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完全的人”“审美的人” |
张世英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
2
|
审美教育与审美的人 |
张弓
张玉能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
3
|
论审美的人生价值 |
杜卫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3
|
|
|
4
|
《被解救的姜戈》之暴力审美的人性反思 |
王珍珍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
5
|
下水日记,呼唤审美的人生态度 |
王君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
6
|
人智协同创造力回溯AIGC科学与审美的思维共创 |
张岩
郭宇刚
罗旭
|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7
|
审美经验的“感性”溯源与当代美育价值 |
孟凡君
|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
8
|
语文审美鉴赏力的学理探究与培育路径 |
余虹
米禧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9
|
从“孔颜之乐”看道德审美的“中国性” |
杨吉华
|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0
|
影游融合与东方意蕴:电影化游戏《黑神话:悟空》的审美突破 |
刘育涛
杨璐瑶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1
|
美学与美育:知行、身心一体化审美人格成长的理论赋能 |
王确
赵强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语文教学中审美理解力的内涵与培养策略 |
董志强
陈小寒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3
|
生活审美化·审美日常化:短视频的艺术性探析 |
舒笑梅
岳文文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4
|
美术鉴赏课中审美鉴赏的内涵、意义及能力培养策略 |
但武刚
陈沛然
|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5
|
当代设计视阈下羌族服饰色彩的审美与重构 |
姜旭
|
《印染》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抗战诗歌的流脉与审美建树 |
张中良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甲骨卜辞所见殷商艺术与审美精神 |
谭玉龙
|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发生与演进 |
张奎志
于清淼
|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艺术真实视域下AI艺术赋能电影创作的边界与审美特征 |
肖潇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0
|
他者、诗意乌托邦与叙事伦理——《大象》的审美特质及艺术缺憾 |
徐汉晖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