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宗元”观念与明清传奇审美理想的嬗变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亦辉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1-115,共5页
审美理想是由个人或群体的审美经验与审美趣尚所决定的关于美的标准与范型。明清传奇的审美理想,是明清曲家对传奇的理想形态的实践总结与理论建构,表现于曲词、曲律、结构、题材选择、主题倾向等诸多方面,其中以曲词为中心的雅俗关系问...
审美理想是由个人或群体的审美经验与审美趣尚所决定的关于美的标准与范型。明清传奇的审美理想,是明清曲家对传奇的理想形态的实践总结与理论建构,表现于曲词、曲律、结构、题材选择、主题倾向等诸多方面,其中以曲词为中心的雅俗关系问题,是贯穿始终的核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传奇
审美
理想
嬗变
宗元
美的标准
审美趣尚
审美
经验
理想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士阶层祝寿绘画的主要类型与表达范式
被引量:
1
2
作者
程波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0-184,192,共6页
在传统社会中,文士阶层基于自己的审美需求和生命价值取向,为祝寿绘画融入了诸如道德、情操、品格等方面带有文化象征意义的符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祝寿绘画在常规应用时表现手法单调、内容趋同、文化内蕴浅露、精神性缺乏方面的不足,...
在传统社会中,文士阶层基于自己的审美需求和生命价值取向,为祝寿绘画融入了诸如道德、情操、品格等方面带有文化象征意义的符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祝寿绘画在常规应用时表现手法单调、内容趋同、文化内蕴浅露、精神性缺乏方面的不足,使其呈现出更为丰富的图式和雅化意蕴。在创作模式的表达上,文士阶层在图像中了植入一些被赋予清贞人格、脱俗情操的意象元素,并将他们对生命价值的理解融入创作之中,改变了先前祝寿绘画仅以祈愿生命长久为主旨功能的恒常藩篱,使这类绘画具备了化俗为雅的审美情趣和生命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寿绘画
文士阶层
类型
审美趣尚
表达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远隔重洋的世纪神交——荷兰画派与扬州八怪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曼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4年第2期49-52,共4页
十七世纪的荷兰和十八世纪的扬州,一个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一个是繁荣的商业城市,商业的蓬勃发展使得艺术品成为商品,以商人为主的新兴市民阶层左右着审美风尚。艺术的商品化和欣赏者身份地位的转变对这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绘画群体...
十七世纪的荷兰和十八世纪的扬州,一个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一个是繁荣的商业城市,商业的蓬勃发展使得艺术品成为商品,以商人为主的新兴市民阶层左右着审美风尚。艺术的商品化和欣赏者身份地位的转变对这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绘画群体——荷兰画派和扬州八怪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既表现出许多相似之处,又各具特点。本文试从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商品化的影响、画家“谐俗”的无奈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并就各自的影响和贡献作出客观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兰画派
扬州八怪
商品化
新兴市民阶层
审美趣尚
谐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赋与“文”的自觉——基于世俗美学基础上的考察
4
作者
朱忠元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51,共4页
赋体的兴盛是与汉代注重官能享乐的世俗美学追求相关的 ,其时世俗的娱乐需求是赋这种文学形式流行于时的重要动力 ,赋体在形式上的世俗化追求不仅适应着当时“赏心娱目”的要求 ,更标示着一种审美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诞生 ,是“文学的...
赋体的兴盛是与汉代注重官能享乐的世俗美学追求相关的 ,其时世俗的娱乐需求是赋这种文学形式流行于时的重要动力 ,赋体在形式上的世俗化追求不仅适应着当时“赏心娱目”的要求 ,更标示着一种审美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诞生 ,是“文学的自觉”的先声 ;对赋体形式之美的尊崇加剧了六朝文学的世俗化 ,是其走向形式主义的渊源 ,也是六朝时期文学形态嬗替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体
审美趣尚
美学追求
形式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南朝诗风与陶谢诗史地位之嬗变
被引量:
1
5
作者
季小乔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7-182,共6页
当前学界对陶谢诗史地位嬗变问题虽有所探讨,却少有从南朝诗风视角来深入挖掘其背后原因者。结合南朝诗风中一些关键问题如"刻意自然""彩丽竞繁""仿拟纠偏"等来重新诠释此论题,可深化对南朝诗史之认识,...
当前学界对陶谢诗史地位嬗变问题虽有所探讨,却少有从南朝诗风视角来深入挖掘其背后原因者。结合南朝诗风中一些关键问题如"刻意自然""彩丽竞繁""仿拟纠偏"等来重新诠释此论题,可深化对南朝诗史之认识,对陶谢的比较以及接受等问题的研究有深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谢灵运
诗史地位
嬗变
南朝诗风
审美趣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为茶艺馆撰联
6
作者
蔡子谔
《农业考古》
1999年第4期122-123,共2页
关键词
茶艺馆
茶艺文化
中和之美
审美趣尚
中国古典美学
中国传统文化
道德自我完善
功夫茶
亚里士多德
文人雅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宗元”观念与明清传奇审美理想的嬗变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亦辉
机构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1-115,共5页
文摘
审美理想是由个人或群体的审美经验与审美趣尚所决定的关于美的标准与范型。明清传奇的审美理想,是明清曲家对传奇的理想形态的实践总结与理论建构,表现于曲词、曲律、结构、题材选择、主题倾向等诸多方面,其中以曲词为中心的雅俗关系问题,是贯穿始终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
明清传奇
审美
理想
嬗变
宗元
美的标准
审美趣尚
审美
经验
理想形态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士阶层祝寿绘画的主要类型与表达范式
被引量:
1
2
作者
程波涛
机构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0-184,192,共6页
基金
教育部课题"民俗艺术视角下的祝寿图像研究"(14YJC760007)
安徽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安徽省民间美术实践教学"
文摘
在传统社会中,文士阶层基于自己的审美需求和生命价值取向,为祝寿绘画融入了诸如道德、情操、品格等方面带有文化象征意义的符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祝寿绘画在常规应用时表现手法单调、内容趋同、文化内蕴浅露、精神性缺乏方面的不足,使其呈现出更为丰富的图式和雅化意蕴。在创作模式的表达上,文士阶层在图像中了植入一些被赋予清贞人格、脱俗情操的意象元素,并将他们对生命价值的理解融入创作之中,改变了先前祝寿绘画仅以祈愿生命长久为主旨功能的恒常藩篱,使这类绘画具备了化俗为雅的审美情趣和生命觉性。
关键词
祝寿绘画
文士阶层
类型
审美趣尚
表达范式
Keywords
birthday painting
scholar class
type
culture of elegance
expression pattern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远隔重洋的世纪神交——荷兰画派与扬州八怪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曼华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4年第2期49-52,共4页
文摘
十七世纪的荷兰和十八世纪的扬州,一个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一个是繁荣的商业城市,商业的蓬勃发展使得艺术品成为商品,以商人为主的新兴市民阶层左右着审美风尚。艺术的商品化和欣赏者身份地位的转变对这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绘画群体——荷兰画派和扬州八怪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既表现出许多相似之处,又各具特点。本文试从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商品化的影响、画家“谐俗”的无奈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并就各自的影响和贡献作出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
荷兰画派
扬州八怪
商品化
新兴市民阶层
审美趣尚
谐俗
Keywords
the Dutch School, Yang Zhou Eight Eccentrics, new and rising townspeople, aesthetic tendency, comply withconvention
分类号
J209.9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赋与“文”的自觉——基于世俗美学基础上的考察
4
作者
朱忠元
机构
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51,共4页
文摘
赋体的兴盛是与汉代注重官能享乐的世俗美学追求相关的 ,其时世俗的娱乐需求是赋这种文学形式流行于时的重要动力 ,赋体在形式上的世俗化追求不仅适应着当时“赏心娱目”的要求 ,更标示着一种审美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诞生 ,是“文学的自觉”的先声 ;对赋体形式之美的尊崇加剧了六朝文学的世俗化 ,是其走向形式主义的渊源 ,也是六朝时期文学形态嬗替的关键。
关键词
赋体
审美趣尚
美学追求
形式美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南朝诗风与陶谢诗史地位之嬗变
被引量:
1
5
作者
季小乔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7-182,共6页
文摘
当前学界对陶谢诗史地位嬗变问题虽有所探讨,却少有从南朝诗风视角来深入挖掘其背后原因者。结合南朝诗风中一些关键问题如"刻意自然""彩丽竞繁""仿拟纠偏"等来重新诠释此论题,可深化对南朝诗史之认识,对陶谢的比较以及接受等问题的研究有深化意义。
关键词
陶渊明
谢灵运
诗史地位
嬗变
南朝诗风
审美趣尚
分类号
I207.2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为茶艺馆撰联
6
作者
蔡子谔
机构
河北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农业考古》
1999年第4期122-123,共2页
关键词
茶艺馆
茶艺文化
中和之美
审美趣尚
中国古典美学
中国传统文化
道德自我完善
功夫茶
亚里士多德
文人雅士
分类号
TS972.3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宗元”观念与明清传奇审美理想的嬗变
李亦辉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文士阶层祝寿绘画的主要类型与表达范式
程波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远隔重洋的世纪神交——荷兰画派与扬州八怪
张曼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汉赋与“文”的自觉——基于世俗美学基础上的考察
朱忠元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南朝诗风与陶谢诗史地位之嬗变
季小乔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我为茶艺馆撰联
蔡子谔
《农业考古》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