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语文教学中审美理解力的内涵与培养策略
- 1
-
-
作者
董志强
陈小寒
-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20,共5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指向生命关怀与文化认同的语文美育研究”(项目编号:22YJA880080)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重点项目“中小学语文美育实施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1Z002)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审美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审美创造”的核心要素,审美理解力则是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理解不同于理性认知中的理解,具有情境体验性、整体直观性与个体创造性的特点。本研究从美学与美育理论出发,探寻语文审美理解力的学理内涵、结构、特征,针对当下语文教学中审美理解的现状,提出语文教学中审美理解力培养的建议。
-
关键词
审美理解力
审美理解
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
培养策略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审美场论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李欣复
-
机构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
-
出处
《人文杂志》
1987年第1期105-111,共7页
-
文摘
审美场由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与时空环境三者组成。在这个立体、动态结构中,客体是审美信息的提供者即信源,主体是审美信息的接受者储存者和加工者,时空环境则是主客体进行信息交流的特定场合与范围,制约着这种交流活动。为了揭示审美场的整个运动规律和构成方式及特点,需要对主体、客体、时空环境三要素各自的功能作用和系统组织先作一简要的分析。
-
关键词
审美场
审美信息
信息变量
时空环境
审美活动
客体对象
审美观照
光频
审美知觉
审美理解力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山水美与美育
- 3
-
-
作者
陈望衡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1987年第3期11-17,10,共8页
-
文摘
一、山光水色与人亲自古以来,人们对“山水之乐”赞不绝口,认为旅游是人生一大乐事。今天,旅游更普遍了。近半个世纪来,随着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现代化的大中城市蓬然兴起,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生活,与自然山水隔绝了。这种隔绝造成了生理——心理上的失调,一有机会,人们总是乐于走出城市,走向森林,走向湖泊。至少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心情不舒畅,到风景名胜之地游览一番,烦脑莫名其妙地消除了。不仅如此,其他许多消极情绪也可以得到调节。
-
关键词
自然山水美
审美理解力
论美育
蝴蝶
感知能力
贝多芬
苏霍姆林斯基
大自然
审美教育
人的感知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