID)模型,实证检验了2015年开始的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对地方国有企业审计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财物统一管理显著降低了省以下地方国有企业的审计风... 以2007—2019年省以下地方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双重差分(DID)模型,实证检验了2015年开始的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对地方国有企业审计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财物统一管理显著降低了省以下地方国有企业的审计风险;在经济发展水平高、财政压力小的地区以及投资者监督弱的企业中,人财物管理改革对地方国有企业审计风险的降低作用更加显著;人财物管理改革可以通过提高国家审计质量和降低地方国有企业的代理成本进一步降低审计风险。研究结论对完善我国审计管理体制、加强审计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审计管理体制改革 审计风险 国有企业 人财物管理 审计意见 审计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财物统一管理改革能提升贵州省审计质量吗?——基于合成控制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贺鹏皓 贾海波 南永清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41,90,共12页
以2015年实施的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合成控制法构造真实改革试点地区与合成改革地区,测度人财物统一管理改革对贵州省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相比于未改... 以2015年实施的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合成控制法构造真实改革试点地区与合成改革地区,测度人财物统一管理改革对贵州省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相比于未改革省份,改革能显著提升贵州省审计质量。2016—2018年贵州省人均审计质量金额年均提升3.5万元。经过安慰剂检验、排序检验、均方预测误差比值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2)改革效果各试点省份存在异质性,贵州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的提升效果明显,重庆市存在一定的时滞性,云南省的改革效果提升不显著。(3)相较于其他试点省份,贵州省的改革最为彻底,其改革经验对于进一步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和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人财物统一管理改革 审计质量 合成控制法 审计管理体制改革 国家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财务报告审计的主体、内容和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甲奎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2,共15页
中国特色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制度尚在健全完善中,一些关键问题亟待研究解决。结合中国的法律及制度环境,按照“谁来审—审什么—怎么审”的主线,探讨了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主体及独立性、审计内容、审计思路及方式方法。研究认为:由于财政资... 中国特色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制度尚在健全完善中,一些关键问题亟待研究解决。结合中国的法律及制度环境,按照“谁来审—审什么—怎么审”的主线,探讨了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主体及独立性、审计内容、审计思路及方式方法。研究认为:由于财政资金的运动过程没有变化,不应当改变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主体地位,购买社会审计要限定审计对象范围、创新审计费用支付、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有必要组建国家、省、市、县审计委员会,由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产生,各级审计机关可作为同级审计委员会的决策执行机构,不再向同级人民政府负责,业务运行独立于政府体系,时机成熟时再从政府序列撤销;暂不审计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先审计两大核心财务报表,重点关注基础信息的完备性、抵销的充分性和调整的准确性,有无利用抵销阈值操纵盈余的行为,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完备后,再审计政府财政财务管理情况及其他事项;要结合运用统计抽样、判断抽样方法,推进政府财务报告大数据审计,实现上下级财政之间、同级财政与预算单位之间的会计数据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财务报告审计 权责发生制 审计主体 审计内容 审计方法 国家审计 审计监督 审计管理体制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86
19
作者 孙宝厚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共4页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的决策部署。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决定,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审计署,同时优化审计署职责,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的决策部署。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决定,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审计署,同时优化审计署职责,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今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审计工作的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问题,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的前进方向,为新时代审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学习贯彻落实好中央有关会议精神,本文在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情况、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作介绍的基础上,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谈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国家审计 审计委员会 审计管理体制 审计监督体系 第一次会议 审计工作 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制度功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解析——兼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功能定位 被引量:17
20
作者 晏维龙 庄尚文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共12页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迫使资本主义体系演化出一系列制度安排(包括审计制度),用于维护资本积累的稳定性,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进步。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迫使资本主义体系演化出一系列制度安排(包括审计制度),用于维护资本积累的稳定性,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进步。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资本积累理论、产权理论、市场经济理论与国家理论,从维护资本积累稳定性的层面深化对审计制度功能的理论认识,探讨不同类别的审计制度(企业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与政府审计)在维护资本积累稳定性层面所具有的一致性。其理论意义在于丰富和完善现有关于审计制度的理论研究,并为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做出一定的努力。应用上述理论分析,结合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论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功能定位,为通过改革审计管理体制、完善审计制度安排,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新时代 资本积累稳定性 审计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审计管理体制 审计制度安排 国家审计 政府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