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册制改革与审计师声誉溢出效应——基于准自然实验的实证研究
1
作者 何炳朗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67,共8页
本文以证监会处罚审计师为事件窗口,观测注册制下的上市公司对审计师受罚事件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相对于核准制公司,注册制公司对审计师受罚事件的市场反应更强烈;审计师声誉具有调节作用,高声誉审计师受罚引起更强烈的市场反应;相对... 本文以证监会处罚审计师为事件窗口,观测注册制下的上市公司对审计师受罚事件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相对于核准制公司,注册制公司对审计师受罚事件的市场反应更强烈;审计师声誉具有调节作用,高声誉审计师受罚引起更强烈的市场反应;相对于注册制改革前,改革后的创业板核准制公司对审计师受罚事件的市场反应也变得更敏感。结果表明,注册制改革促使市场更重视审计师声誉,有助于声誉机制更充分发挥治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制改革 审计师声誉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师声誉研究述评 被引量:2
2
作者 毛育晖 张静远 杨艳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4-126,共3页
2001年安然事件以来,审计师声誉的研究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审计师声誉是审计师保持独立性的契机,也是审计服务质量的重要度量指标,可以衡量财务报告的准确度。通过对现有审计师声誉研究文献的回顾与总结,分析了审计师声誉的界定,以及审计... 2001年安然事件以来,审计师声誉的研究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审计师声誉是审计师保持独立性的契机,也是审计服务质量的重要度量指标,可以衡量财务报告的准确度。通过对现有审计师声誉研究文献的回顾与总结,分析了审计师声誉的界定,以及审计师声誉机制的含义,进一步讨论了审计师声誉机制的运行与影响因素。具体而言,审计师声誉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审计师保持独立性,提高审计质量;行业监管、市场监督等是审计师声誉机制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的综述有助于对审计师声誉的全面了解,并提出对其未来研究的可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师 审计师声誉 审计师声誉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师声誉机制研究: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视角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兵 尤广辉 宋戈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9-37,共9页
基于中国弱法律风险环境,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提升审计师声誉的视角检验审计师的声誉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资本市场普通投资者已经关注审计师声誉,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在公司股价上得到了正面反应。在具体合并形式上,总部设在非北京地区... 基于中国弱法律风险环境,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提升审计师声誉的视角检验审计师的声誉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资本市场普通投资者已经关注审计师声誉,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在公司股价上得到了正面反应。在具体合并形式上,总部设在非北京地区的会计师事务所间合并以及合并一方为非国内"十大"所的,更能得到市场认同。但没有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能显著提高审计收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 审计师声誉 股价效应 声誉效应 审计收费 声誉溢价 审计独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声誉、审计师声誉与权益资本成本——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嘉兴 余冬根 刘艳春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4-79,共6页
以2009~2013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审计师声誉、公司声誉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研究发现:限制其他条件,审计师声誉、公司声誉分别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公司自身声誉的逐步建立... 以2009~2013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审计师声誉、公司声誉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研究发现:限制其他条件,审计师声誉、公司声誉分别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公司自身声誉的逐步建立,审计师声誉对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将会逐渐减弱,公司声誉对于审计师声誉具有替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声誉 审计师声誉 权益资本成本 民营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务所转制、审计师声誉与IPO市场反应——基于审计需求方视角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璐 万怡 杨敬静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0-29,共10页
基于审计需求方的视角,在新股发行这一独特市场环境下,考察我国事务所转制政策的实施效果,包括事务所转制的IPO市场反应以及审计师声誉对上述两者之间关系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由特殊普通合伙事务所执行上市前审计的公司IPO抑价水... 基于审计需求方的视角,在新股发行这一独特市场环境下,考察我国事务所转制政策的实施效果,包括事务所转制的IPO市场反应以及审计师声誉对上述两者之间关系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由特殊普通合伙事务所执行上市前审计的公司IPO抑价水平更高。同时,审计师声誉会增强事务所转制对IPO抑价的影响力度。这表明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转制已获得新股发行市场上投资者的认可,IPO市场审计更多发挥的是信号传递作用;特殊普通合伙转制对高声誉事务所在新股发行市场上品牌价值的提升幅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务所转制 IPO抑价 审计师声誉 审计质量 审计意见 审计费用 盈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权性质、审计师声誉与债务融资能力——基于中国2010-2014年A股IPO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嘉兴 余冬根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1-79,共9页
以2010-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IPO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产权性质、审计师声誉与债务融资能力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公司选择高声誉审计师的概率与国有控股比例成反方向变化;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审计师声誉与IPO公司债务融资能力显著... 以2010-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IPO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产权性质、审计师声誉与债务融资能力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公司选择高声誉审计师的概率与国有控股比例成反方向变化;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审计师声誉与IPO公司债务融资能力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师声誉与债务融资能力的正相关会随着国有控股比例的提高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性质 审计师声誉 债务融资能力 IPO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师声誉影响企业的银行借款融资能力吗?——来自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善平 任栋莹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102-108,共7页
文章以国际"四大"和国内"十大"作为高声誉审计师的代表,以2009—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聘请高声誉的审计师是否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融资能力。研究表明,聘请高声誉的审计师进行审计的上市... 文章以国际"四大"和国内"十大"作为高声誉审计师的代表,以2009—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聘请高声誉的审计师是否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融资能力。研究表明,聘请高声誉的审计师进行审计的上市公司,其银行借款融资能力显著较高。进一步区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与较低地区的企业之后,发现高声誉审计师对国有企业和处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企业的银行借款融资能力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师声誉 银行借款融资 控制人 市场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师声誉作用机制研究——从审计需求的视角出发 被引量:3
8
作者 许钊 张立民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1-79,共9页
审计师声誉是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者对于审计师的整体认知与评价,是审计服务质量的重要度量指标。从审计需求的两个基本理论--审计需求的代理理论和信息理论出发,分析审计师声誉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发现,审计需求会导致市场对审计师... 审计师声誉是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者对于审计师的整体认知与评价,是审计服务质量的重要度量指标。从审计需求的两个基本理论--审计需求的代理理论和信息理论出发,分析审计师声誉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发现,审计需求会导致市场对审计师声誉的关注,高声誉的审计师可以限制机会主义行为,降低财务报告舞弊风险。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事务所的做大做强策略可以提升审计师声誉,而审计师声誉的提升不仅对完善审计市场的良好运行有决定性作用,还对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师声誉 审计需求 代理理论 信号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师声誉与银行信贷资源配置——基于银行信用借款决策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4
9
作者 陈骏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0-97,共8页
本文以2001至200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银行信用借款决策的视角,研究了审计师声誉对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聘请高声誉审计师的上市公司更可能获得银行信用借款(即存在"门槛效应")且信用借款的比例更高(即存... 本文以2001至200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银行信用借款决策的视角,研究了审计师声誉对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聘请高声誉审计师的上市公司更可能获得银行信用借款(即存在"门槛效应")且信用借款的比例更高(即存在"约束效应");在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国有控股公司中审计师声誉机制主要体现为"约束效应",其原因在于"政治关系"是一种更可靠的替代机制;非国有控股公司中仅存在审计师声誉机制的"门槛效应",主要归因于我国司法体系不健全,银行将寻求其他更可靠的替代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师声誉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但其有效性受制度环境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师声誉 银行信用借款 产权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鉴证、审计师声誉与权益资本成本——基于2009~2010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施继坤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9-147,共9页
基于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以沪深主板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在中国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环境下投资者是否对上市公司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行为进行定价,并针对自愿披露正面内部控制鉴证信息的上市公司进一步探讨自愿性内部控... 基于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以沪深主板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在中国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环境下投资者是否对上市公司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行为进行定价,并针对自愿披露正面内部控制鉴证信息的上市公司进一步探讨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是否存在审计师声誉效应。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信息能够发挥信号功能,显著降低其权益资本成本,而审计师声誉在一定程度上为该信息质量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鉴证 审计师声誉 自愿性信息披露 权益资本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字塔结构与股价信息含量——基于审计师声誉的调节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方政 徐向艺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7期96-101,共6页
文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与控制权理论,以沪、深两市2007-2011年度103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金字塔结构、审计师声誉与股价信息含量的关系,期望验证在两权分离情况下,是否存在母公司对于子公司的信息披露控制问题。研究发现:金... 文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与控制权理论,以沪、深两市2007-2011年度103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金字塔结构、审计师声誉与股价信息含量的关系,期望验证在两权分离情况下,是否存在母公司对于子公司的信息披露控制问题。研究发现:金字塔结构下,两权分离度与上市公司股价信息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即随着母公司现金流权的减少、两权分离程度的加大,股价信息含量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具有良好声誉的审计师能够调节母子公司金字塔结构与上市子公司股价信息含量的相关关系,即强化上市子公司的股价信息含量。最后,针对以上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字塔结构 两权分离度 股价信息含量 审计师声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师事务所产权组织形式、审计师声誉和审计定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雪 张俊民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3-88,共6页
笔者利用我国2007—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审计需求保险理论和信号理论角度,研究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产权组织形式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及其路径。研究发现: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收取比较高的审计费用;进一步地,采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 笔者利用我国2007—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审计需求保险理论和信号理论角度,研究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产权组织形式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及其路径。研究发现: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收取比较高的审计费用;进一步地,采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发现,会计师事务所产权组织形式是通过审计师声誉而作用于审计定价的,且主要是通过对审计师声誉的约束机制来影响审计定价,审计师声誉的中介效应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 产权组织形式 审计师声誉 审计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师声誉损失与审计保险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涂建明 王昕祎 +1 位作者 李晓玉 童佳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6-93,3,共8页
本文通过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案,用事件研究法计算了窗口期内万福生科主审事务所——中磊会计师事务所的其他客户的累计异常报酬率,旨在发现其中由审计失败所形成的审计师声誉损失是否导致审计保险价值减损这一经济后果。并通过统计涉案事... 本文通过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案,用事件研究法计算了窗口期内万福生科主审事务所——中磊会计师事务所的其他客户的累计异常报酬率,旨在发现其中由审计失败所形成的审计师声誉损失是否导致审计保险价值减损这一经济后果。并通过统计涉案事务所的核心人力资源流失和客户流失的情况,以揭示审计师声誉损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结果表明,审计师声誉损失造成事务所的核心人力资源大规模流失、客户迅速流失,并引发审计的保险价值显著下降。此外,审计师声誉损失还会带来审计的信息价值减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失败 审计师声誉 保险价值 信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师声誉机制研究述评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兵 陈武明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0-73,共4页
自从2002年安达信倒塌以来,审计质量的声誉机制成为西方学者较为关注的话题。本文分析了审计师声誉机制的作用原理,评述了审计师声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了声誉机制和诉讼机制在决定审计质量方面的差异,最后提出了研究启示和未来研究... 自从2002年安达信倒塌以来,审计质量的声誉机制成为西方学者较为关注的话题。本文分析了审计师声誉机制的作用原理,评述了审计师声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了声誉机制和诉讼机制在决定审计质量方面的差异,最后提出了研究启示和未来研究之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师声誉 审计质量 法律诉讼 研究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券分析师在关注审计师声誉吗?——基于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特征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石玉 刘雨杰 张俊民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8-65,共8页
本文选取2007-2012年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或卷入影响较大的财务丑闻的审计师作为声誉受损样本,通过考察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特征是否受到审计师声誉受损的影响,分析证券分析师是否在关注审计师的职业声誉。研究结果显示,与审计师声誉未... 本文选取2007-2012年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或卷入影响较大的财务丑闻的审计师作为声誉受损样本,通过考察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特征是否受到审计师声誉受损的影响,分析证券分析师是否在关注审计师的职业声誉。研究结果显示,与审计师声誉未受损的上市公司相比,证券分析师对审计师声誉受损的上市公司的盈余预测特征发生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盈余预测准确度下降,乐观程度显著下降,分歧度显著上升。研究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就与证券市场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时,对审计师声誉具有一定的认知度,并通过盈余预测特征将审计师声誉的信息传递给利益相关者,审计师声誉机制在证券分析师这一特殊行业内正在逐渐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师声誉 证券分析师 盈余预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事会特征、审计师声誉对商誉减值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爱明 黄媛媛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3-38,共6页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2012-2017年商誉减值准备计提情况进行了统计性描述,同时在控制商誉规模、净资产收益率以及公司资产规模的影响下,以2012-2017年进行商誉减值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董事会特征和审计师声誉对商誉减值的影响...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2012-2017年商誉减值准备计提情况进行了统计性描述,同时在控制商誉规模、净资产收益率以及公司资产规模的影响下,以2012-2017年进行商誉减值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董事会特征和审计师声誉对商誉减值的影响。结果显示:董事会特征中,董事会规模和独立董事比例对上市公司商誉减值计提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女性高管比例与商誉减值之间存在倒U型相关关系;审计师声誉对上市公司商誉减值有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会特征 审计师声誉 商誉减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率市场化程度、审计师声誉与银行风险管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帆 陶媛婷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9-39,共11页
采用2002-2016年我国177家银行的财务信息,并运用法规描述法对各年的利率市场化程度进行测量,检验利率市场化程度、审计师声誉与银行风险管理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当利率市场化程度提升时,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强度会显著下降;选聘了高声... 采用2002-2016年我国177家银行的财务信息,并运用法规描述法对各年的利率市场化程度进行测量,检验利率市场化程度、审计师声誉与银行风险管理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当利率市场化程度提升时,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强度会显著下降;选聘了高声誉审计师的银行会显著提高风险管理强度。在利率市场化程度提升时,相较于低声誉审计师,高声誉审计师帮助银行提高风险管理强度的作用更为显著。上述结果对监管机构利用审计声誉机制督促银行进行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程度 审计师声誉 银行风险管理 贷款损失准备 金融风险 利差 资本充足率 财务信息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师声誉、审计意见与上市公司融资约束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文进 王芳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1-107,共7页
文章以我国2007—2012年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Almeida et al.(2004)现金—现金流敏感度融资约束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审计师声誉、审计意见对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能显著缓解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状况... 文章以我国2007—2012年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Almeida et al.(2004)现金—现金流敏感度融资约束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审计师声誉、审计意见对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能显著缓解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状况;相对于低声誉审计师,高声誉审计师发表的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能够更显著地降低信息不对称、缓解融资约束。本研究有助于丰富融资约束和审计师声誉的研究内容,为上市公司缓解融资约束提供了新的角度,对资本市场和本土事务所的发展亦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融资约束 审计意见 审计师声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业监管制度规范变迁是否促进了审计师声誉的提高?——来自具备证券期货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的经验证据
19
作者 张俊民 刘雨杰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57-65,共9页
选取2010—2012年43家具有证券和期货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数据回归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构建模型探究注册会计师行业2009年以后主要监管制度的变迁与审计师声誉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规范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个人以... 选取2010—2012年43家具有证券和期货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数据回归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构建模型探究注册会计师行业2009年以后主要监管制度的变迁与审计师声誉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规范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个人以及内部控制审计方面的监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审计师声誉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监管制度 制度变迁 审计师声誉 独立监管模式 会计师事务所 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内部控制审计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控缺陷隐匿、审计师声誉与监管惩罚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洁琼 王福胜 刘仕煜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7-186,共10页
探究内控缺陷隐匿的成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通过是否进行年报重述与重述前是否披露内控缺陷两个维度界定公司的内控缺陷隐匿行为。为探究上市公司隐匿内控缺陷的原因,选取2008-2017年主板上市的重述公司为样本,构建计量分... 探究内控缺陷隐匿的成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通过是否进行年报重述与重述前是否披露内控缺陷两个维度界定公司的内控缺陷隐匿行为。为探究上市公司隐匿内控缺陷的原因,选取2008-2017年主板上市的重述公司为样本,构建计量分析模型考察内控缺陷隐匿对监管惩罚的规避效果。研究发现:遗漏和隐瞒内控缺陷的公司更少受到监管惩罚;这种规避作用受到审计师声誉影响,在公司聘请四大时更为显著;聘请四大和聘请非四大的公司在重述严重性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很可能由于高声誉审计师的"晕轮效应"使监管机构放松对四大的客户公司的监察。研究结果为我国监管力度低提供了直接证据,从内控规范遵循动机的角度解释了我国内控报告信息含量不足的原因,并对内控体系中的审计师声誉机制进行批判讨论,进而为我国内控监管改革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控缺陷 年报重述 审计师声誉 监管惩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