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突发公共事件跟踪审计
被引量:7
- 1
-
-
作者
郑石桥
-
机构
南京审计大学审计科学院
-
出处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87-90,共4页
-
基金
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作用研究”(项目编号:19JZD027)
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审计基本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9JHQ066)。
-
文摘
跟踪审计已经成为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的主流模式。现有文献对突发公共事件跟踪审计的各主要问题已有不少讨论,但缺乏深度,且有些文献未贯穿审计逻辑。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分析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的各主要问题,从概念、原因、审计对象、审计方法及审计结果应用等方面提出一个突发公共事件跟踪审计的理论框架。
-
关键词
突发公共事件
跟踪审计
审计时效性
审计成本
审计价值
-
分类号
F239.44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论突发公共事件审计时机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郑石桥
-
机构
南京审计大学审计科学院
-
出处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84-87,共4页
-
基金
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作用研究”(项目编号19JZD027)
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审计基本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9JHQ066)。
-
文摘
基于经典审计理论,提出一个突发公共事件审计时机的理论框架。突发公共事件审计时机分为宏观时机和微观时机。宏观时机是指对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全过程的哪些阶段进行审计;微观时机是指何时对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某个阶段进行审计。宏观时机选择有三种模式,就整体成本效益性而言,事前与事后审计模式最佳,全过程审计模式次之,事中与事后审计模式最次。微观时机选择有跟踪审计、年度定期审计、常规事后审计三种方式。基于成本效益原则,预防与应急准备阶段和监测与预警阶段最适宜采用年度定期审计,应急处置与救援阶段最适宜采用跟踪审计,事后恢复与重建阶段时效性要求很强的采用跟踪审计,时效性要求有所降低的采用年度定期审计。
-
关键词
突发公共事件
审计时机
审计时效性
审计成本
审计价值
-
分类号
F239.44
[经济管理—会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