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审计博弈的高校财务信息披露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洁玲 戴龙辉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50,共3页
公开透明的财务信息披露是提升高校社会公信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社会责任审计博弈,对高校财务信息披露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实现高校"阳光财务"的相关建议措施。
关键词 审计博弈 高校 信息披露 财务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审计博弈的动态均值估计抽样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朱佳俊 覃朝勇 《技术经济》 CSSCI 2014年第4期94-98,共5页
针对均值估计抽样方法的缺陷,以审计风险为中心,将扩展审计博弈与审计抽样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均值估计抽样方法。该方法解决了审计风险计量、审计抽样的系统性决策问题,可帮助审计师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策略分析与选择,提高了均值... 针对均值估计抽样方法的缺陷,以审计风险为中心,将扩展审计博弈与审计抽样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均值估计抽样方法。该方法解决了审计风险计量、审计抽样的系统性决策问题,可帮助审计师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策略分析与选择,提高了均值估计抽样的可靠性和适用性。最后,用实例演示均值估计抽样过程以证实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值估计抽样 审计抽样 审计博弈 误差分析 审计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能影响农业保险欺诈行为吗?——基于审计博弈的研究视角 被引量:3
3
作者 罗琰 许莉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41,共8页
基于博弈理论,首先分析了农业保险欺诈风险及审计依据。其次,将参与人情绪因素嵌入博弈理论分析框架,获得了博弈双方欺诈或审计最优策略表达式,并进行相应的经济学解释。最后,从审计监督视角给出了反欺诈政策建议。结论显示,审计成本、... 基于博弈理论,首先分析了农业保险欺诈风险及审计依据。其次,将参与人情绪因素嵌入博弈理论分析框架,获得了博弈双方欺诈或审计最优策略表达式,并进行相应的经济学解释。最后,从审计监督视角给出了反欺诈政策建议。结论显示,审计成本、情绪因素都对双方决策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审计效率越高,审计成本越低,农户情绪越悲观,则欺诈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反欺诈 情绪 审计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审计博弈的安全协作频谱感知方案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云涛 苏洲 +3 位作者 许其超 刘怡良 彭海霞 栾浩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4,共14页
针对群智协作频谱感知中恶意感知终端的投毒与搭便车攻击,结合事前威慑与事后惩罚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审计博弈的新型防御方案。首先,考虑审计预算约束,构建了一种不完全信息下的混合策略审计博弈模型,在协作感知前设置惩罚策略威慑恶意... 针对群智协作频谱感知中恶意感知终端的投毒与搭便车攻击,结合事前威慑与事后惩罚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审计博弈的新型防御方案。首先,考虑审计预算约束,构建了一种不完全信息下的混合策略审计博弈模型,在协作感知前设置惩罚策略威慑恶意协作者,并在感知数据融合后进行审计进而实施惩罚。其次,设计了链上链下协同的轻量审计区块链模型,其中,审计证据存储在链下数据仓库,其元数据公开发布在审计链上。再次,设计了基于强化学习的分布式智能审计算法,以在动态环境下自适应地计算审计博弈的渐近混合策略均衡。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方案,所提方案能快速获取稳定且渐近最优的审计策略,并积极抑制恶意协作者的投毒与搭便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频谱感知 审计博弈 安全 区块链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府预算审计制度博弈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9
5
作者 王祯昌 闫泽滢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19,共9页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具有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利益相关者的控制和博弈是政府预算审计制度改革的重要驱动力。政府预算审计制度应健全政府预算审计利益均衡机制,实现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最大化。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具有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利益相关者的控制和博弈是政府预算审计制度改革的重要驱动力。政府预算审计制度应健全政府预算审计利益均衡机制,实现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最大化。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分析政府预算审计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博弈行为,提出利益导向下的中国政府预算审计制度改革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预算审计制度 利益相关者 预算审计制度博弈 政府审计 国家审计 屡审屡犯 屡犯屡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频度、审计处罚和审计效果 被引量:22
6
作者 郑石桥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15,共7页
审计的最终目的是促使被审计单位抑制其机会主义行为,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水平并没有显著提高,甚至还有下降趋势。文章建立一个解释这一现象的理论框架,并采用博弈分析予以验证。审计... 审计的最终目的是促使被审计单位抑制其机会主义行为,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水平并没有显著提高,甚至还有下降趋势。文章建立一个解释这一现象的理论框架,并采用博弈分析予以验证。审计频度通过预期路径和预防路径对审计效果发挥作用,审计处罚通过威慑路径和心理路径发挥作用,审计频度和审计处罚的使用都有一个合理限度,审计频度和审计处罚需要相互协同地对审计效果发挥作用。优化审计技术以提高审计频度和提高审计处罚执行率是我国政府审计目前提高审计效果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频度 审计处罚 审计效果 审计质量 审计博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