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审美记忆
被引量:
2
1
作者
颜翔林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2-46,20,共6页
审美记忆不同于一般记忆的特性在于,它不仅是复现形态的被动心理活动,更主要地呈现为修饰性的诗意表现和理想化的追忆形式。在主体的审美活动过程中,记忆在以真实的生命经历和生活体验的基础上,意向性地展开心灵的重新构造,情绪和想象...
审美记忆不同于一般记忆的特性在于,它不仅是复现形态的被动心理活动,更主要地呈现为修饰性的诗意表现和理想化的追忆形式。在主体的审美活动过程中,记忆在以真实的生命经历和生活体验的基础上,意向性地展开心灵的重新构造,情绪和想象的力量渗透到记忆之中。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的逻辑关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存在者的审美体验和美感生成。感伤和惆怅构成审美记忆的重要的情绪主题,它深刻地影响到艺术的创造和接受。审美记忆对于艺术创造体现激发和提升的积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记忆
集体
记忆
感伤
诗意
艺术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墙头马上》的审美心理结构
被引量:
2
2
作者
周国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77-83,共7页
本文从喜剧心理学的角度,对元代白朴的代表作《墙头马上》的审美心理结构作了探讨。具体论述该剧在观众(读者)审美心理流程中的四种心理因素的基本特征:既奇且新的审美感知,激烈碰撞的审美记忆,出乎其外的审美思维,异质同构的审美情感...
本文从喜剧心理学的角度,对元代白朴的代表作《墙头马上》的审美心理结构作了探讨。具体论述该剧在观众(读者)审美心理流程中的四种心理因素的基本特征:既奇且新的审美感知,激烈碰撞的审美记忆,出乎其外的审美思维,异质同构的审美情感。并指出这四个方面在整个审美心理活动中各有自身的功能,但又互相联系、互相交融、互相渗透和互相促进,从而构成一个喜剧性的网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墙头马上》
审美
心理结构
审美
感知
审美记忆
审美
思维
审美
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音乐表演的思维形式
被引量:
10
3
作者
冯效刚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8-66,共9页
长期的音乐演奏和教学实践证明,演奏家的艺术创造力———音乐表现力,单靠音乐演奏技术训练是解决不了的。一个成熟的音乐演奏家不仅需要具有高超的演奏技术,还必须具有丰富的艺术修养和充沛的艺术创作激情,以及将它们合起来并保持...
长期的音乐演奏和教学实践证明,演奏家的艺术创造力———音乐表现力,单靠音乐演奏技术训练是解决不了的。一个成熟的音乐演奏家不仅需要具有高超的演奏技术,还必须具有丰富的艺术修养和充沛的艺术创作激情,以及将它们合起来并保持平衡的能力。本文探讨了音乐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大脑意识活动中的一些生理、心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表演
思维形式
心理模式
相似块
审美记忆
情感体验
情感间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审美记忆
被引量:
2
1
作者
颜翔林
机构
湖州师范学院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2-46,20,共6页
文摘
审美记忆不同于一般记忆的特性在于,它不仅是复现形态的被动心理活动,更主要地呈现为修饰性的诗意表现和理想化的追忆形式。在主体的审美活动过程中,记忆在以真实的生命经历和生活体验的基础上,意向性地展开心灵的重新构造,情绪和想象的力量渗透到记忆之中。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的逻辑关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存在者的审美体验和美感生成。感伤和惆怅构成审美记忆的重要的情绪主题,它深刻地影响到艺术的创造和接受。审美记忆对于艺术创造体现激发和提升的积极功能。
关键词
审美记忆
集体
记忆
感伤
诗意
艺术创造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墙头马上》的审美心理结构
被引量:
2
2
作者
周国雄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77-83,共7页
文摘
本文从喜剧心理学的角度,对元代白朴的代表作《墙头马上》的审美心理结构作了探讨。具体论述该剧在观众(读者)审美心理流程中的四种心理因素的基本特征:既奇且新的审美感知,激烈碰撞的审美记忆,出乎其外的审美思维,异质同构的审美情感。并指出这四个方面在整个审美心理活动中各有自身的功能,但又互相联系、互相交融、互相渗透和互相促进,从而构成一个喜剧性的网状结构。
关键词
《墙头马上》
审美
心理结构
审美
感知
审美记忆
审美
思维
审美
情感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音乐表演的思维形式
被引量:
10
3
作者
冯效刚
机构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8-66,共9页
文摘
长期的音乐演奏和教学实践证明,演奏家的艺术创造力———音乐表现力,单靠音乐演奏技术训练是解决不了的。一个成熟的音乐演奏家不仅需要具有高超的演奏技术,还必须具有丰富的艺术修养和充沛的艺术创作激情,以及将它们合起来并保持平衡的能力。本文探讨了音乐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大脑意识活动中的一些生理、心理问题。
关键词
音乐表演
思维形式
心理模式
相似块
审美记忆
情感体验
情感间离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审美记忆
颜翔林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试论《墙头马上》的审美心理结构
周国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音乐表演的思维形式
冯效刚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