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公允价值应用存在的问题谈其审计 被引量:4
1
作者 田冠军 阳捡江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106-108,共3页
公允价值计量目前在我国尚未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取得理想的效果。尤其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更是受到了各方的质疑,企业也对其保持着高度的谨慎和亦步亦趋的态度。而我国的审计理论和实践水平还不够成熟,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应用过程中产生... 公允价值计量目前在我国尚未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取得理想的效果。尤其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更是受到了各方的质疑,企业也对其保持着高度的谨慎和亦步亦趋的态度。而我国的审计理论和实践水平还不够成熟,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更对审计提出了很大"挑战"。针对存在的问题,文章试图有针对性地探讨如何完善公允价值的审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允价值 计量属性 公允价值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审计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杏芬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6期107-109,共3页
随着新会计准则尤其是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在我国的逐步推广,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也陡然增大,进而对公允价值审计的理论研究迫在眉睫。注册会计师应在充分了解客户公允价值的产生过程、关注其可能存在种种偏... 随着新会计准则尤其是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在我国的逐步推广,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也陡然增大,进而对公允价值审计的理论研究迫在眉睫。注册会计师应在充分了解客户公允价值的产生过程、关注其可能存在种种偏见的基础上,克服其自身在审计过程中产生的偏见,有效降低相关审计风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审计 估计 偏见和失误 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允价值会计时代的审计委员会功能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可夫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86,共6页
解决非活跃市场条件下的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问题是使公允价值会计得以全面开展的关键,这在我国显得尤为紧迫。我国现行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难以确保实现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质量,应重构以审计委员会为核心的内部监督机制,取消监事会,将... 解决非活跃市场条件下的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问题是使公允价值会计得以全面开展的关键,这在我国显得尤为紧迫。我国现行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难以确保实现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质量,应重构以审计委员会为核心的内部监督机制,取消监事会,将审计委员会设立为与董事会平行的机构,领导内部审计部门工作和聘请注册会计师。在公允价值会计方面,审计委员会的基本功能便是确保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无重大差错,为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出具无重大差错的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允价值会计 公允价值审计 审计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册会计师的角色与公允价值审计——金融危机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传明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4-7,共4页
文章基于金融危机背景,对注册会计师在公允价值会计执行系统中的角色和公允价值审计的实施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准则制定者与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信息质量存在不同的偏好,后者更为注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鉴证。此外,目前公允价值审计的... 文章基于金融危机背景,对注册会计师在公允价值会计执行系统中的角色和公允价值审计的实施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准则制定者与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信息质量存在不同的偏好,后者更为注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鉴证。此外,目前公允价值审计的方法和程序难以实现其审计目标和准则制定者的初衷。未来注册会计师执业标准如何适应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先决条件是首先改善会计准则的可执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公允价值审计 金融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允价值审计问题介绍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刚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3年第8期50-53,共4页
关键词 公允价值审计 审计责任 风险评价 专家素质评估 实质性测试 信息披露 沟通协调 公允价值会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允价值审计的难点和对策
6
作者 解玉梅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5-27,共3页
公允价值审计围绕公允价值运用开展的一系列审计活动,是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接轨之后审计部门面临的新问题,要做好公允价值审计必须以理论依据为基础,把握住实际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 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审计 信息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危机时代审计师角色的延伸思考 被引量:3
7
作者 武恒光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1-74,共4页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审计职业界可能被认为经历了一场"沉默"危机。通过梳理、分析金融危机期间的金融审计实务难题和审计职业界应对金融危机的行为选择,可以发现"沉默"并不意味着审计职业界消极的应对和"不思进...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审计职业界可能被认为经历了一场"沉默"危机。通过梳理、分析金融危机期间的金融审计实务难题和审计职业界应对金融危机的行为选择,可以发现"沉默"并不意味着审计职业界消极的应对和"不思进取"。审计职业界被利益相关者认为陷入了"沉默"的原因可能在于,非正常市场状况下公允价值应用导致会计数字内在的剧烈"波动性"、审计的"复杂性",并最终由于审计实践的低"透明度"和审计期望差距而引发社会公众和监管机构对于审计质量的疑虑。这场金融危机促使我们思考审计是否正在失去其功能相关性,审计师是否需要扮演和承担更具挑战性的角色和责任。无论审计职业的角色如何变化,探讨和构建审计透明机制,有助于形成弥补审计期望差距的实施机制和完善监管机构的审计管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师角色 公允价值估值审计 可持续经营评估 审计透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里约热内卢会议综述
8
作者 陈箭深 常志安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2年第1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 里约热内卢会议 综述 银行审计 审计公允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