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内部审计的新途径——对企业中层干部离任实行审计公证的尝试 |
刘宗勖
胡曼萍
袁伯诚
|
《武汉财会》
|
1987 |
0 |
|
2
|
“裁判”“医师”“卫士”——关于开展审计公证的浅见 |
李柏良
彭泾川
|
《武汉财会》
|
1987 |
0 |
|
3
|
一项社会审计公证节约建设资金20万 |
刘淑云
|
《武汉财会》
|
1988 |
0 |
|
4
|
国外贷援款项目公证审计中差异点的确定与控制 |
王勇
|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5
|
对会计人员应进行定期公证审计 |
韩波
|
《武汉财会》
|
1991 |
0 |
|
6
|
关于公证审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
邵汉瑾
|
《财会通讯(上)》
|
1989 |
0 |
|
7
|
非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切忌十个“轻视” |
张复生
|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8
|
开展社会审计 服务经济改革 |
木东
|
《武汉财会》
|
1988 |
0 |
|
9
|
浅谈对国营企业厂长经理任期开始的审计 |
卫永生
|
《会计之友》
|
1987 |
0 |
|
10
|
关于社会审计行业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 |
陈大本
|
《财会通讯(上)》
|
1994 |
0 |
|
11
|
加强我国审计工作刍议 |
陈正英
|
《武汉财会》
|
198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