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为审计处理处罚力度:理论框架和经验数据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郑石桥 张健欣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6-122,共7页
审计处理处罚力度存在合理区间。最佳审计处理处罚力度的确定需要以委托人及利益相关者对违规行为的容忍程度及违规行为发生的严重程度为基础。委托人及利益相关者对违规的容忍程度越低,对审计处理处罚的需求就越大;违规行为发生越是严... 审计处理处罚力度存在合理区间。最佳审计处理处罚力度的确定需要以委托人及利益相关者对违规行为的容忍程度及违规行为发生的严重程度为基础。委托人及利益相关者对违规的容忍程度越低,对审计处理处罚的需求就越大;违规行为发生越是严重,对审计处理处罚的需求就越大。由于违规发现和违规处理处罚具有不同的边际成本,最佳审计处理处罚力度的确定需要与违规行为发现概率相协调,只有二者的边际投入产出比相等时,审计处理处罚力度才能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审计 审计处理处罚力度 审计处理处罚边际收益 审计处理处罚边际成本 审计处理处罚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审计处理处罚配置:理论框架和经验数据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郑石桥 张翔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7-124,共8页
行为审计处理处罚配置是处理处罚的制度框架,涉及理论基础、宏观配置和微观配置三个层面。处理处罚配置的理论基础包括配置目的和如何配置两个理论问题,配置目的是惩处功能和预防功能的统一;如何配置是违规惩处相应,认为违规行为对经管... 行为审计处理处罚配置是处理处罚的制度框架,涉及理论基础、宏观配置和微观配置三个层面。处理处罚配置的理论基础包括配置目的和如何配置两个理论问题,配置目的是惩处功能和预防功能的统一;如何配置是违规惩处相应,认为违规行为对经管责任的危害是衡量处理处罚的真正标尺。处理处罚宏观配置搭建处理处罚的主体框架,主要包括:处理处罚主体、处理处罚对象、处理处罚立法模式、处理处罚类型和位阶。处理处罚微观配置主要涉及各类处理处罚在各类违规行为上的配置,主要包括:处理处罚配置模式、处理处罚自由裁量权、针对各类违规行为的处理处罚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审计 审计处理处罚配置 审计处理处罚类型 审计处理处罚位阶 审计自由裁量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处理处罚救济中的财政收支与财务收支之区分: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3
作者 郑石桥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2006)开始,相关法律法规从提高审计处理处罚救济的效率出发,将审计处理处罚的标的区分为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把财政收支作为内部行政行为,财务收支作为外部行政行为,分别实施不同的救济方式。但是,这种救济...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2006)开始,相关法律法规从提高审计处理处罚救济的效率出发,将审计处理处罚的标的区分为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把财政收支作为内部行政行为,财务收支作为外部行政行为,分别实施不同的救济方式。但是,这种救济制度在实践操作上和理论逻辑上都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解决这种困境的路径有两个:路径之一是按审计处理处罚的客体来区分处理处罚行为,将政府及其部门的处理处罚作为内部行政行为,将组织单位的处理处罚作为外部行政行为;路径之二是不再将审计处理处罚区分为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由对处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审计客体自己选择救济方式。在修订《审计法实施条例》时可以直接按审计客体来区分审计处理处罚救济措施,或者淡化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的划分,由审计客体自行选择救济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 政府审计 审计处理处罚救济 财政收支 财务收支 行政行为 审计客体 审计司法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处理处罚模式及其效果:基于地方审计机关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家新 宋皓杰 郑石桥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4-98,共5页
政府审计处理处罚有两种模式,一是单罚制,也就是只对违规单位或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理处罚;二是双罚制,也就是既对违规单位进行处罚,同时还对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罚。从理论上来说,双罚制的效果好于单罚制。基于全国地方审计机关数据的实证分... 政府审计处理处罚有两种模式,一是单罚制,也就是只对违规单位或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理处罚;二是双罚制,也就是既对违规单位进行处罚,同时还对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罚。从理论上来说,双罚制的效果好于单罚制。基于全国地方审计机关数据的实证分析显示,单罚中的上缴财政和归还原渠道资金对抑制被审计单位违规行为有显著作用,而减少财政拨款、应调账处理、移送处理都不具有显著作用,各种双罚措施都不具有显著作用。出现上述悖论的主要原因是单罚措施特别是对人的移送处理力度太小,从而对抑制被审计单位的违规行为没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处理处罚 单罚制 双罚制 审计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审计处理处罚功能:理论框架和经验数据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郑石桥 陈媛艺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5-130,共6页
审计处理处罚的功能定位包括惩处违规行为和预防违规行为两种选择,惩处论强调公平,预防论强调效率,审计处理处罚的功能定位应该是惩处论和预防论的合并。审计处理处罚功能的作用路径包括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特殊预防是指审计处理处罚能... 审计处理处罚的功能定位包括惩处违规行为和预防违规行为两种选择,惩处论强调公平,预防论强调效率,审计处理处罚的功能定位应该是惩处论和预防论的合并。审计处理处罚功能的作用路径包括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特殊预防是指审计处理处罚能防止违规者再次违规,一般预防是指通过审计处理处罚的威力来震慑有可能违规的人,从而预防违规的发生。审计处理处罚功能的作用机制是威慑效应及其发生机制。潜在违规者对审计处理处罚的判断是审计处理处罚与威慑效应之间的中介,这种判断包括对审计处理处罚确定性、审计处理处罚严厉性和审计处理处罚及时性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审计 违规行为 审计处理处罚功能 惩处论 预防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审计处理处罚模式:理论框架和经验数据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郑石桥 叶维蔚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0-126,共7页
行为审计处理处罚对象选择有单罚制和双罚制。凡是谋取单位利益的违规行为,采用双罚制;凡是谋取个人利益的违规行为,采用单罚制。双罚制的理论基础是违规行为是单位成员的个人行为与单位行为发生了竞合,根据违规责任自负原则,必须对违... 行为审计处理处罚对象选择有单罚制和双罚制。凡是谋取单位利益的违规行为,采用双罚制;凡是谋取个人利益的违规行为,采用单罚制。双罚制的理论基础是违规行为是单位成员的个人行为与单位行为发生了竞合,根据违规责任自负原则,必须对违规个人和违规单位同时进行处理处罚。由于双罚制能更好地实现审计处理处罚的惩处功能和预防功能,所以,双罚制效果好于单罚制。无论是单罚制还是双罚制,要真正发挥作用,审计客体必须是理性人,同时,审计处理处罚模式的力度必须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审计 违规行为 审计处理处罚 单罚制 双罚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审计处理处罚程序公正及其后果:理论框架和例证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郑石桥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8-122,共5页
审计处理处罚程序公正及其后果涉及两个基本问题:审计处理处罚程序公正的实现路径和审计处理处罚程序公正的后果。审计处理处罚程序公正的实现路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审计机构内部分权制衡来实现;二是通过审计处理处罚听证来实现。... 审计处理处罚程序公正及其后果涉及两个基本问题:审计处理处罚程序公正的实现路径和审计处理处罚程序公正的后果。审计处理处罚程序公正的实现路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审计机构内部分权制衡来实现;二是通过审计处理处罚听证来实现。审计处理处罚程序公正的后果包括客观价值和主观价值,前者是处理处罚程序公正的实际效果,后者是被审计单位及其他单位的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处理处罚 审计程序公正 审计权力配置 审计权力制衡 审计听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审计处理处罚力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地方审计机关数据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庆尧 郑石桥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5-89,114,共6页
政府审计处理处罚是保证审计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本文选取2010—2016年地方审计机关数据作为样本,分别从地方政府首长政治晋升动力、地方审计厅长政治晋升动力、地方审计部门预算金额和公众关注度四个维度研究政府审计处理处罚力... 政府审计处理处罚是保证审计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本文选取2010—2016年地方审计机关数据作为样本,分别从地方政府首长政治晋升动力、地方审计厅长政治晋升动力、地方审计部门预算金额和公众关注度四个维度研究政府审计处理处罚力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地方审计厅长政治晋升动力、地方审计部门预算金额、公众关注度会显著提高处理处罚力度,而地方政府首长政治晋升动力与处理处罚力度负相关。因此,政府审计处理处罚要重点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与配合,完善社会关注渠道,合理配置资源,从而保障政府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审计 审计处理处罚 政治晋升潜力 部门预算 公众关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内部审计处理处罚权
9
作者 王淼 孙丽丽 +2 位作者 钱琨 吕君杰 郑石桥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8-42,共5页
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是否要进行责任追究,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主张进行责任追究,另外一种观点主张不进行责任追究。文章认为,责任追究会有积极效果,但也会有一些消极后果,权衡利弊,还是应该进行责任追究,没有责任追究,内部... 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是否要进行责任追究,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主张进行责任追究,另外一种观点主张不进行责任追究。文章认为,责任追究会有积极效果,但也会有一些消极后果,权衡利弊,还是应该进行责任追究,没有责任追究,内部审计终极目标难以实现。关于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由哪个机构来进行责任追究,有多种模式。相对来说,发起责任追究模式对内部审计发现问题的责任者进行责任追究的效率高、效果好。关于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如何进行责任追究,需要单独制定《内部审计发现问题责任追究办法》。要区分不同类型的问题、问题的严重程度和不同的责任程度,分别制定处理处罚条款,并要与本单位其他领域的处理处罚规定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审计发现问题 内部审计责任追究 内部审计处理处罚 问题严重程度 问题责任程度 内部审计终极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审计处理处罚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希尧 《审计与经济研究》 1999年第3期25-27,共3页
近年来,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为审计机关依法行政、依法审计、依法处理、依法处罚提供了可靠的法律法规保证。但是,由于审计是综合的经济监督部门,涉及面广,遇到的问题比较复杂,比照处理处罚的法律法规较多,如果审计人员... 近年来,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为审计机关依法行政、依法审计、依法处理、依法处罚提供了可靠的法律法规保证。但是,由于审计是综合的经济监督部门,涉及面广,遇到的问题比较复杂,比照处理处罚的法律法规较多,如果审计人员不及时熟悉新的法律法规,准确地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处理处罚 审计机关 存在问题 依法治国 法律法规 依法行政 财政收支 依法审计 财务收支审计 审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审计整改法律法规的制度变迁和优化策略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石桥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49-154,共6页
对政府审计整改法律法规的制度变迁做一简要梳理并提出优化策略建议。从整改责任单位来说,经历了从被审计单位这种单一责任主体,到被审计单位和审计机关的双责任主体,再到被审计单位、审计机关、相关部门及机构多责任主体的变迁;从整改... 对政府审计整改法律法规的制度变迁做一简要梳理并提出优化策略建议。从整改责任单位来说,经历了从被审计单位这种单一责任主体,到被审计单位和审计机关的双责任主体,再到被审计单位、审计机关、相关部门及机构多责任主体的变迁;从整改内容来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关注审计决定及其执行,第二阶段增加了审计建议的落实。审计法律法规对政府审计整改之规定尚存在一些缺陷。为了传承已经取得的成效并解决尚存在的缺陷,需要单独制定“政府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法”,对政府审计整改各重要问题做出全面系统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审计整改 政府审计处理处罚决定 政府审计建议 政府审计整改责任单位 政府审计整改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促进公共支出效率的路径与机理——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5
12
作者 郑石桥 梁思源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38,共10页
提高公共支出效率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题中之意。围绕国家审计提高公共支出效率这一主题,构建国家审计提高公共支出效率的理论框架,并基于投入导向的超效率DEA模型测算2008—2013年中国各省份的公共支出效率,运用Tobit模型进行数据检验... 提高公共支出效率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题中之意。围绕国家审计提高公共支出效率这一主题,构建国家审计提高公共支出效率的理论框架,并基于投入导向的超效率DEA模型测算2008—2013年中国各省份的公共支出效率,运用Tobit模型进行数据检验,结果显示:国家审计通过审计揭示功能、审计处理处罚功能与审计建议功能之间的协同作用对公共支出效率产生积极影响,共同提升公共支出效率。因此,国家审计机关要在揭露违法违规问题、进行处理处罚的基础上,重点挖掘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的原因,提出高质量的审计建议并推动其实施,共同促进公共支出的效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公共支出效率 审计揭示功能 审计处理处罚功能 审计建议功能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机关审计行政应诉管理的规定
13
《财会月刊》 1997年第8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审计机关 诉讼代理人 具体行政行为 审计处理处罚 代理机构 法定代表人 人民法院 授权委托书 停止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周期会影响审计结果应用吗?——基于地方审计机关的经验证据
14
作者 王杉 郑石桥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28-32,共5页
文章选取2007—2016年的地方审计机关官方数据,对政治周期是否会影响审计结果应用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使用我国每五年一届的党代会来表示政治周期,以审计处理处罚决定执行率、移送案件处理率和移送人员处理率三个指标从不同方面对... 文章选取2007—2016年的地方审计机关官方数据,对政治周期是否会影响审计结果应用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使用我国每五年一届的党代会来表示政治周期,以审计处理处罚决定执行率、移送案件处理率和移送人员处理率三个指标从不同方面对审计结果应用情况进行衡量。结果显示:党代会的召开会对移送案件处理情况和移送人员处理情况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审计处理处罚决定执行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该指标的均值已经较高,提升空间狭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周期 审计结果应用 审计处罚处理决定 审计移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