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帝内经》及《审视瑶函》对中医中药治疗干眼的启示 被引量:4
1
作者 回世洋 倪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51-54,共4页
《黄帝内经》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不仅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该书所提出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藏象学说,五行理论以及“治未病”的预... 《黄帝内经》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不仅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该书所提出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藏象学说,五行理论以及“治未病”的预防思想等医学理论对于干眼的防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当代中医眼科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此外,眼科专著《审视瑶函》记载了五轮学说、眼目疾病的预防保健、历代眼科学的理论以及名家治病经验等与干眼相关的理论,将运气学理论、外治疗法用于眼科的治疗。该文将从中医经典书籍《黄帝内经》及《审视瑶函》中总结其对于干眼的理论和治法进行探讨,为临床上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干眼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中医 黄帝内经 审视瑶函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视瑶函》中方剂临证应用探析
2
作者 刘桂霞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9期1685-1686,共2页
关键词 审视瑶函 药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中医古籍文献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会永 谢伟峰 张静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49-53,共5页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常表现为:上睑下垂、视力模糊、复视、斜视,或眼球转动不灵等眼部症状,中医古籍中均有与之相应的记载与论述。上睑下垂,在古籍中称为"睢目""侵风""眼睑垂缓""目睑垂重"...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常表现为:上睑下垂、视力模糊、复视、斜视,或眼球转动不灵等眼部症状,中医古籍中均有与之相应的记载与论述。上睑下垂,在古籍中称为"睢目""侵风""眼睑垂缓""目睑垂重""睑废"等;视力模糊,古籍中称为"目暗不明""目茫茫""瞻视茫茫""目昏""视瞻昏渺""云雾移睛""蝇翅黑花""目暗生花"等;复视,在古籍中称为"视歧";斜视,古籍中称为"偏视"或"斜视";眼球转动不灵活,古籍中称为"目直"。上述病证病机近似,多为肝肾亏虚或脾肾两虚,而且多伴有风邪侵袭,或外风、或内风,以外风居多,往往夹杂湿热之邪。古籍中所涉及的方药,至今仍用于重症肌无力临床治疗。上睑下垂是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特有症状,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中医病名对应"睑废"。对照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从中医古籍中挖掘与之相近的文献记载,提炼具有中医学特色的症状术语及古籍论述,可为中医临床诊治重症肌无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痿证 审视瑶函 目经大成 银海指南 五轮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历代主要中医眼科专著中挖掘彭氏眼针形成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7
4
作者 秦微 王彩霞 王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5期983-986,共4页
彭静山教授依据历代医家关于眼与脏腑、气血、经络等联系的论述,受到有关五轮、八廓八卦学说的启发,创立了眼针疗法,其理论的精髓就是"眼(目)与脏腑经络相关",这和历代中医眼科著作如《秘传眼科龙木论》、《审视瑶函》、《银... 彭静山教授依据历代医家关于眼与脏腑、气血、经络等联系的论述,受到有关五轮、八廓八卦学说的启发,创立了眼针疗法,其理论的精髓就是"眼(目)与脏腑经络相关",这和历代中医眼科著作如《秘传眼科龙木论》、《审视瑶函》、《银海精微》、《目经大成》、《眼科金镜》等具有共同的一脉的理论,挖掘其中相关经典论述,寻找彭氏眼针理论独创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针疗法 秘传眼科龙木论 审视瑶函 银海精微 目经大成 眼科金镜 眼针 脏腑 气血 经络 五轮 八廓 观眼识病(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眼中医治疗六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怀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1982年第5期34-35,共2页
近视眼中医名“能近怯远症”。笔者根据“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此窍不通”,“心者,神之舍也”,“神光者,谓目中自然能视之精华也。夫神光原于命门,通于胆,发于心。”等理论,采用升阳泄阴、补阴壮阳、益心定志、养血安神、舒肝明目、... 近视眼中医名“能近怯远症”。笔者根据“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此窍不通”,“心者,神之舍也”,“神光者,谓目中自然能视之精华也。夫神光原于命门,通于胆,发于心。”等理论,采用升阳泄阴、补阴壮阳、益心定志、养血安神、舒肝明目、温补命门等法,取得较好效果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眼 方用 能近怯远症 肝气郁结 补阴壮阳 脉沉弦 温补命门 温补肾阳 舒肝 审视瑶函 《眼科大全》 用眼卫生 明目汤 加味 舌红少津 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轮不可忽论”源流考
6
作者 刘桂霞 黄毅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10期1903-1903,共1页
"五轮不可忽论"是明·傅仁宇<审视瑶函>中的著篇立论,其对后世中医眼科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从"五轮不可忽论"的立论之根据和临床意义两方面,浅谈我们对此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 源流考 审视瑶函 中医眼科学 临床意义 影响 立论 发展 理解 理论 根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