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业自律监管与所内审计师更换——来自中注协执业质量检查的证据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晓慧 陈沁 顾振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72,共12页
基于2011-2018年中注协执业质量检查公告,本文考察了会计师事务所如何利用所内审计师更换对行业自律监管作出回应。研究发现,在经历执业质量检查后,事务所通过"所内审计师更换"回应自律监管,并"委派执业经验更丰富的审计... 基于2011-2018年中注协执业质量检查公告,本文考察了会计师事务所如何利用所内审计师更换对行业自律监管作出回应。研究发现,在经历执业质量检查后,事务所通过"所内审计师更换"回应自律监管,并"委派执业经验更丰富的审计师"以体现对风险管理与业务质量的实质重视,具体表现为显著提升所内审计师更换的概率,且偏好更换为执业经验丰富的审计师。进一步地,在大规模事务所和对于客户重要性较低的业务中,事务所的上述应对措施实施力度更大。进而,揭示了在资本市场中,要保证自律监管的监督治理作用及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功能实质落地,必须提升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市场上的话语权,这是凸显审计师专业性和独立性的现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业质量检查 行业自律监管 所内审计师更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师更换与双审计意见购买——基于整合审计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唐文杰 张顺 沈玉净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41-147,共7页
基于上市公司步入双审计的时代特征,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纳入整合审计模式,探究审计师更换对这两者审计意见购买的影响。采用2013—2020年度实施整合审计模式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会计师事务所和签字注册会计师两个维度... 基于上市公司步入双审计的时代特征,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纳入整合审计模式,探究审计师更换对这两者审计意见购买的影响。采用2013—2020年度实施整合审计模式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会计师事务所和签字注册会计师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审计师更换能否实现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和财务报表审计意见(双审计意见)的购买。研究发现:在标准审计报告阶段,无论换“所”还是换“师”均能显著改善双审计意见;但在新审计报告阶段,“所”和“师”的更换皆不能改善财报审计意见,而换“所”虽不能改善内控审计意见但换“师”却能达到内控审计意见购买的目的。文章的研究结论对于整合审计模式下证券监管部门治理上市公司审计合谋行为以及提供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意见购买 整合审计 审计师更换 审计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师更换影响管理层报告信息增量了吗?——来自纵向文本相似度的证据 被引量:21
3
作者 葛锐 刘晓颖 孙筱蔚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3-122,共10页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为投资者和资本市场提供了从管理层视角了解公司经营情况的信息.本文关注了审计师更换对该部分内容增量信息变动的影响,主要运用向量空间模型并结合词频的逆文档频率算法,计算2012~2017年上交所公司公告中“管理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为投资者和资本市场提供了从管理层视角了解公司经营情况的信息.本文关注了审计师更换对该部分内容增量信息变动的影响,主要运用向量空间模型并结合词频的逆文档频率算法,计算2012~2017年上交所公司公告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纵向文本相似度,研究发现审计师更换导致纵向文本相似度显著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较差或分析师跟踪较少时,该现象更加明显;替代关键变量和倾向得分匹配后检验,结论仍然成立.这表明审计师更换使得管理层报告提供了更多增量信息,有助于改善信息环境,缓解代理问题,为审计师轮换制度提供了更为细致的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层报告 信息增量 文本相似度 审计师更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被处罚会牵连未受罚审计师吗? 被引量:25
4
作者 钱爱民 朱大鹏 郁智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3-70,共8页
本文以2007~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上市公司被监管机构处罚对未受罚审计师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受罚会牵连公司未受罚审计师的个人声誉,导致"牵连"审计师后续审计收费更低。当后续客户是国有上市公... 本文以2007~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上市公司被监管机构处罚对未受罚审计师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受罚会牵连公司未受罚审计师的个人声誉,导致"牵连"审计师后续审计收费更低。当后续客户是国有上市公司时,上述溢出效应更加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牵连"审计师在违规上市公司违规年度所审其他上市公司的审计质量与非"牵连"审计师相比无显著差异。但"牵连"审计师后续所审上市公司更有可能被监管机构处罚。上述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监管机构违规处罚经济后果的研究,也为政府机构今后进一步完善监管政策提供了有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规处罚 溢出效应 审计收费 审计师更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师变更与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子健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8-76,共9页
管理层有可能与审计师合谋以获得虚假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发布的2013~2015年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采用修正的Lennox(2000)审计意见购买模型以实证检验我国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研究结... 管理层有可能与审计师合谋以获得虚假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发布的2013~2015年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采用修正的Lennox(2000)审计意见购买模型以实证检验我国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研究结论表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后,促使其管理层更换审计师,且上市公司更换审计师后降低了其获得非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概率,即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行为,故我国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内部控制审计的规范以监督管理层与内部控制审计师的合谋,从而真正发挥内部控制审计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审计意见购买 审计师更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整合审计费用改善了谁的审计意见:内部控制抑或财务报表?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子健 甘顺利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4-64,共11页
以我国2013—2018年实施整合审计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异常整合审计费用能否改善财务报表审计意见或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研究发现:在标准审计报告阶段,异常整合审计费用能显著改善财务报表审计意见和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但新审计... 以我国2013—2018年实施整合审计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异常整合审计费用能否改善财务报表审计意见或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研究发现:在标准审计报告阶段,异常整合审计费用能显著改善财务报表审计意见和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但新审计报告阶段的异常整合审计费用对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的改善作用不显著;在区分正负向异常整合审计费用后,正向异常整合审计费用能显著改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但对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的改善作用在新审计报告阶段有所减弱,负向异常整合审计费用对审计意见改善的效果也不显著。可见,在双审计时代,上市公司仍然存在审计意见购买行为,政府监管部门仍需加大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的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意见购买 整合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 审计收费 审计师更换 审计意见 会计信息质量 审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价揽业”与审计市场的价格竞争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眺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2-140,共9页
采用2001—2005年A股审计市场的面板数据,对审计市场的"低价揽业"行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审计师更换当年,会计师事务所对客户给予了明显的价格优惠。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这种价格折扣主要发生在相同质量等级的事务所间... 采用2001—2005年A股审计市场的面板数据,对审计市场的"低价揽业"行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审计师更换当年,会计师事务所对客户给予了明显的价格优惠。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这种价格折扣主要发生在相同质量等级的事务所间的审计更换。因此,在消除审计质量差异的情况下,我国A股证券审计市场出现了普遍的"低价揽客"行为。然而,与美国审计市场出现的25%的初始价格折扣相比,我国的初始价格折扣更低。这意味着在审计费披露更为透明的市场上,"低价揽业"行为会受到有效抑制。因此,加强审计费披露机制可以作为政府直接干预的替代机制,对审计市场的价格竞争进行更有效的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价揽业 价格折扣 审计师更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审计契约稳定性与审计费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子健 沈玉净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9-603,618,共16页
以2007~2016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中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对审计契约的影响,拓展了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的经济后果的研究文献。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自愿性内控审计伴随着更低的审计师更换现象,但自愿... 以2007~2016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中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对审计契约的影响,拓展了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的经济后果的研究文献。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自愿性内控审计伴随着更低的审计师更换现象,但自愿性内控审计能显著降低审计师更换的概率仅适应于非国际四大的审计客户或重要性水平高的客户,即本土会计师事务所有可能为了保留重要客户而主动迎合上市公司的自愿性内控审计需求。然而,进入强制性内控审计阶段后,曾经的自愿性内控审计对审计契约的稳定效应不再显著。虽然上市公司自愿性内控审计没有显著提高其当期整体审计费用,但自愿阶段实施了内控审计的上市公司,其前期积累的工作经验能显著降低其强制性内控审计阶段的审计负担,即曾经的自愿性内控审计中积累的审计经验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学习效应,且这种学习效应在非国际四大的审计客户中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 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 审计师更换 审计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