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叶兴林
-
机构
浙江天健会计师事务所
-
出处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5年第3期24-25,共2页
-
-
关键词
审计工作效率
年报审计
审计人员
思想
-
分类号
F239.1
[经济管理—会计学]
F239.65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浅谈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因素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顾玉英
-
机构
西山煤电集团公司万隆公司
-
出处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Z期53-53,共1页
-
文摘
本文从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原因及对策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
关键词
审计工作
审计活动
审计工作效率
被审计单位
审计复核
审计人员素质
质量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重要性水平与审计报告价值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王信平
-
机构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4-34,共1页
-
文摘
一、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与运用影响审计报告价值 科学确定重要性水平在审计工作中有其积极的一面,可以为确定收集审计证据的数量提供方向性的指导,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但是若没设定好重要性水平,其对审计报告价值(利用价值)也会存在诸多的负面影响,表现在:
-
关键词
利用价值
审计报告
审计工作效率
审计证据
负面影响
方向性
-
分类号
F239.47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审计人员群体结构
- 4
-
-
作者
李凤鸣
周友梅
-
出处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1-22,共2页
-
文摘
一、审计人员群体结构的内容审计人员群体结构,从宏观上来说,是指整个国家的审计人员队伍的结构;从微观上说,是指一个审计局或者单个审计小组的审计人员组成的结构。审计人员群体结构至少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群体的年龄结构。是指审计人员群体中不同年龄的审计人员所占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年龄结构是审计人员群体结构中的一个最基本的结构。大至整个国家的审计组织,小至一个审计小组,都应该由老、中、青等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员所组成,年龄老化或过于年轻化,均不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不同年龄的审计人员有不同的智力和能力,在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然相同。
-
关键词
审计人员
群体结构
审计组织
审计决策
审计队伍
年龄结构
审计事业
审计机关
年龄老化
审计工作效率
-
分类号
F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棉花行业审计探析
- 5
-
-
作者
黄秀玲
封珊
-
出处
《武汉财会》
1988年第2期29-30,共2页
-
文摘
根据中央和省统一部署,我们对武汉地区棉花行业1985-1986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共查出违纪金额935.6万元,其中应调增利润209万元。通过这次审计,我们在实践上有所体会: 一、由于国家对棉花经营有特殊的政策,审计人员必须渗透到业务部门去调查了解,方能窥见全貌。为了鼓劢棉花生产积极性,国家规定,供给工业用的原棉有经营毛利,而供应民用的絮棉却购、售牌价倒挂,由国家给予财政补贴20元/担,以弥补政策性亏损。同时国家对棉花的购、销、调、存四个环节,还有许多具体的政策和规定。以保证棉花行业经营业务的正常运行,为棉花行业提高经济效益创造了外部条件。在审计中,由于改革配套不完备,加之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在审计中我们发现有些单位。
-
关键词
行业审计
政策性亏损
财务收支
审计人员
季节性生产
财政补贴
物资调拨
监督手段
审计工作效率
仪花
-
分类号
F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谈材料帐存赤字的审计及处理
- 6
-
-
作者
汪顺彪
-
机构
荆门市审计局
-
出处
《武汉财会》
1988年第8期40-,共1页
-
文摘
材料是企业生产经营所使用的劳动对象。每类材料有不同的品种规格,而且收付又十分频繁。核算中容易发生错误,产生弊端。因此对材料审计,是企业财务收支审计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主要谈谈材料帐存赤字的审计及其处理. 一、材料帐存赤宇的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材料帐存赤字,是指材料明细帐期末结存出现红字(负数)的异常情况.发生赤字的类型有四种:一是结存数量是兰字,但金额出现赤字。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一般是出于多转发出材料成本而造成的。从审计实践看,多转发出材料成本致使超过库存实际企额,多系人为调节利润故意弄虚作假。也有极个别属于工作差错。但无论何种原因,
-
关键词
财务收支审计
品种规格
审计处理
审计工作效率
审计方法
加权平均法
合计金额
处理方法
应作
原始凭证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审计机关应设立督办机构
- 7
-
-
作者
刘宗海
-
机构
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体改办
-
出处
《财会通讯(上)》
1991年第9期17-17,共1页
-
文摘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审计部门下达的审计决定,在企业中没有完全得到执行。据不完全统计,笔者所在县1988年至1990年3年间,下达的审计处理事项有18%没有执行或没有按期执行。据了解,各地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情况,这是一个值得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审计决定不能执行或不能按期执行,有各种原因。但从审计部门来看,基本原因是追踪检查,监督不力。表现在:(1)一般审计人员认为,检查、监督审计决定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只是一种附带职责,没有得到应有重视;(2)审计部门任务重,人员少,对审计决定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顾不过来;(3)
-
关键词
审计机关
审计决定
审计部门
审计处理
审计人员
审计工作效率
被审计单位
审计业务
审计结论
司法机关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