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投资者审计需求与审计声誉关注——来自行业首次债券违约的证据
1
作者 陶然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7,共9页
债券违约改变了投资者风险意识,进而提升了投资者对会计信息和审计的需求。研究发现,投资者审计需求提升后,投资者更关注审计声誉,表现为聘请声誉受损会计师事务所的发行人债券融资成本显著提升;发行人更关注审计声誉,表现为声誉受损的... 债券违约改变了投资者风险意识,进而提升了投资者对会计信息和审计的需求。研究发现,投资者审计需求提升后,投资者更关注审计声誉,表现为聘请声誉受损会计师事务所的发行人债券融资成本显著提升;发行人更关注审计声誉,表现为声誉受损的会计师事务所更易被更换。当投资者面临更高的债券投资风险时,审计声誉受损导致的债券融资成本增加更为显著;当债券融资对发行人越重要时,声誉受损导致的会计师事务所变更越显著。此外,投资者审计需求提升后,发行人和审计联合供给的产品——财务报告的质量显著提高,且这一效应在此前聘请声誉受损事务所的发行人中更为显著。这些结果表明,投资者审计需求提升后,投资者和发行人对审计声誉的关注显著增强,进而促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持续供给和资本市场信息环境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券违约 投资者审计需求 审计声誉 审计选聘 信息供给 审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环境、审计声誉机制与收费溢价 被引量:31
2
作者 郑莉莉 郑建明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86,共9页
有效的审计声誉机制体现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行业专长和声誉受损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同时,声誉机制作用的发挥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本文选用2001~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数据,采用两阶段模型和分组检验实证考察制度环境... 有效的审计声誉机制体现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行业专长和声誉受损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同时,声誉机制作用的发挥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本文选用2001~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数据,采用两阶段模型和分组检验实证考察制度环境、审计声誉机制和收费溢价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制度环境影响声誉机制功能的发挥,较好的制度环境下,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机制发挥作用产生的收费溢价为20.8%,而较差的制度环境下,会计师事务所的收费溢价仅为7.8%。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分类检验与股份制改革和新会计准则前后模型结构稳定性的检验结果支持了上述结论。该结论对政府监管部门、市场参与者和会计师事务所本身都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环境 审计声誉机制 收费溢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声誉毁损问题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罗苑玮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07-112,共6页
审计质量贯穿审计行业的始终。作为缓解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机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声誉属于一种可以有效减少机会主义的非正式制度,是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事务所审计质量达成的肯定,能够为事务所带来更多的客户与超额收益。但是,审计... 审计质量贯穿审计行业的始终。作为缓解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机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声誉属于一种可以有效减少机会主义的非正式制度,是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事务所审计质量达成的肯定,能够为事务所带来更多的客户与超额收益。但是,审计声誉本质属于“信任产品”,会计师事务所战略定位偏差、业务执行不力、危机应对不足、修复滞后等因素会造成审计声誉毁损。因此,本文基于危机生命周期制定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对策,以期推动优质审计生态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声誉毁损 危机生命周期 声誉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审计声誉机制完善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金蕊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5-97,共3页
近年来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信誉遭受到了极大质疑,而我国市场化程度较低,暂时未建立完善的独立审计声誉机制。本文以我国独立审计声誉机制的现状为研究切入点,深入分析了该机制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从四个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完善我国独立审计... 近年来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信誉遭受到了极大质疑,而我国市场化程度较低,暂时未建立完善的独立审计声誉机制。本文以我国独立审计声誉机制的现状为研究切入点,深入分析了该机制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从四个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完善我国独立审计声誉机制的策略建议,研究结论具有很好的现实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审计声誉机制 市场需求机制 管理机制 惩罚机制 信息传递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声誉在重塑注册会计师诚信中的作用分析
5
作者 张广才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8-129,共2页
注册会计师诚信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博弈分析的框架研究了审计活动从业务招揽到业务承接,审计声誉约束机制在审计市场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诚信问题 审计声誉约束机制 业务招揽 业务承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声誉价值与审计质量问题研究——以康美药业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于颖 张宇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1-125,139,共6页
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被发现,审计作为资本市场的守夜人受到了各方面的质疑,高审计声誉并不等同于高审计质量。本文以上市公司康美药业为例,分析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为什么会作为"合谋"方与康美药业合作,欺... 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被发现,审计作为资本市场的守夜人受到了各方面的质疑,高审计声誉并不等同于高审计质量。本文以上市公司康美药业为例,分析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为什么会作为"合谋"方与康美药业合作,欺骗资本市场,造成巨大影响,以期为会计事务所的监管和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美药业 正中珠江 审计声誉 审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册制下IPO关键审计事项与审核问询的互动--来自科创板的经验证据
7
作者 张子健 陈飘扬 邓芳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80,共15页
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股票发行注册制是资本市场的重大制度创新。基于2019—2022年中国科创板IPO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IPO关键审计事项与审核问询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IPO申报稿中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越少,证券交易所的审核问询力度... 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股票发行注册制是资本市场的重大制度创新。基于2019—2022年中国科创板IPO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IPO关键审计事项与审核问询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IPO申报稿中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越少,证券交易所的审核问询力度越大;证券交易所审核问询力度越大,IPO注册稿与申报稿中关键审计事项的文本相似度越低。异质性分析表明,上述互动效应仅在IPO由高声誉审计师审计和高声誉保荐人保荐时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申报稿中资产减值、研发投入和股份支付等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会提升证券交易所的首轮审核问询力度;申报稿中关键审计事项的文本长度越长、可读性越低或语调越积极,证券交易所的首轮审核问询力度越大,但经过证券交易所的首轮审核问询后,注册稿中关键审计事项的文本句长或语调积极性均显著降低。因此,审计师应保持职业谨慎性,与发行人充分沟通回应审核问询问题并充分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以提高信息透明度;证券交易所可依据关键审计事项提供的监管线索发挥审核问询的治理作用,以稳步推进中国资本市场的注册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制 首次公开发行 关键审计事项 审核问询 审计声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册制改革与审计师声誉溢出效应——基于准自然实验的实证研究
8
作者 何炳朗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67,共8页
本文以证监会处罚审计师为事件窗口,观测注册制下的上市公司对审计师受罚事件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相对于核准制公司,注册制公司对审计师受罚事件的市场反应更强烈;审计师声誉具有调节作用,高声誉审计师受罚引起更强烈的市场反应;相对... 本文以证监会处罚审计师为事件窗口,观测注册制下的上市公司对审计师受罚事件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相对于核准制公司,注册制公司对审计师受罚事件的市场反应更强烈;审计师声誉具有调节作用,高声誉审计师受罚引起更强烈的市场反应;相对于注册制改革前,改革后的创业板核准制公司对审计师受罚事件的市场反应也变得更敏感。结果表明,注册制改革促使市场更重视审计师声誉,有助于声誉机制更充分发挥治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制改革 审计声誉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基础标准制定与审计收费
9
作者 李世刚 许海莉 《审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89,共15页
会计师事务所凭借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在基础标准制定中能提出更贴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这不仅能提升其声誉、服务质量与行业专长,还能提高审计效率,进而对审计收费决策产生不同影响。本文实证检验了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基础标准制... 会计师事务所凭借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在基础标准制定中能提出更贴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这不仅能提升其声誉、服务质量与行业专长,还能提高审计效率,进而对审计收费决策产生不同影响。本文实证检验了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基础标准制定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基础标准制定会显著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从而显著提高审计收费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基础标准制定对审计收费的提升效应存在于大规模企业、市场化程度高地区、高科技行业和非“国际四大”所审计客户中。进一步研究表明,事务所参与基础标准制定能为事务所吸引更多人才、更多客户从而获得更高收入,然而事务所参与基础标准制定对审计收费的提升作用仅存在于与审计业务有关的基础标准制定中。本文为会计师事务所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的价值效应提供了审计收费方面的可参考的经验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标准制定 审计收费 审计声誉 审计师行业专长 审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在关注审计师的职业声誉吗?——基于“科龙电器事件”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45
10
作者 朱红军 何贤杰 +1 位作者 孙跃 吕伟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52,共9页
本文以我国资本市场上备受瞩目的"科龙电器事件"作为切入点,研究了我国的投资者是否关注审计师的职业声誉。研究结果显示,当审计师声誉受损时,市场会对其审计质量产生怀疑,并且通过股价机制体现出来。在本文研究的对德勤职业... 本文以我国资本市场上备受瞩目的"科龙电器事件"作为切入点,研究了我国的投资者是否关注审计师的职业声誉。研究结果显示,当审计师声誉受损时,市场会对其审计质量产生怀疑,并且通过股价机制体现出来。在本文研究的对德勤职业声誉造成严重影响的两个事件点,市场对经德勤和其他"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都做出了负面的市场反应,且投资者对两者的反应程度并没有显著的差别。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在声誉受损事件中,对于不同公司,投资者做出的负面市场反应并不相同,当公司存在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越犬,市场的负面反应也越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声誉 审计质量 市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师声誉机制研究: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视角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兵 尤广辉 宋戈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9-37,共9页
基于中国弱法律风险环境,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提升审计师声誉的视角检验审计师的声誉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资本市场普通投资者已经关注审计师声誉,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在公司股价上得到了正面反应。在具体合并形式上,总部设在非北京地区... 基于中国弱法律风险环境,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提升审计师声誉的视角检验审计师的声誉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资本市场普通投资者已经关注审计师声誉,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在公司股价上得到了正面反应。在具体合并形式上,总部设在非北京地区的会计师事务所间合并以及合并一方为非国内"十大"所的,更能得到市场认同。但没有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能显著提高审计收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 审计声誉 股价效应 声誉效应 审计收费 声誉溢价 审计独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声誉、审计师声誉与权益资本成本——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嘉兴 余冬根 刘艳春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4-79,共6页
以2009~2013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审计师声誉、公司声誉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研究发现:限制其他条件,审计师声誉、公司声誉分别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公司自身声誉的逐步建立... 以2009~2013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审计师声誉、公司声誉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研究发现:限制其他条件,审计师声誉、公司声誉分别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公司自身声誉的逐步建立,审计师声誉对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将会逐渐减弱,公司声誉对于审计师声誉具有替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声誉 审计声誉 权益资本成本 民营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权性质、审计师声誉与债务融资能力——基于中国2010-2014年A股IPO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嘉兴 余冬根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1-79,共9页
以2010-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IPO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产权性质、审计师声誉与债务融资能力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公司选择高声誉审计师的概率与国有控股比例成反方向变化;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审计师声誉与IPO公司债务融资能力显著... 以2010-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IPO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产权性质、审计师声誉与债务融资能力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公司选择高声誉审计师的概率与国有控股比例成反方向变化;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审计师声誉与IPO公司债务融资能力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师声誉与债务融资能力的正相关会随着国有控股比例的提高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性质 审计声誉 债务融资能力 IPO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务所转制、审计师声誉与IPO市场反应——基于审计需求方视角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璐 万怡 杨敬静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0-29,共10页
基于审计需求方的视角,在新股发行这一独特市场环境下,考察我国事务所转制政策的实施效果,包括事务所转制的IPO市场反应以及审计师声誉对上述两者之间关系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由特殊普通合伙事务所执行上市前审计的公司IPO抑价水... 基于审计需求方的视角,在新股发行这一独特市场环境下,考察我国事务所转制政策的实施效果,包括事务所转制的IPO市场反应以及审计师声誉对上述两者之间关系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由特殊普通合伙事务所执行上市前审计的公司IPO抑价水平更高。同时,审计师声誉会增强事务所转制对IPO抑价的影响力度。这表明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转制已获得新股发行市场上投资者的认可,IPO市场审计更多发挥的是信号传递作用;特殊普通合伙转制对高声誉事务所在新股发行市场上品牌价值的提升幅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务所转制 IPO抑价 审计声誉 审计质量 审计意见 审计费用 盈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师声誉影响企业的银行借款融资能力吗?——来自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善平 任栋莹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102-108,共7页
文章以国际"四大"和国内"十大"作为高声誉审计师的代表,以2009—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聘请高声誉的审计师是否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融资能力。研究表明,聘请高声誉的审计师进行审计的上市... 文章以国际"四大"和国内"十大"作为高声誉审计师的代表,以2009—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聘请高声誉的审计师是否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融资能力。研究表明,聘请高声誉的审计师进行审计的上市公司,其银行借款融资能力显著较高。进一步区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与较低地区的企业之后,发现高声誉审计师对国有企业和处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企业的银行借款融资能力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声誉 银行借款融资 控制人 市场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师声誉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6
作者 毛育晖 张静远 杨艳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4-126,共3页
2001年安然事件以来,审计师声誉的研究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审计师声誉是审计师保持独立性的契机,也是审计服务质量的重要度量指标,可以衡量财务报告的准确度。通过对现有审计师声誉研究文献的回顾与总结,分析了审计师声誉的界定,以及审计... 2001年安然事件以来,审计师声誉的研究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审计师声誉是审计师保持独立性的契机,也是审计服务质量的重要度量指标,可以衡量财务报告的准确度。通过对现有审计师声誉研究文献的回顾与总结,分析了审计师声誉的界定,以及审计师声誉机制的含义,进一步讨论了审计师声誉机制的运行与影响因素。具体而言,审计师声誉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审计师保持独立性,提高审计质量;行业监管、市场监督等是审计师声誉机制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的综述有助于对审计师声誉的全面了解,并提出对其未来研究的可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 审计声誉 审计声誉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师声誉作用机制研究——从审计需求的视角出发 被引量:3
17
作者 许钊 张立民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1-79,共9页
审计师声誉是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者对于审计师的整体认知与评价,是审计服务质量的重要度量指标。从审计需求的两个基本理论--审计需求的代理理论和信息理论出发,分析审计师声誉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发现,审计需求会导致市场对审计师... 审计师声誉是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者对于审计师的整体认知与评价,是审计服务质量的重要度量指标。从审计需求的两个基本理论--审计需求的代理理论和信息理论出发,分析审计师声誉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发现,审计需求会导致市场对审计师声誉的关注,高声誉的审计师可以限制机会主义行为,降低财务报告舞弊风险。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事务所的做大做强策略可以提升审计师声誉,而审计师声誉的提升不仅对完善审计市场的良好运行有决定性作用,还对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声誉 审计需求 代理理论 信号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师行业专长、品牌声誉与分析师盈余预测 被引量:7
18
作者 倪小雅 戴德明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46,共6页
结合事务所"做强做大"和"品牌建设"的背景,本文以2007~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作为资本市场中信息处理专家的证券分析师在进行盈余预测时,是否会受到由审计师行业专长和品牌声誉带来的高质量审计(... 结合事务所"做强做大"和"品牌建设"的背景,本文以2007~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作为资本市场中信息处理专家的证券分析师在进行盈余预测时,是否会受到由审计师行业专长和品牌声誉带来的高质量审计(会计)信息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审计师具有行业专长或品牌声誉时,受其审计的公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度更高、分歧度更低。进一步研究发现,两者的作用路径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师行业专长 审计师品牌声誉 审计质量 分析师盈余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师声誉与银行信贷资源配置——基于银行信用借款决策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4
19
作者 陈骏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0-97,共8页
本文以2001至200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银行信用借款决策的视角,研究了审计师声誉对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聘请高声誉审计师的上市公司更可能获得银行信用借款(即存在"门槛效应")且信用借款的比例更高(即存... 本文以2001至200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银行信用借款决策的视角,研究了审计师声誉对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聘请高声誉审计师的上市公司更可能获得银行信用借款(即存在"门槛效应")且信用借款的比例更高(即存在"约束效应");在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国有控股公司中审计师声誉机制主要体现为"约束效应",其原因在于"政治关系"是一种更可靠的替代机制;非国有控股公司中仅存在审计师声誉机制的"门槛效应",主要归因于我国司法体系不健全,银行将寻求其他更可靠的替代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师声誉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但其有效性受制度环境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声誉 银行信用借款 产权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字塔结构与股价信息含量——基于审计师声誉的调节效应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方政 徐向艺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7期96-101,共6页
文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与控制权理论,以沪、深两市2007-2011年度103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金字塔结构、审计师声誉与股价信息含量的关系,期望验证在两权分离情况下,是否存在母公司对于子公司的信息披露控制问题。研究发现:金... 文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与控制权理论,以沪、深两市2007-2011年度103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金字塔结构、审计师声誉与股价信息含量的关系,期望验证在两权分离情况下,是否存在母公司对于子公司的信息披露控制问题。研究发现:金字塔结构下,两权分离度与上市公司股价信息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即随着母公司现金流权的减少、两权分离程度的加大,股价信息含量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具有良好声誉的审计师能够调节母子公司金字塔结构与上市子公司股价信息含量的相关关系,即强化上市子公司的股价信息含量。最后,针对以上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字塔结构 两权分离度 股价信息含量 审计声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