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舞蹈电影的叙事建构及审美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青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112,共6页
舞蹈是以人体为表现手段来塑造形象和表达情感的综合艺术,电影则是通过银幕和屏幕展示画面,它们都是利用多维时空元素来创造直观的视听体验。舞蹈电影是综合舞蹈与电影两种艺术门类的电影类型,其中舞蹈直接参与电影叙事,推动电影情节展... 舞蹈是以人体为表现手段来塑造形象和表达情感的综合艺术,电影则是通过银幕和屏幕展示画面,它们都是利用多维时空元素来创造直观的视听体验。舞蹈电影是综合舞蹈与电影两种艺术门类的电影类型,其中舞蹈直接参与电影叙事,推动电影情节展开,或者借助舞蹈来传达电影主题。舞蹈电影中,舞蹈艺术与电影艺术“不是取代彼此,而是为彼此提供新的力量”^([1]),两种艺术完美结合,通过演员的舞蹈表演和富有旋律、节奏变化的音乐,引领观众深入电影的情节和故事,进而深刻理解电影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深层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表演 电影情节 电影主题 电影叙事 电影类型 舞蹈艺术 舞蹈电影 审美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文化视域下中国动漫电影的审美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亚妮 金守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40,共4页
动漫电影作为一门集音乐、舞蹈、绘画等学科于一体的艺术创作,在有限的观影时间内传达审美内涵。动漫电影中的民族文化载体主要包括文学叙事、情感浸润以及精神升华,其需要在民族文化的审美观照中得以彰显。为了更好地对中国动漫电影的... 动漫电影作为一门集音乐、舞蹈、绘画等学科于一体的艺术创作,在有限的观影时间内传达审美内涵。动漫电影中的民族文化载体主要包括文学叙事、情感浸润以及精神升华,其需要在民族文化的审美观照中得以彰显。为了更好地对中国动漫电影的民族化特征进行探究,回顾中国动漫电影的曲折发展历史,同时对蕴含其中的情感传达以及艰苦奋斗精神进行揭示,并对中国动漫电影的审美表达路径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中国动漫电影 审美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统文化视角的现代园林景观意境营造与审美表达 被引量:3
3
作者 罗晓华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2期213-215,共3页
园林景观不仅体现所在城市的文化底蕴以及艺术审美,更是体现城市所展现出的精神风貌,这也是城市吸引外省市人来体验本城市风貌的重要举措。我国现代园林的发展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时空统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 园林景观不仅体现所在城市的文化底蕴以及艺术审美,更是体现城市所展现出的精神风貌,这也是城市吸引外省市人来体验本城市风貌的重要举措。我国现代园林的发展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时空统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强调整体至上,人伦道德,中府和谐,这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为了现代景观园林能够更好地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且提升现代园林景观所体现的人文价值,本文以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现代园林的作用及具体应用,进而探索古典园林意境创作艺术手法和古代园林优秀表现形式,以此创造更多蕴含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园林景观 意境营造 审美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游互动”效应下游戏IP的影像美学重构与审美表达
4
作者 唐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76-81,共6页
游戏IP影像实践不仅拓宽了电影艺术的发展空间,也以“跨媒介叙事”的形式,将游戏美学与电影叙事美学相融合,在重现游戏IP的同时,吸引游戏玩家,培育潜在观众群体,为受众创造了新鲜的、具有生命力的美学空间。“后想象力消费”语境下,通... 游戏IP影像实践不仅拓宽了电影艺术的发展空间,也以“跨媒介叙事”的形式,将游戏美学与电影叙事美学相融合,在重现游戏IP的同时,吸引游戏玩家,培育潜在观众群体,为受众创造了新鲜的、具有生命力的美学空间。“后想象力消费”语境下,通过以游戏IP的美学特性为基础,以电影本体叙事为重点,充分发挥“影游互动”优势,为大众提供兼具游戏美学和电影叙事的优秀作品,最终实现跨媒介改编叙事的理想效果。本文以“影游互动”效应为研究基础,对游戏IP影像的生态拓展、美学重构与审美表达进行解读,为电影艺术美学形态的持续更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游互动” 游戏IP 影像美学 审美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版式设计的著作权法保护:排版劳动与审美表达--兼评吉林美术出版社诉海南出版社再审案 被引量:12
5
作者 何怀文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4-159,共6页
我国版式设计专有权的权利对象和边界不清,其根源是错误地以为版式设计专有权的对象是"版式设计"。版式设计受著作权法保护,正当基础不外乎排版劳动与审美表达。一方面,按照既定的版式设计逐页手工拣字、对齐,或者用电脑编辑... 我国版式设计专有权的权利对象和边界不清,其根源是错误地以为版式设计专有权的对象是"版式设计"。版式设计受著作权法保护,正当基础不外乎排版劳动与审美表达。一方面,按照既定的版式设计逐页手工拣字、对齐,或者用电脑编辑作品,需要付出实质性劳动,这适合采用邻接权保护。据此,只有以原样复制此种版式设计出版同样内容的图书期刊才构成侵权。另一方面,以字符作为绘画创作元素,变形配色并结合图案、留白,由此形成的用于宣传的图文版式设计属于"作品",其审美表达如果具有独创性,则应作为美术作品享有著作权。在这两种法理基础之外,再以鼓励创新为由对"版式设计模板"类推适用版式设计专有权保护,不但不能鼓励版式设计模板直接开发者投入创新,反而容易导致法律适用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式设计 文本版式设计 图文版式设计 排版劳动 审美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又见敦煌》:丝路精神的审美表达与情感认同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响园 邵思源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4期89-94,共6页
《又见敦煌》全新的观看空间既包含着古老敦煌的文化意涵,又以对话的形式激活了观众的情感记忆,通过对敦煌文化的视觉呈现,对丝路精神进行了审美化表达。情境体验这一戏剧形式重塑了观众的感知方式,使个体情感与演出空间相连,个体的审... 《又见敦煌》全新的观看空间既包含着古老敦煌的文化意涵,又以对话的形式激活了观众的情感记忆,通过对敦煌文化的视觉呈现,对丝路精神进行了审美化表达。情境体验这一戏剧形式重塑了观众的感知方式,使个体情感与演出空间相连,个体的审美经验被编织在承载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创意空间中,观众经由体验对敦煌文化产生了情感认同和审美认同,敦煌形象也在创意空间的多重表征下获得新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又见敦煌》 丝路精神 审美表达 情感认同 敦煌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女陶艺家创作审美表达初探 被引量:7
7
作者 胡芳 罗丹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4-121,共8页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形态的逐步成熟,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也日渐提高。当代艺术的不断发展和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涌入,使越来越多的女性投身到了艺术领域。女性艺术家从她们的女性角色出发,她们的女性表达不再...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形态的逐步成熟,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也日渐提高。当代艺术的不断发展和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涌入,使越来越多的女性投身到了艺术领域。女性艺术家从她们的女性角色出发,她们的女性表达不再仅仅停留在女性身份和女性气质的强调,同时通过独自思索的创作语言,传达她们丰富的女性经验和深层的情感体验。这一属于女性的经验、认知和思维模式在陶艺作品中呈现出来,陶瓷艺术创作中女性陶艺家的审美表达有其独立的品格和文化指向。审视当代女陶艺家创作,从女性视角、创作方式、题材选择和艺术特色四个层面来探析女陶艺家的审美表达取向,其存在价值和对于当代艺术的意义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陶艺 审美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匿与平衡——机械美学影响下中文印刷字体设计审美表达
8
作者 吴轶博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3-137,共5页
一种字形往往携带了这个时代的技术和审美信息。西方工业革命以来机械化生产不可逆转的发展使机械美学的观念慢慢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审美习惯。中文印刷字体设计起步较晚,在其形成和发展阶段受到了传统书法理... 一种字形往往携带了这个时代的技术和审美信息。西方工业革命以来机械化生产不可逆转的发展使机械美学的观念慢慢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审美习惯。中文印刷字体设计起步较晚,在其形成和发展阶段受到了传统书法理论和机械美学的影响而逐步完善。机械化意味着秩序化、标准化,因此,寻求书写性与机械化之间的平衡关系构成了印刷字体设计的审美表达。书写意境是规范中彰显"个性",而印刷字体规范之下则是不断消除"个性",寻找"共性"的过程,书写的特性经过转换隐匿于印刷字体的内部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美学 印刷字体 审美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约与创构:《人生的另一天》的审美表达
9
作者 肖翔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44-146,共3页
《人生的另一天》是一部战争题材电影,讲述的是1975年在非洲安哥拉,战地记者雷沙德·卡普钦斯基深入到安人运和安盟两大党派内战第一线的所见所闻。该影片不同于以往战争题材电影的创作类型,采用动画纪录片还原事件的全貌。导演在... 《人生的另一天》是一部战争题材电影,讲述的是1975年在非洲安哥拉,战地记者雷沙德·卡普钦斯基深入到安人运和安盟两大党派内战第一线的所见所闻。该影片不同于以往战争题材电影的创作类型,采用动画纪录片还原事件的全貌。导演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动画的表意性,创构电影意境,用含蓄、象征的表现手法表达人物的心理和战争的残酷。此外,还通过对色彩语言、听觉语言等视听语言的规约与创构进行审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表达 《人生的另一天》 创构 规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一天的生活》:后现代主义的无序审美表达
10
作者 胡铁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1-43,共3页
在《文学如何应对后现代主义来袭》一文中,本人为后现代主义文学下了准确的定义,云:"后现代主义文学以不确定性为其主要特征,同时加之以创作手法的多元性、语言实验和话语游戏等其他特征。后现代主义作家除继续采用荒诞、意识流、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文学 审美表达 后现代主义作家 无序 生活 同一 不确定性 创作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个体·本土:当代中国农村题材电影的新时代转型及其审美表达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英华 陈亦水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60-63,共4页
中国农村题材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电影样态,是反映农村生活变迁、引领农村社会走向、传承创新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农村题材电影的概念与范畴一般是指“从农村电影创作的事实层面和价值层面... 中国农村题材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电影样态,是反映农村生活变迁、引领农村社会走向、传承创新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农村题材电影的概念与范畴一般是指“从农村电影创作的事实层面和价值层面出发,具体以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社会发展变迁的基本现状为背景,以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转型以及农民生产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和命运轨迹的嬗变为主要表现对象”[1]的电影。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底的统计数据,中国大陆总人口139538万,其中乡村总人口达56401万①,如此庞大的人口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对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方向与进程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发展史 农村题材电影 经济发展方向 国家统计局 审美表达 时代转型 传承创新 农村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漫:民族文化的审美表达与现代重构 被引量:3
12
作者 柴红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94,共4页
国漫的稳健发展,有赖于其对文化根脉的活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是国漫文创取之不尽的灵感宝库,也是国漫文创适应时代主题、展示文艺新气象的动力源泉。纵观近年来的国漫精品,或取材民间神话故事加以... 国漫的稳健发展,有赖于其对文化根脉的活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是国漫文创取之不尽的灵感宝库,也是国漫文创适应时代主题、展示文艺新气象的动力源泉。纵观近年来的国漫精品,或取材民间神话故事加以创意改编,或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审美再现,或借用现代符号系统重构中华传统美学等,在增强文化自觉、保持文化价值、倡扬文化理想的同时,坚定地宣示了民族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国漫文创 创意改编 审美表达 现代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绘画性陶瓷装饰的审美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文斌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0-81,84,共3页
绘画作为陶瓷装饰的一种表达方式和形式,是具有特殊工艺美的物质性审美表达;讲求绘画效果的陶瓷装饰不仅具有绘画性特征,而且具有创作者特殊的个性;在绘画性陶瓷装饰的表现中,创作者付诸了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个人情感,并将之完整地表达... 绘画作为陶瓷装饰的一种表达方式和形式,是具有特殊工艺美的物质性审美表达;讲求绘画效果的陶瓷装饰不仅具有绘画性特征,而且具有创作者特殊的个性;在绘画性陶瓷装饰的表现中,创作者付诸了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个人情感,并将之完整地表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装饰 绘画性 审美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虐风饕出门去:《最美逆行者》的抗疫叙事及审美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洋 杨琼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9-143,共5页
《最美逆行者》是以2020年抗疫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为基础而改编的时代报告剧。影片基于个体生命体验的抗疫叙事,彰显了中华民族坚强、勇敢、团结、奉献的优良传统;影片通过“多重声”的叙事策略和缀合式团块结构的叙事方式,给... 《最美逆行者》是以2020年抗疫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为基础而改编的时代报告剧。影片基于个体生命体验的抗疫叙事,彰显了中华民族坚强、勇敢、团结、奉献的优良传统;影片通过“多重声”的叙事策略和缀合式团块结构的叙事方式,给观众留下更多意义建构的空间;屏幕中的镜像,不仅展现了人性之美与家国之美,还引起了观众情感与精神的共鸣,成为观众认同、模仿的对象,通过镜像,观众在无意识中建构起自我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美逆行者》 抗疫叙事 审美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油画在都市语境下的审美表达--评《都市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油画》 被引量:1
15
作者 路统宽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I0005-I0006,共2页
中国当代油画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城市化进程所产生的一种艺术现象,它的发展同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艺术体制和时代审美的变化紧密相关,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化。都市题材油画创... 中国当代油画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城市化进程所产生的一种艺术现象,它的发展同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艺术体制和时代审美的变化紧密相关,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化。都市题材油画创作的出现不仅是表现内容的改变,更是在传统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向现代的法治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存方式、审美追求的深刻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油画 油画创作 经济体制改革 都市题材 审美表达 都市语境 礼治秩序 时代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早期丧仪对悲感的审美表达
16
作者 易冬冬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4-81,共8页
当下中国美学对中国社会早期悲美学的研究侧重于文学艺术中个体心灵悲情的审美抒发。这种研究因其局限于文学艺术领域,而常常忽略了中国社会早期丧仪对悲感呈现的独特维度。丧仪对悲感的审美表达体现为随顺人的悲感抒发和规划人的悲感... 当下中国美学对中国社会早期悲美学的研究侧重于文学艺术中个体心灵悲情的审美抒发。这种研究因其局限于文学艺术领域,而常常忽略了中国社会早期丧仪对悲感呈现的独特维度。丧仪对悲感的审美表达体现为随顺人的悲感抒发和规划人的悲感表达。就随顺而言,丧仪用特定形式彰显悲感,使之客观化,类似文学艺术,具有审美性和诗性;就规划而言,丧仪将人的悲感节制在"无过不及"的中道里,使之合乎社会的政治伦理要求和自然天道。这就将悲感的审美呈现提升到内蕴善的精神深度的审美表达层面。丧仪的悲感与文学艺术悲感又有所不同。后者总要化为审美意象,停留在意识领域,是一种"个体的悲感"。而丧仪的悲感还要落实在文雅、严肃的行动中,具有"演剧"的性质,其悲感是一种被塑造的"类的悲感"。对比几种不同的悲感表达,有助于拓展中国悲美学的认知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丧仪 悲感 审美表达 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美学视域下温暖现实主义电影的内容呈现与审美表达
17
作者 徐张成 《电影文学》 2025年第14期40-46,共7页
生活美学与温暖现实主义电影分别立足于审美哲学与影像实践,回应日常经验的感性建构与现实表达的柔性转向。生活美学提出“生活即美”和“感性共通”的审美逻辑;温暖现实主义电影通过情感抚慰与关系重建回应社会转型中的生活现实。两者... 生活美学与温暖现实主义电影分别立足于审美哲学与影像实践,回应日常经验的感性建构与现实表达的柔性转向。生活美学提出“生活即美”和“感性共通”的审美逻辑;温暖现实主义电影通过情感抚慰与关系重建回应社会转型中的生活现实。两者在创作逻辑、人物塑造、伦理机制与视听语言等层面体现出非剧烈性叙事、非工具性角色、关系性伦理与温暖现实感的趋同性,共同构成当代影像文化中具有人文深度与现实温度的表达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暖现实主义 生活美学 关系建构 柔性 审美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的积极探索与审美创新——电影《出发》解析
18
作者 许明 郭雪颖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62-166,共5页
电影《出发》作为一部革命历史题材新作,在叙事手法、人物塑造和审美表达上对该类题材影片的创作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创新。叙事上,影片注重多重视角的叠合,以营造沉浸式、审思性的观看体验,同时借鉴公路片、青春片的叙事方法,开拓了该类... 电影《出发》作为一部革命历史题材新作,在叙事手法、人物塑造和审美表达上对该类题材影片的创作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创新。叙事上,影片注重多重视角的叠合,以营造沉浸式、审思性的观看体验,同时借鉴公路片、青春片的叙事方法,开拓了该类题材电影的创作范式。人物塑造上,影片以“还原”的手法,呈现了一个个性突出、挥斥方遒,胸怀天下又颇具英雄气概的青年毛泽东形象。审美表达上,影片运用意识流手法、意象审美等手法创新了此类电影的审美表现和内涵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人物塑造 审美表达 《出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动画影视作品中的多元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潮 于晓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95,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在各种类型的国产影视作品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表达丰富而多元。本文从中国传统美学的生动体现、审美意境营造的话语建构、艺术价值突出的民族风格、增进文化自信的创新空间四个维度,对影视作品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创新空间 中国传统美学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文化自信 审美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琴教学中的审美与表达
20
作者 闵胜林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7-98,共2页
本文详细阐述了钢琴音乐的审美价值及钢琴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意义,并在钢琴教学中通过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加强对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的鉴赏等方面培养审美,以及选择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重视范奏,分析和处理作... 本文详细阐述了钢琴音乐的审美价值及钢琴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意义,并在钢琴教学中通过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加强对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的鉴赏等方面培养审美,以及选择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重视范奏,分析和处理作品,加强艺术实践来强调音乐审美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价值 铜琴教育 审美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