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部控制评价、审计师监督与股价崩盘风险——“治理观”抑或“机会观” 被引量:18
1
作者 徐飞 薛金霞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45,共13页
内部控制评价是非财务信息的重要来源,然而内部控制评价能否有效发挥治理作用却存在分歧,最突出问题是管理层存在明显选择性评价,可能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以2007—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审计师... 内部控制评价是非财务信息的重要来源,然而内部控制评价能否有效发挥治理作用却存在分歧,最突出问题是管理层存在明显选择性评价,可能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以2007—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审计师监督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基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客观分析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及其后果。主要研究结论包括:上市公司发布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反而增加未来股价崩盘风险,发布无缺陷内部控制评价公司更明显;信息效率低、委托代理问题高、非效率投资程度大和非国有上市公司发布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对于股价崩盘风险影响更显著;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会加剧分析师分歧度,进而增加股价崩盘风险;内部控制审计监督有助于缓解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对于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监管部门要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强化审计师内部控制审计监督,利益相关者也应正确对待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营造管理层愿意披露也敢于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评价 机会主义行为 股价崩盘风险 审计师监督 审计意见 公司治理 盈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内部治理、审计师监督与定向增发公司的盈余管理——来自我国A股市场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10
2
作者 罗国民 章卫东 王珏玮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9-110,共12页
基于2006—2015年我国A股市场实施定向增发新股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审计师监督对定向增发新股公司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当定向增发新股公司向本公司关联股东发行新股时,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前会进行负向的... 基于2006—2015年我国A股市场实施定向增发新股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审计师监督对定向增发新股公司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当定向增发新股公司向本公司关联股东发行新股时,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前会进行负向的盈余管理;当定向增发新股公司仅向非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时,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前会进行正向的盈余管理。(2)高水平的公司内部治理和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均能抑制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前的盈余管理程度。(3)进一步,公司内部治理与外部审计师监督对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前盈余管理的抑制具有互补关系。上述结论拓展和深化了内部治理与外部审计师监督对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同时为我国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和强化审计监督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治理 外部审计师监督 盈余管理 定向增发新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避税的同群效应研究——基于新制度主义组织趋同理论 被引量:2
3
作者 郭超 王钰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基于新制度主义组织趋同理论,企业避税不仅是存在于企业内部的问题,其组织间相互影响的模仿行为更值得探讨。本文以2008—2020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后,发现企业避税存在同群效应,且会选择模仿同行... 基于新制度主义组织趋同理论,企业避税不仅是存在于企业内部的问题,其组织间相互影响的模仿行为更值得探讨。本文以2008—2020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后,发现企业避税存在同群效应,且会选择模仿同行业领导企业和同地区企业。环境不确定性的提高增强了企业避税的同群效应强度。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内部数字化水平和地区社会信任水平对环境不确定性下的避税同群效应具有促进作用,而审计师外部监督强度对其有抑制作用。文章为政府引导企业减少避税行为、提高税收遵从度,增强社会责任的履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避税 同群效应 环境不确定性 社会责任 审计师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