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审计师工作效率吗?——基于审计报告时滞的研究
1
作者 申宇冰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40,共6页
本文选取2010—2023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审计报告时滞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增加了审计报告时滞。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业务复杂度增加了审计报告时滞... 本文选取2010—2023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审计报告时滞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增加了审计报告时滞。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业务复杂度增加了审计报告时滞。区分数字技术类型后本文发现区块链技术应用不会增加审计报告时滞,而大数据技术对审计报告时滞的延长作用最强。除此之外,审计师行业专长以及企业高效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抵御数字化转型对审计效率带来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时滞 审计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审计报告时滞
2
作者 董延安 张诗文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33-140,共8页
非控股大股东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退出威胁的隐性治理作用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文章基于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非控股大股东的退出行为对公司审计报告发布延迟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非控股大股东退出... 非控股大股东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退出威胁的隐性治理作用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文章基于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非控股大股东的退出行为对公司审计报告发布延迟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非控股大股东退出行为能够显著缩短审计报告的发布延迟时间,作用方式为提高内部控制质量,且在审计师行业专长高、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未发生亏损的企业中这种作用更显著。研究旨在为非控股大股东提供策略性建议,使他们能够以更加灵活和有效的方式参与到公司治理中,进而优化公司的决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控股大股东 退出威胁 审计报告时滞 内部控制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企业金融化、高管团队不稳定性与审计报告时滞
3
作者 刘瑞华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49-53,共5页
本文以2013—2021年沪深A股实体企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将董、监、高识别为高管团队成员,构建高管团队不稳定计算模型后检验高管团队不稳定性与审计报告时滞间的关系,并将金融化这一实体企业普遍存在财务现象引入至两者关系研究框架中... 本文以2013—2021年沪深A股实体企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将董、监、高识别为高管团队成员,构建高管团队不稳定计算模型后检验高管团队不稳定性与审计报告时滞间的关系,并将金融化这一实体企业普遍存在财务现象引入至两者关系研究框架中。研究表明:高管团队不稳定性会加剧审计报告时滞,即高管团队不稳定性与审计报告时滞间显著正相关;实体企业金融化行为会加剧审计报告时滞,即实体企业金融化与审计报告时滞显著正相关;实体企业金融化会显著增强高管团队不稳定性与审计报告时滞间的正相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团队不稳定性 审计报告时滞 实体企业金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未决诉讼、法律环境与审计报告时滞 被引量:38
4
作者 刘慧 张俊瑞 孙嘉楠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2-120,共9页
基于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11~2016年的数据,探究了上市公司未决诉讼对审计报告时滞的影响,并检验了法律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显示,未决诉讼对审计报告时滞的正向影响是显著的;区分公司所在地的法律环境后,发现仅在高法治水平地区... 基于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11~2016年的数据,探究了上市公司未决诉讼对审计报告时滞的影响,并检验了法律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显示,未决诉讼对审计报告时滞的正向影响是显著的;区分公司所在地的法律环境后,发现仅在高法治水平地区,上市公司未决诉讼与审计报告时滞之间的正向关系显著成立。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延长审计报告时滞的未决诉讼风险主要来自于被告方;按诉讼类型来看,主要是经济类诉讼使得审计报告时滞延长。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上市公司未决诉讼对审计投入的影响,而且有助于论证国家积极推进各个地区法律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决诉讼 法律环境 审计风险 审计报告时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模式、客户经营风险与审计报告时滞效应研究——基于2003-2011年沪深两市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明增 史君 张家从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4年第6期54-62,共9页
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3-2011年的年报数据为样本,检验了我国2007年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实施以及审计客户经营风险的高低对审计报告时滞长短的影响。研究发现:自2003年以来,我国审计报告时滞总体上呈现不断增长趋势;2007年以... 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3-2011年的年报数据为样本,检验了我国2007年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实施以及审计客户经营风险的高低对审计报告时滞长短的影响。研究发现:自2003年以来,我国审计报告时滞总体上呈现不断增长趋势;2007年以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实施显著延长了审计报告时滞;审计客户经营风险越高,审计报告时滞越长;研究还发现,由于审计客户规模较大,使得国际四大的审计报告时滞明显高于国内事务所。研究发现为我们了解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资源的投入或审计效率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报告时滞 审计模式 客户经营风险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普通合伙”转制政策对审计报告时滞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颖斐 吴晓艳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5-141,共7页
为了检验财政部2010年出台的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转制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该政策对审计报告时滞的影响。结果发现:审计报告时滞显著增加,但是这一政策主要影响了"非四大"会计... 为了检验财政部2010年出台的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转制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该政策对审计报告时滞的影响。结果发现:审计报告时滞显著增加,但是这一政策主要影响了"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对"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没有显著影响;该政策的影响在民营上市公司或投资者法律保护水平低的地区更加明显;政策的出台提高了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的投入水平,尤其是针对风险更高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客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普通合伙 法律责任 审计报告时滞 国际四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所有制改革降低了国企审计报告时滞吗? 被引量:17
7
作者 窦笑晨 汪玉兰 刘芝一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4-104,共11页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制度背景,本文以2007—2019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权结构视角出发,研究了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对国企审计报告时滞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混改过程中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国企审计报告时...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制度背景,本文以2007—2019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权结构视角出发,研究了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对国企审计报告时滞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混改过程中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国企审计报告时滞发生了显著下降,且这一效应在大规模、成长性高以及公司治理水平高的国企中表现得更为显著。此外,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混合所有制改革显著提高了国企的内部控制质量,进而降低了国企审计报告时滞。上述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研究为理解财务报告披露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同时也从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视角丰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进而为深化国企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股权深入度 审计报告时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及时性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审计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孙蓉 蔡凯凯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71,共3页
"及时性"是一项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一直以来是会计领域研究的重要范畴。本文依据中国沪市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数据,以上市公司年报时滞作为及时性的替代变量,从审计视角对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的影响因素进行... "及时性"是一项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一直以来是会计领域研究的重要范畴。本文依据中国沪市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数据,以上市公司年报时滞作为及时性的替代变量,从审计视角对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审计报告时滞和注册会计师变更显著影响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及时性,内部监督对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及时性的影响不够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报披露及性: 年报 审计报告时滞 注册会计师变更 内部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